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莉针 《商》2013,(24):235-235
法院调解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手段,但是关于法院调解的强制性,理论界一直是持批评的态度。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法院调解所构成的要素,深入地去了解法院调解强制性的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到法院调解强制性客观存在的合理性与解决民事审判的契合性。因为法院调解强制性办法对解决纠纷往往能产生卓越的效果,所以法院调解才会区别于一般调解。但非理性的强制因素并不是法院调解制度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李泽文 《商》2015,(3):214
协助调解是我国法院现在正在大力推进的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的机制,实行协助调解是我国法院在新时期对依靠群众解决纠纷的调解传统的回归。协助调解在性质上仍是法院调解,协助调解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协助人,以此来促成纠纷的有效解决,并顺利达成共识。实践中,行政机关常常协助法院参与调解,这样做存在什么问题,又如何加以解决,本文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述我国法院调解现状,通过针对现状的分析提出问题,与之相对应,逐一解决实践中法院调解所存在的问题,为法院调解制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4.
调解是我国解决纠纷、矛盾的重要方式,法院调解是众多调解方式中的一种。法院调解在双方当事人合意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其中并不是简单的双方合意,法院依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强制执行力。在司法实践中,调解协议会出现各种问题,并非只是单纯的有效无效的认定,应当对不同情况下的调解协议的效力进行明确的约定。  相似文献   

5.
王一凡 《致富时代》2011,(3):166-166
我国非常重视法院调解,审判实务中的多数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是以调解方式解决的,这就使调解成为我国民事审判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但随着法制进程的加快以及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对其进行改革、完善势在必行。该文拟就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完善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能推动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徐庆 《商》2012,(22):107-107
2002年7月以后"大调解"开始铺天盖地的进入人们视野,在法院审判方式改革初见成效之时却又强调高度重视包括法院调解在内的调解型纠纷解决方式。这种矛盾与困惑让许多人开始反思,我们如何来权衡法院调解与判决程序。本文将结合民事诉讼目的理论对法院调解型程序与判决型程序进行比较整理。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在解决纠纷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法院审判的有机补充。但改革开放以来,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试图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这一制度困境的方法,以期对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艳刚 《消费导刊》2009,(5):122-122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法院运用的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但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也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本文将研究在新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调解的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民事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9.
田学武 《消费导刊》2009,(1):136-136
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进行审视,总结其问题所在,并借鉴英美等国ADR的成功之处,结合我国立法及司法实际,以完善调解程序模式为视角,提出对法院调解制度重构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与房山区人民法院建立职能对接机制,共同设立了房山分局经济合同争议行政调解中心。截至2011年底,房山分局成功调解经济合同争议案件210件,解决合同争议金额2237.83万元。其中工商部门独立受理调解合同争议190件,争议金额为1846.6万元;与法院共同调解15件,争议金额为260.7万元;法院委托调解并予以司  相似文献   

11.
阐释了法院委托调解制度的定义,分析了该制度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定性,同时也对法院调解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协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之时,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入法院,法院在审判方式改革之际,怎样充分理解诉讼调解制度的原则、价值和发展方向,关系到审判实践中其调节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强调诉讼调解制度本身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尚有不配套之处,诉讼调解制度尚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基层调解组织逐渐消失,大量的甚至全部纠纷都涌入了法院诉讼,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企业间合同纠纷诉讼案件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给法院司法审判工作带来的工作压力日益加大。同时,由于受行政调解的强制力和执行力的局限,合同争议在行政调解后得不到有效执行,导致工商部门的行政调解资源的实际闲置,影响了行政调解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张玲 《商》2014,(48):220-220
为了缓解法院的压力节约司法资源,一些地区法院开始尝试在立案时通过委托第三方对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进行调解。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这种做法未能真正起到为法院分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寻找这些影响因素,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诉前调解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王玉 《消费导刊》2009,(14):157-157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长久以来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中国素来主张"以和为贵",调解就是本着"和"的思想,用相对柔和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双方之间的矛盾。本文主要是对法院调解制度及其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对此制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主要以调解方式解决民事、经济纠纷,这种审理方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反映在诉讼领域,就是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扩大当事人处分权、建立充分体现当事人意志与品格的合意解决纠纷的诉讼机制成为必然.而长期运行于计划经济框架下的法院调解,是否经过自身的改革和完善就能适应这一新的要求?还是需要建立一个更加民主、公正、高效的合意解决纠纷的诉讼机制?本文拟就此略陈管见,并提出初步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光彩》1998,(10)
保全财产被分该怎么办编辑同志:去年12月15日,我公司与一家针织厂发生了一起合同纠纷,经法院主持调解并做出调解,要求那家针织厂于1997年12月22日前返还我企业定做物毛线衣1987件。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我厂立即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法院办案人员...  相似文献   

18.
王杏飞 《中国市场》2007,(40):52-53
鉴于相关司法解释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正与发展,法院调解的名称已名不符实,宜以诉讼调解取而代之;因应构建和谐社会之内在要求,有必要适度扩大调解机制的适用范围;为确保调解的公正与高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必须依法加强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9.
从清代和陕甘宁边区两种不同的案件案件调解模式来看,其背后成因是司法环境的改变。当代中国的司法环境为面子社会里的人情往来、差序格局下的私人道德、社会失范后的信仰缺失、权力体系内的司法弱小和乡土中国中的法律真空,这使得法院调解在现阶段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结合对陕西省某市A区法院的实证研究.借鉴棚濑孝雄的过程分析,可以发现法院调解在解决观念型、心理型、“熟人社会”型、矛盾激化型纠纷以及弥补司法能力不足方面,相比于正式审判制度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但是法院调解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弊端也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20.
<正> 编辑同志:因甲厂欠我厂一万元货款久拖不还,我厂起诉到法院。后在法院主持调解下,我厂与甲厂达成了调解协议:甲厂当庭付给我厂3000元,余7000元约定在1998年3月1日前付清。但到期后,甲厂并未还钱,我厂在多次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