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个反哺”的重要举措,又是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然而,新农村建设不是依靠某个单一主体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参与性和广大农民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经久不衰,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沿袭传承、相互交融、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章论述了民族地区农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阐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点,重点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以及自身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沿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林业的主要矛盾,生态需求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要需求,生态建设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本文就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林业产业的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论述,结合我省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关于抓住机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基础,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同样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侯立颖  杨林 《价值工程》2011,30(29):278-278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使农村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罗哲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6):插7-插10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特色经济仍然是其必然选择,而特色经济的发展,特色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有效途径.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开发基础薄弱、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开发主体单一等问题.鉴于此,从政府作用机制、教育机制以及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是矛盾与制约和依存与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决定》 中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决定》 中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不容忽视,治理能力有待提高.本文将以广西为例,探讨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如何推进农村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使其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这是当前值得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关注苏北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苏北地区发展农村文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韩万 《城郊发展》2002,(6):32-33
以绿色营建的优美环境是人们的一种“企盼”,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城市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正>直过区,是云南少数民族直接过渡区的简称,是中央和云南地方政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云南复杂的民族关系,促进部分仍然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开始向阶级社会发展的民族地区而采取的对这部分地区不进行土改,对其给予有效帮扶,使其直接但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德宏州是直过区政策  相似文献   

13.
张鑫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7):135-137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地方高校的发展应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凸显出办学特色。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正进入加快开放开发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以边境贸易、仓储物流、跨境旅游等为主导的经济快速增长,迫切需要本地区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提供人才输出、咨询、科研、产学研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本文以地处桂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深入探讨经济管理专业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现状村庄存在着整体经济水平低,村庄之间差别大,土地利用效率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等问题,提出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提高村民的素质,提高土地利用率,挖掘村庄特色,处理好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以推动村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现状村庄存在着整体经济水平低,村庄之间差别大,土地利用效率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等问题,提出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提高村民的素质,提高土地利用率,挖掘村庄特色,处理好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以推动村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探析——以赣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工作要调整乡村产业结构。赣南乡村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现代化程度偏低、产业资源优势发挥不足、支柱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不强等不合理问题,其主要制约因素是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低等。调整赣南乡村产业结构的思路是: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积极培植第二、三产业、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曾婧 《国土经济》2014,(6):37-40
为了解西藏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状况,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在昌都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土地流转规模较小、层次较低;流转土地用途逐渐多样化;流转主体比较单一;缺乏专家学者推崇的股份合作方式;土地收益上涨较快;以及土地流转和利用地区发展不平衡。说明昌都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自发流转阶段,流转形式不规范,机制不健全以及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足等问题,地方政府应从建立、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做好土地流转有关基础性工作,引导当地土地流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战略的持续推进,农业经营格局正逐步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农业递进,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功能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方向拓展,产业链条从生产销售向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6,(4):39-39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网载李周的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重点在经济落后地区。文章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经济以单一的农业为主,各地的差异不大。而到2004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值为2.1:1.3:1。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明显扩大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也扩大了。在差异如此显著的农村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低的农村社区面临的困难肯定要比发展水平高的农村社区大得多。  相似文献   

20.
特色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特色人力资源开发是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民族地区应坚持以特色经济为平台,通过强化特色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优化区域教育结构、依托特色产业项目实现人才聚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机制等建立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