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采沉陷是造成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程度是避免开采沉陷环境灾害的基本途径.充填采煤法是减少地表下沉效果作好的方法.开采沉陷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各个煤矿应该应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合理应用防止和控制开采沉陷技术和土地复垦技术,矿区生态复垦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对地表塌陷进行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矿区的环境、农民的利益.文章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环境、地表破坏的影响,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提出合理的采矿方法和工艺.  相似文献   

2.
利用哈密市1996年的土地详查数据和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进行综合研究.采用动态度指数、综合指数、变化率等方法,分析了以哈密市为代表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3.
高伟平  王志岗 《价值工程》2021,40(32):146-148
为实现对相关区域位置形变量的有效监控、分析,工作人员在结合相应的监测技术对矿区变形监测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矿区实际的地表变形测量需求来选取定向化的测量方式,同时在应对矿区地表沉陷的工作中,矿场需要采取充填开采技术以及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分析现有矿产开采的实际条件,选取对应的管控技术,有效的防止矿区土层的沉降.本文简要对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与地表沉降控制对策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32):205-206
由于矿区地表形变而导致建筑物的裂损甚至发生坍塌等事故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介绍一种基于PS-InSAR技术检测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的方法,利用长时间序列SAR影像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永久散射体点分析时间序列上相位变化,来提取矿区地表形变信息,以便更好地预防和避免地质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伟平  王志岗 《价值工程》2021,40(32):146-148
为实现对相关区域位置形变量的有效监控、分析,工作人员在结合相应的监测技术对矿区变形监测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矿区实际的地表变形测量需求来选取定向化的测量方式,同时在应对矿区地表沉陷的工作中,矿场需要采取充填开采技术以及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分析现有矿产开采的实际条件,选取对应的管控技术,有效的防止矿区土层的沉降.本文简要对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与地表沉降控制对策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伟平  王志岗 《价值工程》2021,40(32):146-148
为实现对相关区域位置形变量的有效监控、分析,工作人员在结合相应的监测技术对矿区变形监测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矿区实际的地表变形测量需求来选取定向化的测量方式,同时在应对矿区地表沉陷的工作中,矿场需要采取充填开采技术以及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分析现有矿产开采的实际条件,选取对应的管控技术,有效的防止矿区土层的沉降.本文简要对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与地表沉降控制对策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伟平  王志岗 《价值工程》2021,40(32):146-148
为实现对相关区域位置形变量的有效监控、分析,工作人员在结合相应的监测技术对矿区变形监测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矿区实际的地表变形测量需求来选取定向化的测量方式,同时在应对矿区地表沉陷的工作中,矿场需要采取充填开采技术以及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分析现有矿产开采的实际条件,选取对应的管控技术,有效的防止矿区土层的沉降.本文简要对矿区地表变形监测方法与地表沉降控制对策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秦姗兰  季灵运  周琳 《价值工程》2013,(26):190-191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技术一种新兴的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具有精度高、监测范围广等特点。本文以甘肃平凉华亭煤矿为例研究该技术在矿区的应用,首先采用两轨法D-InSAR技术获取了矿区在2007-2010年的地表形变场,然后分析了InSAR地表形变场的特点。结果表明D-InSAR技术监测到的沉陷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矿区实际沉陷状况,可以作为一种获取大范围煤矿区的地表沉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措施。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1]因此,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区域规划和管理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开展其他遥感研究的基础信息.在我国已开展的众多区域与城市遥感调查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调查总是不可缺少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也一直是国内外遥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崔金伟  张国华 《价值工程》2012,31(36):34-35
采用留顶煤技术掘进,可以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减少巷道二次支护费用投入,节约巷道掘进时间,避免一分层停采线处因煤壁破碎向采空区漏风等。通过此方法在跃进煤矿试行,效果良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煤炭行业进入到新一轮的"低潮"时期,面临的生存压力异常严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煤炭企业走出发展"泥潭",提升自身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煤矿企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分析入手,分析了当前煤矿企业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煤矿企业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水平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坤 《价值工程》2019,38(26):26-27
当前,煤炭行业发展环境不够景气,很多煤矿都处在亏损的状态下,其效益大不如前。所以,很多煤矿企业为了能够保持过去的经济效益,会尽量减少开支,压缩安全投资,使得安全经济效益严重缩水。本文系统论述了煤矿安全经济效益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认为煤矿安全经济效益受到了生产环境、煤矿安全投入、职业病、事故损失等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并提出了准确编制安全生产计划、健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实施安全经济评价、加强安全管理意识等方面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红记 《价值工程》2011,30(7):22-22
介绍了什么是"手指口述",手指口述"操作法的内容及基本程序,推行该法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该法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具体实施要求。通过"手指口述"操作法的应用,教会职工保证安全,实现安全本领,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增添一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5.
库红俊  段翔  陈艳 《价值工程》2013,(27):38-39
随着煤矿综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井的原煤产量、安全生产运转周期、经济效益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产量提高的同时,原有的生产运输系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和改善。本文从发现溜煤槽堵煤这一问题入手,确定了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后,把原有的主溜煤槽更换为翻板式可活动的溜煤槽,大大减少了溜煤槽的堵煤次数,为矿井生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叶德平 《价值工程》2014,(30):97-98
沿空掘巷采取合理的支护技术,可以保证巷道在掘进及掘后围岩变形较小,缩短了巷道维护时间,降低了巷道维护费用,提高了采区煤炭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煤矿防治水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水害事故的特点和发生的原因,指出减少煤矿水害的有效途径是加强煤矿水害的科学探测及采矿时的综合管理,探测是基础,管理是避免煤矿发生水害的关键。并提出的防治水害事故的对策和建议,对煤矿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27):64-66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以及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煤矿测量技术在我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煤矿检测技术能够为煤矿生产工程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为煤矿测量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快速发展,RTK检测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在测量工程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显著。为了方便煤矿测量工程能够顺利开展,本文介绍了工程测量,对GPS(RTK)系统进行了研究,以便GPS(RTK)系统在测量工程中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有效文献资料分析作为基础,通过总结以往煤矿巷道极限深度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了极限深度计算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经现场实测,展开煤矿巷道矿压显现深度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深度参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有效文献资料分析作为基础,通过总结以往煤矿巷道极限深度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了极限深度计算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经现场实测,展开煤矿巷道矿压显现深度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深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