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如期建成,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如何有效合作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利弊两方面来分析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并提出双方应从加强政治互信、构建农产品贸易利益平衡机制和鼓励中国企业到东盟投资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使双方经济合作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私合作的应用背景,对公私合作情况下的投机行为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公共管理部门与私营企业双方存在的投机行为及其动机原因。为防止这种行为风险的存在,在公私合作的项目中要加强双方间的伙伴关系建设,努力完善制度性契约,建立项目全过程的风险防范机制及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新一轮的港口热逐渐形成。但是,港口的过度竞争,会导致恶性竞争,最终损害港口的长远发展。我国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三个港口集群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一定的竞争合作机制,借鉴国外港口竞争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港口行业协会对港口的自律或管理,组建基于业务经营关系的战略联盟,进行跨地域的股份合作与购并,建立港口竞争合作的协调机制,提升在国际港口竞争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口关系的实质是区域间的转移支付,中央通过行政发包触发援助方之间的竞争机制,最后以结果为导向对政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由于缺失市场机制,对口双方的目标冲突不可避免,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对口合作既保留了传统对口关系的优势,又克服了其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为对口地方间设置了定向交往机制,各级政府根据激励相容原则发挥自主性,因势利导选择合作项目,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设“飞地型”园区,提供必要的组织服务让双方相关企业基于市场规则寻求优势互补。对口合作是在区域层面体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的典范,不仅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还为今后区域协调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下行趋势加剧、世界经济格局持续动荡的形势下,中日韩三国的产能合作处于重组与扩大以及强化东亚全球价值链的关键时刻。本文从产业角度,基于具体案例分析中日韩三国合作模式及其特点,总结中日韩产能合作模式的现状。目前,中日韩产能合作模式主要体现为园区合作、交流合作以及合作促进机制三大种类,且在三国政府主导下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中日韩三国应强化民间参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共同推进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多元化合作,共同搭建第三方机构,增强合作稳定性;确保项目合作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增进三国间的互信与友好;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增强东亚地区价值链的韧性。  相似文献   

6.
孙军  杨赞 《物流技术》2007,26(5):9-12
以泛黄海区域物流合作为主题,在泛黄海区域经济的兴起及区域物流链条形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港口物流的竞争优势及其协同导向,同时探讨了泛黄海区域物流合作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区域内物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虹 《物流科技》2014,(2):134-136
京津冀地区现有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四个港口分布在渤海西部300公里的海岸线上,天津港是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秦皇岛港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下水港;唐山港具备天然深水航道;黄骅港是规划中的综合性大港,四个港口有各自明显的优势与劣势。长期以来存在着港口规划各自为政,腹地资源恶性竞争,码头泊位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不能互通,信息平台难以共享的突出问题,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港口合作正逢其时,应以统筹规划、错位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明确分工定位、建立政府间协调机制、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构建信息网络基础平台为关键,争取借助国家正在制定的有关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方案,对港口合作问题进一步深化,推进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西江港口合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沿江城市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港口竞争日趋激烈,竞合是当今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在当前两广共建西江黄金水道背景下,沿江城市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港口竞争日趋激烈,港口业也面临着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关键时期。如何整合港口资源,推进沿江港口合作共赢发展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主要港口间的协同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港口的协同发展,从分析港口间的关系这一视角探讨了港口的协同发展机制。鉴于小规模港口的数据不连续性,选取了上海港、连云港、宁波舟山港等9大主要港口作为分析对象,通过两两比较,定量地分析了上述港口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三分之二的港口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港口组进一步检验发现,尽管在短期内有一少部分港口存在竞争关系,但从长期来看,港口间均为互补关系。这一结论打破了邻近港口间定为竞争关系这一传统观念,为促进长江三角洲港口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持。基于此,长江三角洲的港口可从港口企业定期会晤机制的建立、资本和业务层面的合作、港口联动平台的建立等方面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10.
朱旦晨 《价值工程》2010,29(28):196-196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对相关专业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