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付俊龙 《科技与企业》2013,(24):306-306
培养综合能力突出、道德品质优异、坚定社会主义信仰的人才是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重新结构和理性西靠,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建立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和工作方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要性,提出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磊 《中外企业家》2012,(6):136-137
社会性别是通过社会实践发展而成的男女两性的不同角色、行为、思想等特征。从我国教育发展趋势、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性别不平等、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现况,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观察,论证了培养教师社会性别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如何提升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付俊龙 《科技与企业》2013,(23):285-285
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在人员配备、师资建设、研究力度上都做了很大的投入,在完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合格成才的基本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思想政治课程的合理设置,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本文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和效果的分析,希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赟 《价值工程》2011,30(4):293-293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缺乏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等主要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采取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等解决途径来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周凌云 《企业研究》2011,(11):184-184,192
创业教育与实践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加强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探讨新时期创业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和载体的客观必然性,可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创业教育与实践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加强创业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探讨新时期创业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和载体的客观必然性,可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前女大学生在性别意识问题上存在一些误区。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忽视性别意识教育,已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高校中应当强化性别意识,创新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实践途径,从课堂、活动、环境三个层面改进女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营造有利于女性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邢卫红 《价值工程》2011,30(21):254-255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也不例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出发,力图寻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策,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要解决性别平等教育的问题,就必须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差异,拓展多元的价值取向,在制度层面上从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着手,使性别平等教育得到更好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冯佳妮 《价值工程》2014,(18):235-236
巩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要步骤和关键程序之一便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的目标、层次以及内容。目标层次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眼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设立、实施过程、达成后果中所存有的缺陷与误区分析,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原因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区分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1.
焦点人事     
《新前程》2008,(8)
  相似文献   

12.
Despite wide recognition of the central role of knowledge and its transfer, extant research has focused much on some important aspec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others. We focus on two underexplored issues in the knowledge transfer literature, namely: (a) compatibility of new knowledge with recipients’ needs, interpretations of its past experiences and its existing norms, and (b)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which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tibility and extent of 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We examine different types and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compati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within our proposed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framework. We situate our discussion primarily within knowledge transfer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we also offer propositions future research can test.  相似文献   

13.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6)
  相似文献   

14.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4)
  相似文献   

15.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2)
  相似文献   

16.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8,(11)
  相似文献   

17.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5)
  相似文献   

18.
焦点人物     
《新前程》2008,(10)
  相似文献   

19.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1)
  相似文献   

20.
人来人往     
《新前程》200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