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东辉  杨微  田亚平 《企业导报》2014,(19):119-120
目前,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和发展高等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鉴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需求与应用技术本科的发展需求高度祸合,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入手来解决应用技术本科的发展问题应该是解决两者所面临问题的最佳途径。但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技术型本科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首先必须明晰两者的主要区别,并通过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抓好教师转型等关键问题积极推进学校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
付景瑶 《价值工程》2014,(9):238-240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大量出现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突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即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牢固确立为地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如何正确地选择能够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而研究其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对新建本科院校在地方的生存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谢安国 《价值工程》2012,31(10):226-227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应库和科技支撑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使命之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在彰显办学特色、拓展服务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实现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4):266-267
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建学科基地、营造学术氛围、科研突破,经济短板、开放办学等方面做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从而探索了一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吴伟东  詹秋文 《价值工程》2011,30(6):306-306
以应用性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探讨应用性本科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寻求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以期对新建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消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当前,高等教育已日益大众化,民办高校已迅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经济发展对会计本科人才需求、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陈述了当前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长明 《价值工程》2012,31(11):230-231
工科专业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重点,但在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方面,却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西安文理学院实际,剖析问题症结,研讨对策,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借鉴西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强化我国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及对我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三足鼎立"的态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即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拟以钦州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具体探析基于就业导向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促进就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这样一种尴尬:一方面,社会出现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却陷入了就业难、甚至"回炉"学技能的困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正经受着就业瓶颈的严重制约和转型发展的严峻考验。如何使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解决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使毕业生的就业不依靠于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规模的大小,而是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类型。因此,深入探讨如何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地方科技创新是依托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大背景而言的,它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创新体系;高校是科技创新尤其是地方科技创新当之无愧的主力军,高校图书馆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目前,地方科技创新存在"五缺乏与五制约",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地方科技创新的现状以及对信息需求的特点,从五个方面为地方科技创新服务给力。  相似文献   

12.
王斌玲 《价值工程》2012,31(6):187-188
对于高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中因注意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高人们对地方文献的重视,切实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3,(23):199-200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合作,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一种方式,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需要。本文从区域文献体系建设、共享平台搭建和管理机制建设三方面来探讨图书馆合作的最佳方式,以期提高地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degree of spatial spillover be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high technology innovations. The familiar Griliches–Jaffe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estimated at both the state and the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 (MSA) level and extended with more precise measures of spatial spillover. Alternatives based on the gravity potential and covering indices are formulated for Jaffe's “geographical coincidence index” and found to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of local spillovers at the state level. At the MSA level,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nd university research in the MSA and in the surrounding counties. Evidence is found of local spatial externalities be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high technology innovative activity,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via privat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适应社会需求,本文对地方高校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彬  陈黄琴 《价值工程》2011,30(33):181-181
临床实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训练环节,是医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也是医学生管理相对松散的时期。针对临床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临床实习的效果,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适应读者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要遵循三个原则,贯彻五个策略,尝试六种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兴辉 《价值工程》2011,30(24):325-325
本文浅显的论述了高校对于地方文献的需求,以及搜集地方文献的方式和方法,针对高校对于地方文献的少量需求有重点的搜集和整理。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全国大学英语考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淑燕  杨宪华 《价值工程》2010,29(20):204-205
当前,地方院校大学英语考试的现状不容乐观。提高大学生大学英语水平测试能力,有效可行的对策主要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节学生成就情绪;改进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创新英语教学法;集中培训应试技能。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looks at a little-explored role that universities can play: that of representing a channel for brain gain, enabling regions to attract bright students who may decide to stay after they have graduated. In this way, universities can be a source of selective migration processes and possibly of diverging development paths, by augmenting the capability of economically dynamic regions to attract bright people from the lagging region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student mobility behaviour is a function not only of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ies, but also of local labour market conditions in the destination locations. The paper relies on a gravity model, and shows that graduate migrations respond to several determinants, among which graduate job vacancies (that is, the dynamism of the local labour market) appear to be ess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