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角度出发,对黄河流域目前存在的经济空间开发模式体系进行研究。通过观察黄河流域各个子区域GDP总量的演化过程,识别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各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测度,为未来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选择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9年至2007年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分布情况的分析,初步探究了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和空间分布情况的变化特点,着重分析了2007年武汉市在建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空间分布"集中化"和"边缘化"的新特点.结论为,城市经济适用房的合理分布,能够避免"经济适用房阶层"的空间、心理隔离以及社会地位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会因不同的影响因素住房价格出现差异,而一般性研究中的住房平均价格往往会掩盖城市住房的真实价格。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研究城市住房价格空间差异现象的基础上,对住房建设规划在空间布局引导住房价格作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收缩型城市效率的异质性及空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本文致力于探析京郊小城镇的经济地域类型及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综合运用了H.J.纳尔逊的城镇职能分类方法和区位商法,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从业结构出发,将京郊183个小城镇划分为四大类型。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一步探讨了京郊四大类小城镇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变趋势,结果发现这四大类小城镇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十分明显,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演进机理。基于此,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便为今后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开展分类规划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所构成的建成环境是人们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场所,城市建筑的空间形态关系着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和社交行为的便利性,对城市建筑的合理规划及建成区的城市更新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定量分析了陕西省23个区域城市建筑的空间形态,以及城市建筑空间形态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出不同地区城市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以期为陕西省各地区城市建筑规划及建成区城市更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标:揭示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的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运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Kernel密度估计及Markov链等方法揭示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分布及演进特征;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采用变异系数及空间杜宾模型检验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的收敛性。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创新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依赖性和集聚性。重心迁移呈现“先东偏南,后西南”的过程,邻域创新环境直接影响黄河流域城市创新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创新发展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但整体来看,创新发展水平较低等级的城市,跨期3~5年能够实现等级向上跳跃式跨越发展,空间依赖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降低;创新发展在中下游呈现“极化→收敛”的周期性特征,而在上游呈现“极化→收敛”的演化态势。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的总体差异及其中游和下游内部差异均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M”形变化特征,且内部差异在2009年后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格局;中游内部创新发展差异是总体创新发展差异的缩影;创新发展的上中下游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并呈现倒“U”形变化;仅上游呈σ收敛,流域整体及...  相似文献   

8.
基于绿色智慧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黄河流域绿色智慧城市的空间关联网络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绿色智慧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下游—中游—上游”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且下游增速最快,极化特征明显;黄河流域绿色智慧城市空间关联网络联通性较好且不存在等级结构,空间关联的紧密度和稳定性不断增强,但城市间的协同性仍需进一步提升;郑州、西安和济南等省会城市处于空间关联网络的中心位置,烟台、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和上游多数城市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空间关联网络分为四大板块,兰西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为“净溢出”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净受益”板块,宁夏沿黄和呼包鄂榆城市群为“经纪人”板块,晋中和中原城市群为“双向溢出”板块;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差异会增强绿色智慧城市间的联系,信息网络差异则会抑制绿色智慧城市空间关联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影响“隋唐长安城”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空间形态的各种因素,对比中国“轴向发展”与西方“有机发展”两种城市空间形态的成因及特征,提出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是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差异的根本所在,强调“尊重文化”乃是城市发展之魂, “追溯历史”实为城市建设之本,希望为当今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种理性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陈郁青  朱高龙  王旭东  涂锦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9):中插13-中插17
在新型城镇化和国土空间存量规划的时代背景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已成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用地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城市更新的必由之路.基于福州市旧城镇、旧厂矿、旧村庄三类城镇低效用地的调查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街道和镇域尺度上定量分析福州市城镇低效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城镇低效用地表现出面状集聚、多核心的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盖山镇、鼓山镇、新店镇三大分布热点区,在鼓山镇西部和盖山镇西南部出现两个高密度区,由城市开发边界自外往内呈现出串珠状链接的圈层分布形态;整体看来具有和福州城区河口盆地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北北西—南南东向分布趋势;空间分布在街道、镇域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空间关联性强,为典型集聚,有利于连片再开发.据此分布格局,提出老城抽疏、新城整合、边缘集聚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以期为全国同类地区低效用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段文婷  陈有川  张洋华  朱子谦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6):中插19-中插24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准确预测农村居民点数量与分布趋势,而厘清其数量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是准确预测的前提.以黄河下游地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居民点减少量为切入点,分时段对其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影响减少量的主要因素并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2006~2019年该地区农村居民点减少量在时间上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模式与路径,对增强其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协同打造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整合,也为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典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口普查等数据,探讨了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分异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是外来人口空间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该区域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也相对较高。相对于广义的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核心区外来人口与其他人群混居的程度略高,但接触可能性反而更低,外来人口活动空间的封闭程度和自服务特征更加显著。城乡结合部不同职业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异程度有所差异,概括而言,职位、技能较高和就业稳定性较强的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居程度较高,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就业的外来人口则自身群居性较强。10年间,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出现整体外移的同时也在向局部地区集聚,社会融合水平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外来人口作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空间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其空间分布与分异特征,以及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等应该成为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与治理改造中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功能—形态"互适原理,以苏州为例,分析苏南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居住转型之间耦合机制。通过区分农民与农用地之间、农民与农村建设用地之间的两类权益捆绑,解析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居点分散格局稳定少动及其用地不降反增的原因。进入21世纪,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苏南新型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新一轮"集体化"浪潮。新型集体经济解除了农民与土地权益之间的硬性捆绑,推动了农民身份与土地财产权的分离,继而成为启动苏南乡村居住空间转型的关键钥匙。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游地区农耕文明的生存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存与景观紧密相连,农耕文明的演进与人类生存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生存景观.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迅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农耕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农耕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农耕文明生存景观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显得尤为珍贵.本文立足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地区,以黄土高原村落环境为承载探讨生存与景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乡村空间变化较大,山地乡村因为地形等方面的限制,其空间演变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GIS空间分析、聚落形态学等方法,分别从河谷区域与聚落两个层面对贵州省白水河流域1971~2015年内聚落时空演变的特征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河谷内村寨点数量大幅增加,新建村寨点纷纷向河谷平地道路沿线发展,村寨建设规模普遍大幅增大;聚落传统"山—水—林—田—村"的空间格局渐遭破坏,存在村寨外围大幅扩张与内部空心化并存的情况,村寨形态失控;按约前30年与后10年的分期来看,村寨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张的速度大幅加快,并且在结构上出现了明显的村寨建设集聚区。基于调研分析,提出当地村民生计模式的变更、生活方式的改变、群体心理的变化以及村庄建设管理失控等是如上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核心逻辑之一,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开展了较多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流域治理碎片化及流域保护“多规不一”等问题。推进协同治理,主要包括流域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流域沟通和协调机制的创新,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的提升。实践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协同监管,强化流域协商机制建设,完善流域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流域治理长效机制,从而提高黄河流域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20,(2):252-253
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流经9个省区,是世界第五长河,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建立黄河流域局部性的综合生态监测三维模型,并结合一定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信息及其土地整理数据,对该区域生态变化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形成综合性质的,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分析,形成共建共享黄河中下游流域生态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都市郊区为研究视角,以独特的地理单元和生态经济载体山区沟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权重函数和综合指数等方法,遵循"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空间分异格局—关联性划分—增长极识别—空间组织形式分析"的研究逻辑,分析北京山区的生态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108条沟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北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部分地区呈"极核"状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类型可分为9种,从中甄别出作为增长极的沟域,在此基础上把沟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形式总结为6种类型。通过研究以期能对理解大都市郊区生态经济空间优化路径与转型过程及特征提供有益启发和思考,在区域或微观层面反馈并促进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20.
冯健  张琦楠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9):66-78,86,封3
以武汉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街道(乡镇)数据,运用社会区因子生态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社会空间分异的各种指数,对武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及其分异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武汉社会区的主因子包括本地高学历人口、农业人口、老年人口、外来人口、人口快速增长因子以及失业人口.社会区类型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散居区、近城老年人口聚居区、本地高学历人口聚居区、远城农业人口聚居区、临湖人口快速增长区、外来人口居住区、失业人口与农业人口混居区.就社会空间分异而言,武汉城市社会空间系统的空间分布相对不均衡,2000~2010年间多数社会指标空间不均衡程度有所增加.但与北京相比,武汉社会空间系统又较为简单,城市空间格局仍处在演化重构的过程之中.政府、市场及个人与家庭层面的决策共同影响了武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