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重庆城市文化的视角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特征。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需要与可能的问题、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无一不受到城市文化的巨大的影响。只有城市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引导城市沿着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发展,从而唤回城市渐逝的灵魂。重庆是一个文化多元却又鲜明的城市,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城市文化的作用日渐凸显,使这座年轻直辖市的发展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商业街空间环境行为研究——以厦门市中山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孙莉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1):83-88
城市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规划与设计应有空间的物理属性及使用人群的主观感受和行为反馈。作为拥有自我价值的环境使用者是能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有着选择、调整、改变自身周围环境的自由意志。因此建筑师应更多地考虑到人和社会对城市空间的潜在需求。着眼于商业空间环境系统与人的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厦门中山路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及环境行为调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具体调查方法采用典型时间观察记录等。具体分析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该研究区域所在的区位特征及总体布局设计,将空间结构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探讨中山路商业空间的环境行为特性。总结宜人的商业空间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为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城市新商业空间的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7):186-188
以行为观察法为基础,调查问卷法为补充,通过对芜湖市鸠兹广场中使用人群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进行探讨,从人的体验出发为设计提供依据,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5.
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论是分析村镇公共空间演变的重要理论依据,从三元空间论的认知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社会生产与空间演变的关系,可将荫城镇的发展历程概括为村落集聚、镇域衰落、新镇再造三个阶段。通过引入叙事分析的逻辑,利用叙事线索中故事层与讲述层的关系,将故事发生的背景、事件和人物与表述过程中的叙事结构、情境和语言逐一对应,从三元空间论中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生活的空间三个层面出发,来分析比较荫城古镇与新镇之间不同的叙事方式,并对当地乡村城镇化过程中新老空间发展的平衡提出相应策略。三元空间与叙事理论的结合,有助于人们从新角度审视当前的村镇空间,分析其中不断变化的物、事、人,以及由村民所叙述的空间故事。  相似文献   

6.
夜间公共空间是城中村居民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典型城中村的调查研究,结合珠三角城中村社区夜间公共空间现状与居民的活动行为特性,以居民对夜间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感受与活动需求为基本依据,从空间整理、时间管制、行为模式、个体特性四方面对城中村夜间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出建议,以期契合居民的行为倾向需求,激发丰富多样的活动,实现城中村夜间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7.
刘易  李晶源 《价值工程》2015,(15):214-216
通过对四川遂宁地区敬老院的实地调研,以老年人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特征为核心,围绕交通空间、活动空间、就餐空间、办公空间这4类公共空间类型,对农村敬老院的公共空间特性进行分析。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对现有的农村敬老院建筑室内公共空间的改进措施,适当调整各类空间的功能配置,提出空间的利用率,以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空间句法对武汉光谷步行街的空间可识别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一、二层平面中央环形轴线各空间句法变量值偏低,远离中心区域的多数区域整合度偏低(即平均深度较高),可达性较弱。剖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使其成为组织更加良好的消费空间。  相似文献   

9.
10.
《价值工程》2016,(9):201-203
城市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其是否有活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但现在街道作为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的魅力和街道活力正逐渐丧失。因此,重提街道应是交往的场所而不只是交通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沈阳中街为例,通过调研,分析现状存在问题,对人性化商业街区重要组成因素进行了探讨,期待塑造更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1.
甄娜  张钊 《价值工程》2012,31(1):94-96
商业步行街是指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商店有规律地排列组合的商品交易场所。商业步行街从立项建设到开始经营,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其策划应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并运用城市经营理论与社会组织力量建立与管理商业步行街。  相似文献   

12.
张大玉  凡来  刘洋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38-44,封3
以北京市展览路街道为例,将空间句法的模型应用到公共空间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中,利用视域分析、深度值和整合度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合实地观察法,构建出由三种空间句法模型组成的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评价体系.分别对潜在可提升的公共空间、不同人群活动行为特征以及活力和功能未匹配的空间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有待提升的空间,并结合空间使用者的行为需求,总结空间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提升对策,以指导具体的公共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3.
赵发兰 《价值工程》2011,30(13):111-111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商业活动发展下形成的特殊街道形式,集中体现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不同,每条步行街都有特殊的景观和形象。本文指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对历史人文的发掘再现,是创造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洪增林  刘苗苗 《价值工程》2011,30(36):71-73
商业街是街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载体。本文对街区经济进行系统界定和解析,提出了包括商业街、商业街区、商业街群和商业圈四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演进、空间形态、经营类型、辐射范围四个维度研究了商业街分类,此外,从消费层次、商业规模、投资主体、交通地位、功能主题、开放时段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商业街分类,对商业街建设和发展街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圣雯 《价值工程》2019,38(29):63-65
社区街道作为城市的公共起居室,是人们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老旧社区相关研究背景、发展背景及相关概念的阐述的基础上,以北京天通苑老旧社区为例,从宏观尺度的北京地区现状分析,到针对天通苑社区提升策略,再到相关要素具体实施细节层层递进研究分析,提出针对天通苑老旧社区绿地提升与改造实施提出切实的策略。通过对天通苑社区的策略提出,希望对同类老旧社区街道景观更新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老人、儿童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适宜性提出更高要求,老人、儿童是参与社区活动的主体人群,良好的环境既可以增进老人邻里交往、提升归属感,也促进了儿童游戏活动,减少肥胖、孤独等不利因素。基于社区公共空间的现存问题,通过对天津市5个社区发放问卷、小组访谈、观察、行为地图等方法收集了老人、儿童的主观空间认知、活动需求、环境偏好数据,用二元和多元的统计方法量化分析老人、儿童的主观评价、活动需求、环境偏好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最后结合居住区规划、景观等设计理论提出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如何保护历史街区形态,延续城市记忆是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南通寺街—西南营片区为例,首先针对街区中开放空间进行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问卷调研,发现街区中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对传统街区的发展要求。然后,以街区形态再生为目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接下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再生策略,如社区参与策划、人性化设计、功能多样性、街区文化网络等,使街区形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城市步行街选址,属于路径型或弧形设施的选址问题,考虑了不同步行街间的市场份额划分和步行街数目越多市场购买力越大的问题,同时也考虑了步行街建立的门槛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建立了数学规划模型,并运用贪婪算法求解模型.  相似文献   

19.
周祖才 《物流技术》2011,(21):83-84,102
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城市步行街选址,属于路径型或弧形设施的选址问题,考虑了不同步行街间的市场份额划分和步行街数目越多市场购买力越大的问题,同时也考虑了步行街建立的门槛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建立了数学规划模型,并运用贪婪算法求解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