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茜 《发展》2014,(1):111-111
门楣是吉祥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人们的精神文化,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门楣上的纹样和文字都给人以美感和心灵的寄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建筑艺术与陵墓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元素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剖析了唐代帝王陵墓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显示出的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整合,造就了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品格风貌。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陶瓷的内涵体现了不同朝代的精神,不同时代的文化,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文化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丁礼如 《魅力中国》2014,(26):360-360
在全社会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爱好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执着追求去讲述了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文化的力量,凝聚了巨大的正能量从而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梦想。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是现代室内设计所追求的一种审美。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草原是艺术的摇篮,艺术就是草原人飞动的魂魄.辽阔的草原为艺术的历史所充盈,艺术的内涵由草原的多彩所蕴籍.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化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因思维方式、民族特征和人文追求、价值取向而显示了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有别又互补的艺术活力.  相似文献   

7.
刘军 《魅力中国》2010,(34):123-124
艺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始终是人类完善自身、追求和谐进步的重要活动,是人类社会中以人的培养为目的的重要现象,它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教育,使教育者在心理机能,精神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进而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小景 《魅力中国》2014,(20):116-116
戏曲是中华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变迁,许昌戏曲的生存危机问题被不断地提出。如今,河南提出要建立文化强省。许昌的戏曲文艺工作者已迅速卷入振兴戏曲的浪潮之中。戏曲的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衰与存续,许昌戏曲要创新,就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或者说。就是要追求许昌戏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服装的发展牵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懂得装饰自己伴随着艺术文化的萌芽,到涂鹃艺术的盛行,也是年轻人喜欢自我表达的方式,他们只是一群极富表达欲望的人,也是追求时尚的先驱者,代表新生代的着装趋势,因此在服装设计占有重要的位置,伴随着街头文化的盛行,涂鸦文化成为年轻人的喜好涂鸦也是一种真正的美学性产物,是被压制者或没有发言权者的个性独白。也将成为当代设计大师的不断灵感源泉。把涂鸦艺术和现代服饰完美结合是坚持独特的创意和美学观,为众多追求时装内涵和独特风格怪异时尚人士所创作。  相似文献   

10.
以学校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这已成为当前学校追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学校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实践,创新发展,不断生成和积淀学校文化,以提高育人质量。作为一所普通小学,如何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们不断的追求。我们要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契机,积极创建“花朵教育”的学校文化体系,引领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和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并且是中国艺术的哲学基石。纵观中国文化和艺术发展史就不难看出,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的共同追求,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坚思想。而实际上,中国画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一个血脈相承的有机体,或者说中国画是中国哲学的艺术表达方式。透视中国画,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哲学思想对它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甜甜 《魅力中国》2014,(12):78-78
民俗是民族命运的标记,暗示着一个民族精神追求的方向。民俗在符号系统和思想意识上留下的遗产,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规范作用。时下,随着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冲击震荡,我们民族自醒意识的觉醒和深化,中原大地的豫剧工作者也由衷意识到一种追溯自身传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草原是艺术的摇篮,艺术就是草原人飞动的魂魄。辽阔的草原为艺术的历史所充盈,艺术的内涵由草原的多彩所蕴籍。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化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因思维方式、民族特征和人文追求、价值取向而显示了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有别又互补的艺术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全民艺术普及的实质是进一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和引导人民群众理解美、认识美、创造美。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族文化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全民艺术普及将赋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丰富、更深刻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5.
陈中岭 《魅力中国》2009,(22):113-113
艺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世间天然的"美",是"造物者"所为,是淳朴的。在人类追求美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摸索到可以"自为"的办法,由此,慢慢地一步一步诞生了艺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美的追求无处不在。追求者愈盛,得之者愈广泛,形成"风借火势,火借风威",自然而然,艺术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固然,艺术并不像吃饭、喝水是生活之必需,然而人  相似文献   

16.
李雪梅 《魅力中国》2010,(25):116-117
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至今,以从主流文化沦落为次文化。有一种论调是,处于低潮的当代舞台戏曲艺术如果想走出低谷得以振兴,那么就要走市场化的路子。实践证明,二十多年来,我国众多的戏剧院团也曾兴起了几次承包风,承包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把很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赶下了舞台,启用新一些没有多少才华的甚至是比较平庸的演员来推出一些媚俗的或者是低级的演出剧目。他们糟蹋了艺术,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文化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文化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创造性活动的体现。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化模式。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应对挑战、追求自由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罗霞 《魅力中国》2014,(7):103-103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公众文化需求呈多样化特征,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格局,能否在现有理论与实践中,探索出更多的发展途径成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现代陶艺在景观艺术设计中应用的研究,无论是从景观环境设计的发展还是现代陶艺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文化是属于教育文化的亚文化,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审视和探析教学文化,既可以把教学文化当作一种文化存在形式,也可以当作一种师生构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同时可以把它当作我国教育追求的目的。总之,教学文化是一个多面体,需从多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尚中贵和,追求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天、自然相和谐的社会,而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的途径,是通过礼、乐的教化。无讼是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一个政治理想,它长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自然地契合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价值目标。因而无讼的理想便是要实现和谐,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看来,和谐也即意味着无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