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养老基金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正因为其重要性,关于养老基金入市改革的争议也颇为激烈,政策的制定也颇为谨慎。2012年,随着广东改革试点的成立,拉开了养老金入市改革的序幕。文章即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运用战略制定时常用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养老金入市改革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权衡利弊,并结合国内社保基金改革,国外发达国家养老金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养老金的入市改革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金融》2012,(6):13-13
近日知情人十透露,养老基金投资运前办案叫将公布,其中包括养老基金入市的安排。养老金入市比例很可能参照企业年金有关办法,即入市比例最高可达30%。按照目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万亿元计算,最多约有5800亿元资金可入市。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速老龄化以及养老保障存在巨大缺口等问题日益凸现,近年来,养老金入市话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与关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证监会、全国社保理事会等政府有关部门高层也相继在公开场合表态呼吁养老金入市。种种迹象表明,养老金入市已是箭在弦上,引弓待发,而银行的介入更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王怡婷 《中国外资》2014,(2):172-172
近年来,在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和银行利率长期走低的双重压力下,养老金缩水日益加剧。而养老金支付压力也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加速日益加大。我国养老金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长久处于闲置状态,实现养老金的有效运作以减少不断贬值的损失刻不容缓。养老金入市迫在眉睫,本文就养老金入市的风险进行分析,进而引发对养老金入市推广的思考,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英国养老金入市监管的经验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养老保障正在朝着多支柱的趋势发展,养老金入市势在必行。养老金间接具有公益性,需要十分谨慎和安全的管理。本文介绍英国的经验和教训,对建立我国养老金入市后的监管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保值增值压力巨大,而养老金入市管理却受到非议,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养老金市场运营管理经验的分析,认为养老金市场运营是必要的,并提出推进养老金结构调整、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将养老金纳入国库管理、建立居民征信系统、建立补充养老金计划等安全性好、收益性高的养老金入市管理模式,为我国提供更全面的养老保障。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4,(11):29-29
出现整固概率较大 消息面上,近期高层释放三方面利好旨在缓解市场低迷情绪:1、优先股试点有望近期出台;2、证监会发表《推动养老金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文章,实施中国版“401K”,推动养老金入市,实现养老体系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欧洲政府债务比重长期偏高的国家表现出高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比重、高社会养老保障支出比重、高公共养老金替代率和再分配功能偏低的"三高一低"特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养老保障及其改革的刚性。因此,中国应该从长经济周期的视角来协调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社会保障建设则要适当滞后于经济发展,同时,建立多层次的退休金支付结构,强化基础养老金"保基本"的横向再分配功能,并构建养老金关键参数的弹性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9.
《金融博览》2011,(16):12-12
据媒体报道,目前,有关部门正积极研究“中国版401K”的相关课题,推动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入市,实现养老体系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证监会目前正积极研究中国版"401K"的相关课题,拟借鉴美国"401K"计划的经验,推动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入市,实现养老体系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这一计划能否如愿实现,中国版"401K"计划能否给中国股市带来大牛市行情?对此,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都不妨保持一颗平常心。  相似文献   

11.
近期,有关养老金入市的话题再次受到各方关注。此话题发轫于2011年8月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提出要打造“中国版的401K”计划,引导中国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2011年12月在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上,有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第一支柱)市场化投资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而与之相呼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养老金缺口问题引起国家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养老金缺口是我国养老体制转轨成本、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支付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养老金"双轨制"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短期来看,养老金缺口会给我国的财政支付造成巨大压力;从长期来看,它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为了化解养老金缺口风险,可以采用渐进式延迟退休、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国有资产划拨、养老金并轨、提高养老金投资规模和收益率以及发行政府债券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养老金俗称"养命钱",是指政府的社会保险机构、企业、养老金公司等以各种方式征集,并通过治理和投资运营,在投保人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时按月支付的资金。当前,"养老金入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实质,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一问题实际上即是基本养老金的资产配置问题。本文在总结梳理国外养老金资产配置管理概况及其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基本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但需建立一系列严格、规范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艳 《中国保险》2012,(9):62-64
老龄化引起的养老金支付危机人口老龄化会提高养老金计划的领取/缴费,从而使养老金制度出现支付危机。因此,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改革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支付危机。这些措施包括通过经济杠杠,促进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型养老金等私人养老金的发展,以减轻政府养老负担,提高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养老保险责任。其中,延税型养老金以其节税等优点被民众广泛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一种成熟的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养老金入市一直是国内A股市场非常期待的一件事情,包括证监会方面也抛出了"中国版401K计划",积极为养老金入市鼓劲打气。人保部部长尹蔚民在今年3月10日的"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养老金投资运营基本方案已形成,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按程序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养老保险基金将把部分资金投资到股市。受尹蔚民讲话的鼓舞,A股市场掀起新一轮的升势,养老金入市的消息给A股市场以极大的提振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英凤 《中国房地产金融》2012,(11):23+28-23,28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透露,证监会正在研究鼓励更多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公募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就养老金入市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证监会正在与各有关部门沟通,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12月18日《成都晚报》)  相似文献   

17.
浅谈养老金入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证监会近期政策频出,旨在股票市场体制改革,提振市场信心,给长期低迷的中国股市下剂猛药。其中,拟推养老金入市引起了社会巨大的反响,文章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考察主要国家养老金入市的规模、方向和效果,以此对照中国养老金入市有可能产生的影响做简要说明,从中寻找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机遇。  相似文献   

18.
养老金入市是指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个人账户基金用于证券投资.养老金入市对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养老金入市的概念以及所处现状,进一步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养老金入市方案的制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化正成为国际性的问题,养老基金主要关注累积的资产能保证它们的购买力,对养老基金的货币匹配规定是为了确保降低外汇风险。资本市场是养老金基金投资的最终归宿,但以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现状,养老金基金入市将承担很大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养老金入市的传闻频繁出现,却始终缺乏实质性举措,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尽管如此,养老金入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要解决的是百姓"老有所养"的问题.因此,养老金入市及其相关的运作还有一些亟待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