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城乡统筹的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事实上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做好城乡统筹兼顾,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统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下力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针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各级党委要立足实际,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布置,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障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考验,必须从制度上探寻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韩春 《全国商情》2010,(10):48-5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刘易斯和托达罗关于发展中国家消除二元结构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现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政府应提供制度和体制创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消除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前我国社会亟待解决而又颇为棘手的重大课题。宁波市鄞州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城乡联动、软硬配套的村庄整治建设,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但也面临一些如新社区基层组织不健全、农民身份转变困难、管理模式选择等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发展农村文化消费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该从农民自身、精神文化生产及其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和发展农村文化消费,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十分庞大,与现代化建设极不适应。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成为当务之急。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国家对城镇居民在就业政策上的过度偏护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许多障碍。增加就业机会、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水平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布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障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考验,必须从制度上探寻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消除农民贫困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该文论述了农民贫困是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障碍,提出了消除农民贫困,建设新农村的途径:一是进行制度创新,实施反贫困战略;二是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四是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五是搞好农产品精细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六是强化服务,转变职能,提高农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七是坚持科技兴农,拓展增收渠道;八是搞好农村市场建设,畅通销售渠道;九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十是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差距,导致在城乡之间实行了不同的二元医疗保障结构,并且公共政策和资源都向城市倾斜,致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医疗保障制度缺失,已从原先的"合作医疗"退化为"家庭保障";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必将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又是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几年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和障碍,真正使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同时,不得变相增加农民负担,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真正使新农村建设成为一项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2.
户籍制度改革是中国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缩小二元差距的牛鼻子,以户籍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制度改革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社会制度改革的重心。重庆市推进以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一个试点和示范。但是城乡二元制度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巨复系统,制度之间相互约束;同时制度改革隐含巨大的改革成本。重庆市一方面要循序推进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同时在已有土地制度、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制度等系列改革基础上,还应推出农村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承包地退休退出制度、农村住房保障制度等关键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削弱和消除因制度原因造成的农民工市民化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借鉴国内外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采取有利于"新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合理的制度安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创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着力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进而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社会处于转型期,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构建城乡社区一体化管理体制已是时代的要求,以农村社区重建为平台,政府必须改革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优化农村社会管理,才能实现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在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下,建设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有其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水平决定的。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任重而道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城市化进程迟滞的积极应对与重要补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两个重要引擎,二者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一方面,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推进城市化、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的角度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应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责任,建立需求表达型的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渠道融资制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针对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提出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破除城乡二元的教育体制机制障碍入手,这在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在制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和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方面学术界还存在较大分歧。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具有三个特征:城乡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城乡教育之间的分割与封闭;优质教育要素资源的单一"向城性"流动。根据这三个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可以从消除差距方面的制度,消除壁垒方面的制度,保障性制度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马克思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19.
林卿  林翊 《全国商情》2007,(1):109-109,97
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本文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民收入增加难,源于体制性障碍。为了实现农民增收减负的目标,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包括城乡二元制度改革、农村税制改革、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