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选取2010-2020年270个地级市数据,研究土地资源配置对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配置降低了东部地区城投债发行利差,提升了中西部地区城投债发行利差;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土地资源配置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的效果更加明显;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对土地资源配置影响城投债利差的机制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的弱化效应,中西部地区的强化效应;将城投债分为具有第三方担保与无担保城投债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资源配置仅对无担保城投债发行利差有影响,对具有第三方担保城投债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作为研究样本,考察债券市场的评级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对城投债“双重担保”(债券的“名义担保”与地方政府的 “隐性担保”)所做反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有担保的债券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债券评级,但对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却无显著影响。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原因可能在于债券评级市场“发行人付费”的商业模式下,评级机构与发行人之间的合谋导致了债券的发行评级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债券违约风险,从而机构投资者只能依赖其内部评级体系对此进行纠正。这种现象的存在让中国债券市场上的评级机构普遍面临信任危机,同时也对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  相似文献   

3.
刘晓蕾  吕元稹  余凡 《金融研究》2021,498(12):170-188
由于1994年《预算法》限制了中国地方政府凭借自身信用发行政府债券的能力,地方政府通过设立融资平台的方式发行了大量城投债券。虽然城投债被普遍认为是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但隐性担保主体认定尚未有共识。本文通过加总地方政府下属融资平台有息债务总额的方法,构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指标,并通过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对城投债一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市场对城投债隐性担保责任主体的认定。研究发现,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高的地方城投债信用利差偏高,并且这种影响随政策以及宏观形势而变化。自滇公路违约函事件后,投资者在城投债定价中开始普遍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的信息;而在43号文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措施后,省级政府的隐性债务负担率开始成为城投债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这说明投资者认可的地方隐性担保的责任主体是随时间变动的。  相似文献   

4.
5.
汪莉  陈诗一 《金融研究》2015,423(9):66-81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代表性借款人和贷款人的无限期离散时间递归模型,并将一种特殊的政府-借款人关系—隐性担保纳入模型,以考察政府隐性担保对贷款人债务违约风险预期和债券利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政府隐性担保对利率的决定依赖于发行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当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时,债券利率并不受到政府隐性担保的影响,这时悲观的投资预期使得政府隐性担保变得不再可信,任何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都无法通过改善投资者对债券未来违约风险的预期来降低债券发行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反,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政府隐性担保变得更加可信并且它的存在有利于债券利率的降低。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运用2006~2011年我国城投债的数据对模型结果分别进行了检验与对比,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模型预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城投债作为我国特殊的债券品种,是一种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到目前已有万亿级的规模。以河北省为例,将KMV模型应用到城投债信用风险分析上,构建了城投债适度发行规模的测度模型,测算出了2019-2023年河北省城投债的适度发行规模,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政府债务透明化改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沈红波  华凌昊  张金清 《金融研究》2018,462(12):91-104
本文探索了银行授信在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发挥的贯穿性作用。研究发现:(1)在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的过程中,银行授信向债券市场提供了增量信息,拥有更高的授信额度将显著提升城投债的信用评级,降低发行成本。(2)获得授信额度越高的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主动置换银行贷款的倾向越强,置换规模越大。进一步,随着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授信额度对主动债务置换行为的影响逐渐强烈。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地方融资平台应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发挥授信额度积极的信号传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应通过财税改革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建立金融机构主导的监督机制,促进融资平台从银行贷款依赖的主体切实转向融资成本敏感的市场化主体。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主要从信用贷款视角研究我国国有公司是否以及缘何具有信贷优惠。以2003-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进行研究,发现:(1)国有公司的信用贷款比例显著高于民营公司,二者的差异平均大约为9%;(2)当公司高管具有政府部门任职经历时,二者的差异更小;(3)当公司的显性担保价值增大时,二者的差异并未减小。总的来说,本文结果支持我国国有公司的信贷优惠主要源于政府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干预,而与隐性担保假说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王雷  李晓腾  张自力  赵学军 《金融研究》2022,505(7):171-189
在债券定价研究中不仅应该考虑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还应该考虑相关网络组织的传染风险。本文基于43万笔非金融企业间的担保数据,构建了企业信用担保网络,发现失信风险作为一种广义的信用风险,在担保网络中具有传染效应,该传染效应能够影响债券的信用利差。企业的失信行为产生了三类传染效应,一是直接传染效应,无论是发债主体的担保人出现失信行为,还是被担保人出现失信行为,都会引起发债主体的信用利差上升;二是局部感染效应,如果局部担保网络中失信主体的占比提升,可能引起投资者对发债主体的“团体处罚”,导致信用利差上升;三是全局扩散效应,失信信息沿担保网络向整个市场扩散,导致债券信用利差上升。从企业所有制来看,民营企业主要受微观的直接传染效应和中观的局部感染效应影响;而国有企业主要受全局扩散效应影响;被担保人的失信风险对两类企业都有显著影响。失信风险传染效应会降低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其中局部感染效应导致企业次年的借款融资额下降,全局扩散效应导致企业次年的债券融资额下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步骤法 (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法 )建立并检验我国新股上网定价发行模型。首先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 ,研究影响新股定价的指标体系并将九项指标转化为互不相关的、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85 %以上 )的三个综合指标 (主成分 )。经过 Matrix因子旋转后 ,对三个公因子建立发行价的逐步回归模型并进行统计检验 ,最后对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担保费用在某种角度上可以看成是信用担保机构的一种风险补偿.作为一种资金来源,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担保业务的安全性,对于信用担保机构健康稳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结合国内学者已有论述的基础上,完善了基于VaR模型的信用担保风险定价方法,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了与国内现行担保费率基本吻合的费率.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给国内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定价提供一定的借鉴,以促进信用担保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文涛  张朋 《财政研究》2021,(8):91-106
本文基于默顿(Merton)期权定价公式,创新性地构建政府隐性担保指标,并以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剖析政府隐性担保对信贷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隐性担保提升了信贷数量配置效率以及信贷价格配置效率,前者在高盈利企业中更为明显,后者在高盈利、低成长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从纾解企业融资难视角看,政府隐性担保掣肘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从改善企业融资贵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可以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据此,在经济遭受负面冲击的时期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能够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随着经济全面复苏以及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可逐步弱化政府隐性担保,以使市场在信贷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在介绍我国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的发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了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和偿债能力,重点比较了这两类债券的要素、风险与监管。最后建议,地方政府债券和城投债都应市场化发行,并且要建立起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体系,使投资者能够清楚了解各地区的风险状况和信用等级。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商业银行在为担保类业务和承诺类业务定价过程中由于成本难以量化以及银行和客户的信息不对称,难以制定准确的业务费率。本文通过考察银行担保业务和承诺业务与期权原理的相似性,提出运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为担保类业务和承诺类业务进行定价。  相似文献   

18.
李红  戴鸿 《金融论坛》2007,12(10):59-63
本文运用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方法等对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定价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我国承销商和发行人在确定发行价格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发行定价的影响程度,从而为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真正走向市场化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性质、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行业特征、发行规模等因素显著影响发行价格,流动性风险是发行市场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发行主体的偿债能力、主承销商声誉等级等对发行价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
王禹  陆嘉玮  赵洵 《会计研究》2023,(1):135-148
中国债券市场俨然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债券有效定价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风险对冲视角,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对公司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认购董责险能够有效降低债券发行定价,通过工具变量法等控制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路径检验表明,认购董责险提高了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是影响债券发行定价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投资者保护较差或财务风险较高时,董责险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更强;认购董责险后,债权人减少了公司治理类企业契约条款的使用,但会设置更多的投融资类和期权类契约条款限制企业风险战略行为,保护自身权益;此外,认购董责险的公司发行债券的信用评级更高、债券期限更长。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全面了解董责险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全面推广董责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如何提高公司债券信用评级、降低债券发行定价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