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近年来,在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深度不断增长的同时,部分家庭仍面临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问题。本文从微观视角,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对家庭金融排斥的影响。为克服内生性引起的偏误,本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有效降低家庭金融排斥概率。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家庭投资类金融排斥,对家庭融资类金融排斥无显著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网络通过影响个体金融知识、经济金融信息关注度和投资风险偏好释放家庭金融需求,弥补正规金融发展不足,降低家庭金融排斥概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村地区、低教育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金融排斥的缓解效果较为明显。本文研究为理解家庭金融和社会网络理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政府相关部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拓宽居民融资渠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秦芳  王文春  何金财 《金融研究》2016,436(10):143-158
本文采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微观层面上实证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居民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知识的增加提高了我国居民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影响在城市和农村家庭中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还表明,金融知识的增加提高了我国居民家庭商业保险的参与程度,即金融知识水平越高保费支出也越多。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转型经济背景下商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普及居民金融知识是推动商业保险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首先采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方法提取金融知识指标,然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可显著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文章利用分位数回归法(QR)估计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财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对低财富组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大,即财富越多的家庭,金融知识的创富效应越小。同样,金融知识对社区财富的创富效应也呈递减趋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强金融知识基础教育,开展金融知识技能培训,普及金融知识,可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相似文献   

8.
加快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民生金融、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以玉树州为例,分析了玉树州金融排斥现象的几种表现形式,指出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普惠金融,加快从金融排斥到普惠金融的转变是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有效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问题则是最关键的环节。从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根源出发,面向特定对象破解金融排斥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并基于该思路具体提出了面向特定对象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建立与正规金融有效对接的代理渠道,构建面向小微企业的主办银行制度等具体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发展普惠金融,加快从金融排斥到普惠金融的转变是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有效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问题则是最关键的环节。从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根源出发,面向特定对象破解金融排斥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并基于该思路具体提出了面向特定对象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建立与正规金融有效对接的代理渠道,构建面向小微企业的主办银行制度等具体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解决金融排斥这一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金融排斥不仅是一个金融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剖析了金融排斥的基本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并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的金融排斥现象,指出我国主要面临着农村金融排斥与小微企业金融排斥两类金融排斥问题.整体上看,我国金融排斥程度较为严重,除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省市金融排斥程度较低以外,其他省市均存在较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这表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存在区域性聚集特点.其中,农村金融排斥表现出地域性特点,中西部地区金融排斥较为严重,且民族地区尤为严重,而东部发达地区金融排斥相对较轻.最后,本文分析了金融排斥的内在形成机制,指出治理金融排斥问题的关键在于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2.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目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具有“正U型”关系,即数字普惠金融不同发展时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不同;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金融认知水平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据所得结论,本文提出加大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提升农户数字金融素养,以数字化技术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以逐步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数字金融对家庭返贫风险的影响以及家庭财务脆弱性的非线性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对家庭返贫风险的影响呈U型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返贫风险先下降后上升。第二,数字金融防返贫非线性效应的中介机制是通过家庭财务脆弱性实现的,数字金融的适度运用有利于降低家庭财务脆弱性,防止家庭陷入贫困,但滥用会加剧家庭财务脆弱性,增加返贫风险。第三,金融素养较低、收入较低以及处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家庭更容易遭受数字金融带来的负面影响。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推广应用数字金融的同时,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坚守数字金融的普惠本质,充分发挥数字金融对促进共同富裕的正向效应;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升居民的金融素养和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有文献普遍支持金融服务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存在金融排斥,但在金融发达地区是否会明显改善?本文选取2006-2013年北京市16个区县全部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究金融发达地区老年人口金融排斥的普遍性。我们发现,在北京市样本范围内,老年人口占比与金融排斥程度显著正相关,老年人口金融排斥在金融发达地区依旧存在。收入与财富、金融认知、风险厌恶和健康支出是可能的影响路径。金融排斥很难随地区金融发展而消失,这一发现对于确定普惠金融政策的范围和力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数据,使用probit模型控制了市场进程指数的影响之后,我们发现主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家庭年均收入对家庭(居民)受到储蓄、贷款、保险等基础金融服务的排斥状况有着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且稳健的影响。本文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格特征对家庭(居民)受到金融排斥的影响,对构建农村金融改革等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普惠金融的概念入手,阐释了国内外关于普惠金融的理论成果,包括金融排斥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进而在总结美国和孟加拉小额信贷发展的经验上对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测算2005-2017年各省金融排斥指数IFE,研究了我国省际金融排斥的变化趋势及呈差异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省份的金融排斥度最低,尤其是东部的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圈中,金融极核中心——北京和上海较好地实现了金融资源扩散,故这两大经济圈中的省份排斥度普遍不高。中西部地区因金融基础薄弱,所以各省份的排斥现象较为严重,但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中西部较好地承接了自东部流入的资源,扩大了金融服务的使用和覆盖范围,提升了金融发展水平。因此,为了进一步缓解金融排斥,缩小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投入,打造具有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的金融中心,并拓宽资源由东部向中西部流动的渠道,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成为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新视角,探究其对商业养老保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省级截面数据,建立了Probit模型、Tobit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1%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家庭商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与投资深度,并且存在总资产及金融知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孙权 《甘肃金融》2018,(2):44-50
文章基于稳定策略(ESS)构建博弈模型,对普惠金融制度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策略选择与政府部门政策导向之间的演化、收敛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模型参数满足不同条件时,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会出现多种稳定均衡;强制性的行政推动可能造成"监管越位",健全差异化的行政激励机制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鼓励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增信及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引入第三方力量等途径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溢价,有效抑制金融排斥行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金融服务问题凸显,老年人的金融排斥现象严重。基于此,本文采用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微观数据,探究了数字技能的提升对缓解老年人金融排斥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数字技能的提升,可减少其在面临金融需求时的信息不对称,缓解老年人的金融排斥。第二,老年人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均在数字技能缓解老年人金融排斥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其中对互联网重视程度的影响最大。第三,相对民间金融排斥,数字技能对来自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排斥的缓解效果更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老年人金融服务效率,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推动普惠金融走深走实,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对适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力度、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能、推进数字金融产品的适老化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