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当前国内外公司财务学界流行的理论学说“优序融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其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解释力。文章在对优序融资理论的简单论述之上,回顾了优序融资理论的研究文献和相关模型修改。由此出发论述优序融资理论的检验模型,最终论述了优序融资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对其融资偏好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制造业的最新数据,分析了我国上市企业投资行为与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部现金流和不确定性对企业的投资有明显的影响,且两种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具有加强的作用;随着企业的国有股份比例提高和净资产回报水平增加,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递增;国有股比例越高,企业规模越大,投资对不确定性敏感性越大。  相似文献   

3.
李君平  徐龙炳 《金融研究》2015,426(12):113-129
本文运用2000-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数据,研究了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对不同融资约束水平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股权融资,无论融资约束水平高低,错误定价对公司股权融资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债务融资,股价高估会显著促进高融资约束公司的债务融资,包括长期债务融资和短期债务融资,而对低融资约束公司则不存在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错误定价对高融资约束公司短期债务融资的正向影响要远高于长期债务融资。这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对不同融资约束水平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高融资约束公司的影响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的融资优序现象,而对低融资约束公司则不存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信息披露、市场关注与融资约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纯  吕伟 《会计研究》2007,59(11):32-38
本文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数据,研究了信息披露水平、市场关注程度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主动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式,并且,市场关注程度对企业的融资约束也有影响,市场对企业越关注,越有利于企业私有信息的挖掘和公开信息的传播,进一步会减轻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信息披露水平和以分析师为代表的市场关注程度提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详细刻画了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的特征,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G-7国家实践和西方经典公司金融理论的预期截然相反.为了有效解释这一背离现象,论文以西方公司金融学的最新进展为基础,结合中国资本市场融资条件和产品市场竞争的实际状况,对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给出了新的分析框架.论文最后针对如何规范资本市场融资秩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重点,对企业投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盈余管理也被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盈余数量.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建设,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文章结合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的内涵,以实证具体分析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7.
实体企业融资受企业自身融资约束以及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实体企业微观数据,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融资的影响,并分析了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影响实体企业融资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融资具有显著影响,宽松货币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实体企业股权融资和信贷融资规模,对股权融资规模的提升作用更强。从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来看,实体企业融资约束越强,货币政策对其股票与信贷融资规模的提升作用越强。相对大型和国有实体企业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小型和民营实体企业融资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丰富了实体企业融资理论,为进一步优化不同类型实体企业的融资结构、推动金融支持实体企业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融资约束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量、盈利能力、融资渠道与其投资效率,发现融资约束主要通过银行信贷途径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对股权融资途径影响较小。充分现金持有、盈利能力强能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在融资约束条件下,国有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投资效率,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下降。在非融资约束条件下,非国有企业债务融资的投资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与商业信贷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作用与地位相比,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国内尤显滞后。作者在对江苏省制造业中小企业问卷调查和计量分析基础上,从微观行为层面揭示了商业信贷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中的行为模式和运作机理。研究发现,基于企业间商业信用的商业信贷相对发达国家使用不足,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因;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产业特性和技术能力,决定了其在交易市场上的弱势地位,进而决定了其2/3商业信贷净借出者身份;商业信贷中应收款和应付款普遍的“期限错配”特征,形成在宏观紧缩政策冲击下“银行信贷渠道”和“商业信贷渠道”交互作用机制下的资金链风险。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资源获取视角,依据2013—202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量融资约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迎合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约束诱发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迎合行为,且在管理层短视程度较高企业表现突出,而在分析师关注度高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会被有效抑制。鉴于此,建议强化企业信息披露责任意识,完善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制度,提升金融机构甄别能力,优化市场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11.
陈健  陈杰  高波 《金融研究》2012,(4):45-57
本文在考虑经济互动关系中内在非线性结构前提下,从信贷约束角度探讨了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基于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利用Hansen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的房价上涨会抑制消费。我们进一步论证这一现象与广大居民仍面临着较多信贷约束有直接关系。本文同时发现,房价的这种负面影响会随着信贷约束的放松程度而发生非线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2003~2005年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的79家公司为对象,从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的变化和投资战略的调整两方面对财务困境企业的资本投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陷入困境后的企业因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遭受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与缩减投资规模相比,财务困境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更有利于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张琳琬  吴卫星 《金融研究》2016,430(4):115-127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在风险资产回报率剧烈波动的现实背景下,考察居民风险态度关于财富的函数形式对于研究家庭资产配置和相关市场政策的福利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代表性家庭调查数据,首次通过构建绝对和相对风险态度的指标,系统分析了我国居民风险偏好与财富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居民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是财富的减函数,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是财富的增函数,从而拒绝了常用于经济学模型假设的常绝对风险厌恶(CARA)和常相对风险厌恶(CRRA)偏好。进一步,我们发现背景风险可能是财富对风险态度的作用渠道之一,财富的变化改变了投资者面对的背景风险水平,继而改变其风险厌恶程度和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这意味着平抑经济过度波动等控制背景风险的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居民金融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房价的快速上涨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现象,对宏观经济增长乃至微观个人的观念与行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尚未有研究系统考察房价变化对居民婚姻观念的影响。房价上涨反映了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势必会影响到人们对工作与婚姻的权衡。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和2015年数据,详细考察了房价变动对人们在工作与婚姻之间权衡的影响,用人们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看法来衡量工作与婚姻的权衡。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涨幅越高,居民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认同感越高,且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女性群体中。异质性分析表明,女性、未婚女性、已婚女性、女性流动人口、城镇户籍女性以及拥有女儿数量越多的人在工作与婚姻的权衡中更倾向于通过婚姻来抵御未来预期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房价上涨主要通过财富效应和预算约束效应对人们在工作与婚姻之间的权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家族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动因是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最新视角,家族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往往是为了建立或维护家族企业的形象和声誉,从而保护和提升他们的社会情感财富。这一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泽艺  李常青  李宇坤 《金融研究》2022,502(4):133-150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对外担保广泛存在的现状,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风险转移理论和代理理论,从创新资源和创新意愿两个维度,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对外担保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对外担保显著降低了企业创新投入,该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更为显著。在控制内生性影响后,该作用依然存在。进一步剖析内在作用机理发现,一方面,对外担保通过提高债务融资成本和增强融资约束,迫使企业削减创新投入;另一方面,对外担保还通过提高大股东代理成本和降低股权激励力度,削弱大股东和高管的创新意愿并最终减少企业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17.
廖红君  樊纲治  弋代春 《金融研究》2020,481(7):153-171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深入考察购房融资方式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民间借贷购房的家庭,按揭贷款购房的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可能性更高,且更倾向于主动创业。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相较于民间借贷购房,按揭贷款购房能够降低家庭的流动性约束,缓解家庭的资金压力,从而促进创业。同时,按揭贷款购房能使家庭获得充足的贷款额度与较长的贷款期限,进而有助于家庭创业。而且在偿还按揭贷款的过程中,家庭能与银行建立长期良好的信贷关系,从而有助于提高家庭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促进家庭创业。为了积极推进创业创新的战略部署,应进一步健全银行信贷体系,发展和完善住房金融制度,从而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释放和激发家庭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18.
将社会资本这一社会学概念引入到金融学领域展开研究,为优化企业融资决策拓 展了新的思路。本文以2011年1月1日之前在深圳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 本,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能帮助企业积 累良好的声誉以及获取关键性资源,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 社会资本越高的企业,选择债务融资方式的可能性越高。  相似文献   

19.
顾雷雷  郭建鸾  王鸿宇 《金融研究》2020,476(2):109-127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通过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资源交换获得战略资源,但是战略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投资方向。在实体企业金融化愈演愈烈的经济环境下,本文利用2010—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重点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了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存在\"金融化效应\";(2)融资约束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剧了企业金融化;(3)企业社会责任的\"金融化效应\"仅在外部监管力度较弱的非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低股权集中度企业中存在,行政外部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能够在\"融资约束—企业金融化\"过程中对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治理作用;(4)识别机制检验证实了中国企业金融化主要出于利润最大化的\"投资替代\"动机。以上结论为政策制定者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式、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首先运用非参数检验法中的Wilcoxon秩检验方法,研究融资决策行为与行业成长机会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各行业资产负债率与行业销售利润率、行业销售收入之间的Pearson相关关系,检验行业生命周期与融资决策行为的关系.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行业景气的上升,行业内公司选择了更多的债务融资.同时,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以及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对债务融资更具依赖性,行业产出水平与债务融资正相关,行业破产公司比例与债务融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