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按照持有期货合约的部位,将商品期货交易者细分为:标的商品生产商、加工商和投机者。在满足终期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通过联立商品期货、现货和证券市场,推导出一个商品期货投资收益模型,证明了商品期货投资收益由期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溢价和非系统性风险溢价两部分组成,并解释了“持有期成本套利”、“现货一期货溢价”和“资本资产定价”三种理论适用于确定商品期货投资收益的前提条件。根据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的实证结论,说明发展商品基金、减少证券一商品期货市场跨市场投资的交易成本等措施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商品期货合约定价模型,证明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由资本市场系统风险溢价和标的现货市场特有(非市场)风险溢价两个部分构成.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影响标的商品期货价格的前提条件是存在足够多的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者.当标的商品现货市场需求增加.在预期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为正值的情况下,都将会使商品期货合约的价格上升,扩大交易风险并增加多头收益.相反,在预期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为负值的情况下,需求增长引起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将使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的绝对值下降,减少交易风险和引起多头损失.如果标的商品现货市场需求减少,在预期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为正值的情况下,将引起商品期货合约的价格下降,减少交易风险并降低空头损失.相反,在预期商品期货合约价格为负值的情况下,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的绝对值增加,扩大交易风险和增加空头收益.  相似文献   

3.
在终期效用最大化约束条件下,参与商品期货市场的标的商品的生产商、加工商和投机者等三类交易主体存在最优期货头寸持有量.通过联立证券、商品期货和现货三个市场,一个商品期货合约定价的两期静态模型得以确立.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由资本市场系统风险溢价和非市场风险溢价两个部分构成,其绝对值与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的投机者数量呈反比,投机者数量越多,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的绝对值越小,表明商品期货交易风险越小,商品期货价格越平稳,价格发现功能越突出.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逐渐形成,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分散需求日益增多.当前农产品价格指数推出、农产品指数期货产品的丰富为通过期货市场分散风险和套期保值创造了适宜条件,本文在总结借鉴美国、加拿大发展经验基础上,得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度供给、加强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期货与保险的监管协同、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手段,提高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价格风险分散能力,将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期货市场风险的防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仅从期货市场风险度量提高防范系统风险能力、确定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提高投资者风险防范能力、设置合理的保证金增强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提高我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水平,还需要结合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影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众多因素出发,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影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模型是防范市场风险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反映我国期货市场价格的指标体系,首先采取因子分析求出主因子,再将主因子加入Logistics模型进行风险预警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本文所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结算风险,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引入了结算会员分级制度,并提出了特殊结算会员的概念,从而对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所现行的结算体制提出了挑战。虽然大多数国际期货交易所均采用分级结算制度,但是就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而言,会员分级未必有利。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所应当在综合评价制度变更成本与收益的均衡、风险分散与市场活跃的均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并全面分析引入特殊结算会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宗商品现货贸易与期货交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滞后于其他国家。本文梳理了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经验教训。在期货合约方面,四国均实现了期货交易双向开放,美国、印度及俄罗斯推出了跨境交叉挂牌业务。在期货公司方面,美国期货公司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的方式对外扩张,日本后期境内外期货制度对接抑制了本土期货公司的活力。在期货交易所方面,美国与印度的期货交易所均有国际化持股实践。本研究建议我国试点商品期货跨境交叉上市,加快商品期货合约国际化进程;加强跨境监管合作,谨防境内外制度对接风险;推进“期现联动”业务发展,培育全能型期货公司与贸易商;推进期货交易所跨境持股,提升话语权;布局海外交割库,试点商品期货交叉挂牌等业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锚定农产品期货市场分散风险与价格发现功能,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基差分解为出发点,指出F-F模型估计量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正,建立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溢价因素和预期功能因素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日趋成熟,绝大多数品种能够探寻风险溢价和体现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波动溢出角度出发,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DY溢出指数和广义方差分解谱的BK溢出指数法从时域和频域视角来研究我国商品期货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水平及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我国商品期货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较强,方向性溢出比方向性溢入更具有波动性,且商品期货市场的动荡会加剧期货市场间价格波动的风险溢出效应.②我国商品期货市...  相似文献   

10.
期货商品是进行风险管理的载体,高效的期货商品上市机制是发挥期货交易规避风险功能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本文基于目前我国期货商品上市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外成熟期货市场的上市经验,提出我国期货商品上市机制改革方向,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The concepts of risk and risk management hav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lately, but this has yet to be reflected in empirical research examining firms’ risk reporting practices. This study seeks to address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and explores risk disclosures within a sample of 79 UK company annual reports using content analysi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risk disclosures and company size. Similarly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risk disclosures and level of environmental risk as measured by Innovest EcoValue`21™ Ratings. However, no associ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risk disclosures and five other measures of risk: gearing ratio, asset cover, quiscore, book to market value of equity and beta factor.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risk disclosures made by the sample companies specifically examining their time orientation, whether they are monetarily quantified and if good or bad risk news is disclosed. It was uncommon to find monetary assessments of risk information, but companies did exhibit a willingness to disclose forward-looking risk information. Overall the dominance of statements of general risk management policy and a lack of coherence in the risk narratives implies that a risk information gap exists and consequently stakeholders are unable to adequately assess the risk profile of a company.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我国产险公司资产风险资本额的测算模型,比较V水估计方法后选择Delta—EWMA方法估算资产风险系数,对产险公司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货币市场投资暴露的风险大,其资产风险资本额比例远高于其资产持有量比例。  相似文献   

13.
经济高涨期的金融风险容易为宏观调控部门和微观市场主体所忽视,这是因为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资产价格上升对市场主体的投机行为具有刺激性,并对货币供给具有吸纳效果。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比风险的事后处置更为有效,因此在经济高涨期要揭示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风险。本研究试就经济高位运行期间风险特征,风险隐藏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要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央行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评估、管理其环境和气候风险。目前,我国除中国工商银行等少数机构之外,大部分金融机构还未系统性地对环境气候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投融资决策中。由此,如何客观准确地对环境气候风险评估是每个金融机构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央行和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案例集》为主要基础,对其涉及的两类环境气候风险的评估方法、评估应考虑的关键问题、评估涉及的关键因素以及评估模型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编译和总结,以期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环境气候风险准确客观评估给予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系统性风险β值法度量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上市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单个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不仅取决于系统性风险β值,还受到其个体风险值的影响。总体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β值高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贡献和影响也较大。但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尽管β值较小,一旦个体风险值急剧增加,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也可能超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因此,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既要关注那些系统性风险β值大的银行,也要关注个体风险值可能出现剧烈波动的中小银行。  相似文献   

16.
金融风险综合评估方法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基本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地评估多种金融风险是风险管理者尤为关注的问题。当前金融风险综合评估方法主要采用由上至下法或由下至上法的理论框架。本文从金融风险综合评估方法所需解决的基本问题入手,详细阐述了金融风险计量方法中的主流模型及其研究现状,结合Copula理论介绍了风险综合评估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根据综合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前景及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中国金融体系没有受到2008年金融海啸的重创,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没有出现金融危机,但是当前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中国金融体系风险的特征成熟市场不同,主要表现为其不成熟性、不开放性、政府对金融市场主导性。无论是国内的银行体系还是证券市场都是如此。但是,由于国内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的绝对地位,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体系,表现为对国内银行体系过度使用及房地产泡沫吹大。因此,尽快地调整当前过度住房优惠信贷政策,是防止国内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关键。本文还对国内证券市场的风险及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于部分业务、部门或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不仅会引发金融体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负外部性,因此尾部风险事件极易引起金融市场震荡。鉴于此,识别与监测尾部风险是有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与传染的起点。本文首先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节点,根据文献厘清尾部风险测度指标在危机前后的脉络。其次,介绍与尾部风险传染密切相关的尾部风险相依、金融关联网络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尾部风险溢出强度及溢出方向展开讨论。再次,本文归纳了引发尾部风险溢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尾部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最后,对当前及未来尾部风险相关研究进行评述与展望。据此,力求为我国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健运行和良性循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风险车辆赔付率的高低对机动车保险业务的经营效益有极大的影响,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重点。按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保险公司应从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着手,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对高风险车辆的风险管理,降低赔付率,保证业务的稳定性。不仅如此,由于风险具有可变性,实施风险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风险变化的情形随时加以调整和修改,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公立医院作为改革主体,无论内部经营环境还是外部社会环境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必然引发各种风险的产生,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健全并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识别、控制机制,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系统,最终达到防范医院财务风险的目的.只有准确识别面临的风险,才能有效地防范控制风险,保障医院正常运营以取得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