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的十九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首先满足农业和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而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业和农村,为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文章突破传统研究思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分析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其在优化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以及有效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等方面的效率优势。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历程,发现前期改革实践中存在缺乏总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文章深入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的交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节约交易成本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措施:一方面,坚持长期性、渐进改革与市场化原则;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及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8,(1)
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现代金融业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从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管理机制,确保农村金融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总体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农村提供更好、更多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与水平。文章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为例,在深入分析农业金融供给现状、农业金融资源短缺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业金融支持体系,有效增加农业金融有效供给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金融支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素红 《经济问题》2006,(10):60-61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明确和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定位、加大金融资源反哺农业的力度、探索和创新支农金融服务的渠道、规范民间金融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6,(4)
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金融资源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强化研究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明确影响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变量,对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我国南方某省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进行探究,并提出了发展农村金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落后地区农村金融的边缘化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机构体系缺失、资金严重流失、政策性金融弱化等方面描绘了我国落后地区农村金融边缘化的表现。揭示出缺乏倾斜完善的金融政策体系、商业银行的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方向偏离、政策性银行改革滞后、民间金融被无情取缔等是落后地区农村金融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落后地区农村金融边缘化的对策主要有,建立倾斜的金融政策体系、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彻底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金融压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全、金融机构城乡与区域布局失衡并存、农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不高等方面。本研究以常德市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采用回归方法分析了金融压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发现:农业贷款额、三农投入额与农民收入变动之间呈稳定的正向函数关系且两者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贡献率是不同的,农业贷款额为0.448,三农投入额为0.57,说明金融功能发挥不足,处于压抑状态。因此,应加强农村金融组织建设,改善金融压抑状态;创新信贷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扶持新兴农业产业,创造农民增收亮点等,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7.
李喜梅 《生产力研究》2006,(7):83-84,107
金融不仅具有支付清算、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显性功能,更具有促进整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等隐性功能。文章实证分析了改革以来,通过农村金融机构由农村向城市流出资金的数量以及因此为城市GDP增长做出的贡献,说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隐性功能的肯定效果是显著的,并对今后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滕春强 《经济咨询》2006,(3):30-32,29
农村金融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全社会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还会影响金融经济政策的传递和贯彻实施,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剖析了导致了其功能边缘化的制度诱因,提出了民间金融、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农业担保“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帕累托改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撑。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支撑。文章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内涵: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和高效安全。此外,文章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如何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严婧  田媛 《经济视角》2012,(5):108-109,105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农村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界定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阐述了“机构观”和“功能观”,分析了中国既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演进、运行特点及功能弱化的现状,提出为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经济的功能,在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时,应注意引入竞争机制、重新定位政府角色、赋予非正规金融以市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ill involve many fields, such as the upgrad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agriculture, the impra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maintain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nd circulation system.Finance, as the core of modem economy, should serv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bout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the rural area for a long time. So it is vital to build a good county financial eco-environ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financial systems and give full scope to the supporting function of finance. Only when we solve the problems in rural financial ecology and make clear the government 's fanction and activities, the county financial environment can function and be improved.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county financial ec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county financial eco-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significance of optimizing the county financial eco-environment under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that the country proposed the socialist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proposes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to construct and the maintain county financial eco-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论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西部发展极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启动,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资金积累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要想较好地解决西部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问题。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发挥西部金融机构在不同层面的金融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支持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支持作用,对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和农业产业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农村贷款和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和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正向关系,而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余额与农业产出间存在长期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完善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农民“看病难”问题,而有效的政府财政补贴又是该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保障机制中存在基层政府财政负担较重、推广资金匮乏、财政支出缺乏明确资金来源、农民就医不公平等问题。应在公共性原则、财力匹配原则、均等化原则的指导下,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水平,明确资金来源,重新调整省市县三级财政负担比例并进行配套措施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农信机构贷款支农的角度出发,探究数字金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市场竞争,进而在农村金融市场发挥“鲶鱼效应”。理论部分基于市场势力假说,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农信机构放贷行为的影响;实证部分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的县级指数与县域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相结合,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结论如下:第一,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激励当地农信机构提升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的投放规模和增长速度,表明数字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了“鲶鱼效应”。第二,数字金融发展对农信机构支农力度的正向影响主要来源于竞争激励机制,而现阶段数字金融难以在技术上对农信机构起到示范作用。第三,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还有助于降低农信机构的贷款利率,让更多的涉农主体享受到利率更低的信贷服务,真正推动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普”和“惠”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两条途径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技术进步才是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判断(农村)金融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应该是其能否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基于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明显。因此,我国农村金融深化改革应该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为导向,以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业也不例外,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尤其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显著。但是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存在很多问题,致使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不仅是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更是目前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因此,在分析中国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农业合作金融制度对当时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文章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视角来考察近代中国农业合作金融制度的演进历程,试图从制度演进角度来展现近代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的全貌。研究表明:(1)近代中国的农业合作金融先后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即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引动与农民自动型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国家和社会引动以及社会自动型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国家代动与农民被动型制度;(2)无论哪一种制度模式,虽然起到了缓解农村金融枯竭、打击传统高利贷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又都未能跳出合作金融悖论的怪圈,而合作金融悖论导致近代中国合作金融制度背离了“草根金融”的本质并最终走向失败。文章为当前我国如何构建合适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生态调节功能薄弱,致使系统生态失衡。能否实现农村金融的生态平衡事关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出现的系统性缺陷及生态失衡的原因,提出调节农村金融生态平衡及有序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成因及其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抑制,农村金融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致使金融支农绩效水平低下,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进程。与已有较多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分别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困境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结构及效率与同期全国和城镇水平相比都较为滞后。同时,本文认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成因主要有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一刀切”式的金融政策、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偏高以及现有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不断萎缩,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寻求了四点破解途径,即逐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绩效并加强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