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琳 《新金融》2009,(11):23-26
考虑到我国经常项目开放,资本项目尚未开放,我国汇率改革以来推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以及我国汇率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短期看,人民币可能会继续围绕目前的汇率水平窄幅波动;中长期看,我国汇率将在宏观经济、国际收支、财政收支、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和汇率制度改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呈现"升幅可控、波幅较小"的缓步升值态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2020,(1):F0003-F0003
11月推荐新书24种,其中2种值得重点关注,一是《从此岸到彼岸:人民币汇率如何实现清洁浮动》,本书系统地考虑了中国汇率制度转型的共性和个性,从"为何汇改、何时汇改、如何汇改"三个角度确立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分析框架,并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渐进改革全景路线图,值得所有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人士学习参考;二是《中国经济增质进行时》,本书尝试跳出"从中国看中国、从当前看中国"的思维窠臼,从宏观与微观、全球与中国、历史和未来等多个维度,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刻剖析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吸引更多的读者从理性范式思考中国经济"增质"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2020,(1):F0003-F0003
11月推荐新书24种,其中2种值得重点关注,一是《从此岸到彼岸:人民币汇率如何实现清洁浮动》,本书系统地考虑了中国汇率制度转型的共性和个性,从"为何汇改、何时汇改、如何汇改"三个角度确立了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的分析框架,并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渐进改革全景路线图,值得所有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人士学习参考;二是《中国经济增质进行时》,本书尝试跳出"从中国看中国、从当前看中国"的思维窠臼,从宏观与微观、全球与中国、历史和未来等多个维度,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刻剖析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吸引更多的读者从理性范式思考中国经济"增质"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翟斌 《财政监督》2003,(10):47-48
近期日美等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了强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应如何应对?短期内人民币应否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如何完善?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一、人民币汇率近期内应保持基本稳定汇率是重要的资产价格和资源配置的信号。判断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关键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物价水平、外资外贸和国际收支等情况来看,当前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总体上是适合的,不能轻言升值,近期内应保持基本稳定。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1.人民币升值会削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降低总需求。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达8.2%,有望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其三大内在动力为"世界工厂——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和"新兴消费  相似文献   

5.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直接过渡到未来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不可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最后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探索路径:从短期来看,根据"三元悖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汇率目标区更适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美之间贸易顺差日益扩大,中国被指"操纵"人民币汇率。本文将通过构建VECM模型,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汇率波动及国民收入纳入统一的框架来综合分析中美贸易顺差扩大的真正原因,以此说明中国是否存在"汇率操纵"。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中美贸易顺差主要由国内经济驱动,而不是汇率因素,因此中国不存在"汇率操纵"。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要求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从央行继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表述看,增强人民币对主要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双向浮动弹性和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目前我国汇率政策目标的核心元素.本文运用国际清算银行(BIS)有效汇率计算方法,定量分析德国在浮动汇率条件下维护实际有效汇率高度稳定的经验和政策,为维护好我国汇率政策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少枋  李贤 《时代金融》2013,(20):16-17,24
传统汇率决定理论考虑了购买力、偏好等各种因素,但在实际计算中,可以通过精心的选择所用的商品获得对某国有利或者不利的结果,因而这些传统汇率决定理论也备受质疑。波斯纳的修正H-O定理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说明了国际贸易发展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也强调了技术进步在汇率决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这一思想用于实证分析,将中美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发现$/RMB参考值越来越大,即两国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模型分析的参考值也一定程度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处在了"外围"中,从技术层面上看我们陷入了"马太鸿沟",近年来的汇率变化被迫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从人民币长期汇率预期看汇率水平和机制问题一个合理的汇率水平给予市场的预期是不确定,因而有上下波动,但谁也不能说未来趋势一定如何,尤其是长期趋势。但是,在中国,如果问人民币汇率趋势如何,一定会有一个肯定的答复,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相对稳定,长期趋向升值。也正因为如此,境外资金大量进入中国,导致外汇储备超常增长。为什么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在中国却如此确定呢?首先,这与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三宝  周宇 《新金融》2017,(6):19-25
汇率制度选择问题长期以来是国际金融领域关注和争论的重要论题。本文通过对2001年至2014年全球汇率制度变化的梳理,发现选择中间汇率制度的经济体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这一事实与传统的"中间汇率消失论"相悖。通过对全球汇率制度与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中间汇率制度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建议,即,维持和优化当前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常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经验表明,汇率波幅限制的渐进式放开,会导致汇率波动率变大。本文研究发现,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历次汇率波动率变大都和汇率改革进程同步。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的改变、波幅限制和弹性空间等均高度相关。自2012年汇改以来,在岸汇率波动的自相关性逐渐增大,导致较小的波动可能被放大从而形成异常波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幅限制不宜被过度放开。  相似文献   

12.
踏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不平衡持续扩大,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指责中国当局"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不够灵活,导致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本文结合"操纵汇率论"的历史进行分析表明人民币不存在"汇率操纵";并指出汇率灵活性的最重要意义在于避免汇率失调,通过分析与比较各种汇率制度在该方面的优缺,表明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灵活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状况和大量研究表明,原有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方式导致了市场交易价与中间价、在岸价格与离岸价格之间的长期背离,从而影响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2015年"8·11"汇改后,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汇率走势明显趋同,汇差也明显缩小。因此,分别基于"8·11"汇改前和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离岸汇率和在岸汇率日数据,首先通过Chow检验从定量角度验证"8·11"汇改后汇率中间价、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时间序列发生结构突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框架下的脉冲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研究了"8·11"汇改前和汇改后上述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状况,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下行,进入"贬值周期"。本文基于宏观经济基本面视角,从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三个角度分析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以期为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及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9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逼近7∶1,这是"8.11"汇改以来第三次接近7∶1这一心理关口。从未来走势看,人民币汇率既存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这一向好基础,也存在中美贸易关系时好时坏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关口守与不守,只是政策目标的取舍之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对市场主体而言,要进一步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谢平  胡哲一 《新金融》1994,(11):6-10
人民币汇率并轨后,我国仍实行人民币的有条件可兑换,但从今后的趋势看,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是大势所趋。如何从宏观货币政策角度,分析可兑换效应与宏观政策、可兑换的必要条件和可行性,谢平、胡哲一同志的文章给予了详尽的阐述。其基本结论是:从稳定汇率、外汇储备和市场调节能力看,我国已具备实现可兑换的一定基础;但从实现可兑换初期的波动效应、目前货币政策调控的局限性,特别是通货膨胀对汇率贬值的压力来看,我国在稳定和调整汇率等方面还存在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SITC①两位数下61类商品进出口数据,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研究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不同商品进出口的影响。主要结论是:第一,从影响范围看,汇率变化对出口商品影响种类要多于进口商品。第二,从影响程度看,出口商品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系数大于进口商品。第三,使用61类商品的总合数据时,出现了"总合偏倚"现象。研究结论的意义在于,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汇率敏感度较大的商品,应给予优惠的税率和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18.
将小波分析法与谱分析法相结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周期特征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收益率序列主要存在三个显著的波动周期,分别为19天、39天和79天。19天左右的周期主要与"月份效应"有关,而39天左右的周期和79天左右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与短周期(19天)的叠加有关。此外,三个显著波动周期的结果,还表明人民币/美元名义汇率呈现的是一种多个波长的周期并存,且每个波长具有相应变动性的周期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弹性大、时间跨度短"的特点,维持双向波动的格局,这加剧了外贸企业汇率风险,风险管理迫切需要关注。安平县是我国重要的丝网出口区域,其产品首要出口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和非洲。选取2009-2017年安平丝网行业在美国、日本、欧盟三个主要出口市场中的贸易出口额,借助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对丝网企业采用美元、日元和欧元结算下汇率风险承受力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三大市场中,日元汇率波动对出口企业汇率风险承受力影响最大,美元区次之,欧元区最小。故而,以小见大,提出针对全国出口企业的避险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汇率与股票价格的关系:理论前沿与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与股价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将汇率、股价与其它宏观变量一起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二是从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角度,通过考察国际间证券投资与套利行为从而在汇率与股价之间建立联系.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则主要分为相关性检验与因果关系检验.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上,对于股价和汇率关系的研究,都远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