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机制,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出水平因子、斜率因子、曲度因子,接着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检验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三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收益率曲线水平和斜率的调控能更有效地实现央行的政策意图,但其对曲度的影响仍较有限.最后,为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可控性,本文提出应加快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调控能力、提高央行对预期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完善国债市场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债即期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三次多项式函数对债券贴现因子进行拟合,得出我国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将此曲线与成熟市场的国债即期收益率曲线作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扁平化的特征,原因在于国债期限结构单一、商业银行等经济实体的投资行业短期化和利率管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AFNS模型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建模,实证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果和渠道以及对收益率曲线形态的即期影响.研究发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及MLF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作为短期、中期市场利率中枢的作用,而SLF利率的影响并不显著.传导渠道方面,货币政策工具从预期收益率渠道向国债收益率曲线传导的效果明显强于风险溢价渠道.同时,紧缩(宽松)类货币政策能够显著抬升(降低)整条收益率曲线,并导致利率期限结构变得更为平坦(陡峭),但对曲率因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混频数据信息环境中,精准识别公开市场操作(央行政策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利率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至关重要,其影响了货币政策期限结构传导的有效性。本文在混频Nelson-Siegel(N-S)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框架下,引入央行政策利率,揭示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期限结构(水平、斜率、曲度)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混频数据信息条件下,引入的公开市场操作信息显著改进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拟合效果;斜率因子冲击对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期限结构因子对政策调控的反应不敏感。进一步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对斜率因子的影响逐渐扩大,政策利率向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我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日益健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7年1月—2016年6月中国国债即期收益率数据,利用动态Nelson-Siegel模型构造反映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斜率和曲率因子,并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VEC模型等方法考察通货膨胀水平、股票市值与利率期限结构间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通过Nelson-Siegel模型构造的结构因子体现出利率期限结构的特征;通货膨胀率、股票市值与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水平、斜率因子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通货膨胀水平和股票市值变动对水平因子无显著影响,反映出货币政策向债券市场传导的效率有待完善;长期看来,通货膨胀水平和股票市值均在缩小斜率因子方面效果显著。此外,斜率因子可以预测出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化,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前瞻性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采用主成分分析和VEC模型探究MLF数量和利率调整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MLF净投放和降低1年期MLF利率在长期显著降低国债收益率曲线斜率,降低1年期MLF利率将使国债收益率曲线曲率上升,通胀率上升会使国债收益率曲线斜率降低,曲率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比数量型工具对债券市场影响更显著.建议继续发挥MLF作为连接货币政策与微观经济主体桥梁的作用,尝试货币政策通过债券市场传导,提高市场对宏观风险的预期能力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宏观经济变量预测能力进行实证检验。首先,通过Nelson-Siegel模型测算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水平因子、斜率因子及曲率因子;其次,利用Probit模型检验收益率曲线的三个因子对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及通货膨胀率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三个因子对未来宏观经济周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对未来通货膨胀率无法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8.
利率期限结构是在某个时点上不同期限的利率所组成的一条利率曲线。它可以表示为在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零息债券得到其收益率所组成的一天收益率曲线。利率期限结构是债券市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体现了利率与剩余期限之间的关系。从横截面的角度看,利率期限结构可以用一条无风险债券的收益率曲线表示。当前市场上构建收益率曲线用的是到期收益率,而到期收益率编制的曲线只能得到收益率曲线的一个大致近似,即期收益率才是收益率曲线的精确反映。然而即期收益率并不能直接从市场上观察,因此只有通过拟合估计才能得到。即以市场上附息债券的价格为基础,利用曲线拟合技术来估计国债的即期收益率曲线。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方法有很多,较常用的主要有息票剥离(Bootstrap method)、样条估计(Spline approximation,如多项式样条、指数样条、B-样条等)和Nelsen-Siegel方法(包括改进的Nelsen-Siegel-Svennson方法等)。息票剥离法就是将息票从债券中剥离,并在此基础上估计无息票债券的利率水平。息票剥离方法由于是不断地进行但变量求解,因此它的计算误差相对较小,计算也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假定线性关系,因此对利率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银行间市场10年期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对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具有先行作用,先行期达12个月,可以为货币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承上启下作用,但由于反映存款收益和借贷成本的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货币政策传导方面还存在缺陷。虽然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收益率曲线,但收益率曲线中还包含除货币政策以外的其它信息,所以货币当局一方面应重视利率预期管理和加强对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对收益率曲线内涵信息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7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债券市场继续呈现颓势,国债总指数下降幅度最大,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上移,长短期信用利差出现分化。下一阶段,受宏观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微调、债券市场流动性趋紧、债券净供给规模有限以及债券市场前期超跌影响,债券市场或将振荡下行,收益率曲线继续平坦化上移。  相似文献   

11.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债交易和国债利率的市场化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使得编制比较完整的即期收益率曲线成为可能。本文选用2013年某一天未到期的国债建立模型,由数据拟合的收益率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长期国债收益率低于短期国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CPI与PPI多次出现背离式增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通过构建SV-TVP-FAVAR模型,利用三维脉冲响应分析货币政策对CPI与PPI的时变效应及CPI与PPI相对背离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均具有价格效应,效应维度、效应极值与经济周期、价格指标有关;因此,从CPI与PPI背离的宏观经济效应看,CPI与PPI的阶段性背离实属“虚假背离”,并未带来“外部不经济”。新常态下,中央银行应充分认识CPI与PPI的背离态势,破解物价调控失效的“货币政策之谜”。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32家商业银行2004-2014年财务数据,检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短期基准利率工具、收益率曲线斜率与银行的盈利——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此外,从盈利结构来看,无论是国债收益率曲线还是银行间回购利率对净利息收入的正向影响均大于对损失准备金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门限面板模型估计显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盈利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特别是处于较低利率水平且收益率曲线斜率平缓情况下,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11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债券市场结束振荡下行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国债总指数领涨;1~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全面下降;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呈平坦化;企业债信用利差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下一阶段,在货币政策预期企稳的情况下,流动性将支撑债券市场继续走强,国债收益率曲线短端以及中短期信用债券有可能受到投资者的特别关注。因此,初步判断,收益率曲线或陡峭化下移,而信用利差有望全面会企稳甚至下降。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中国10年期以上超长期国债收益率的编制是完善收益率曲线的重要工作。针对超长期国债流动性较低的市场特征,本文通过引入一个刻画其相对流动性溢价的因子,建立了一个扩展的Nelson-Siegel(NS)无套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对1-30年期的整条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良好的横截面拟合效果;投资者对超长期国债收益率要求平均为正的流动性溢价,对15-30年期收益率的贡献在13-63个基点;模型提取出的流动性因子与传统的流动性指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脉冲响应的结果表明流动性因子与三个NS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而方差分解表明流动性因子在长期对水平因子和斜率因子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银行定期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立场的重要信息。基于中国国债市场收益率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国债市场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前五日窗口期内的市场响应。结果表明,国债市场存在对货币政策公告的预响应现象,国债收益率的期限溢价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前的窗口期内显著提高。随着国债收益率期限的延长,国债市场预响应的显著性逐渐减弱,说明该现象在中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区分《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立场倾向后,本文发现当政策立场为宽松(紧缩)时,国债市场的预响应表现为更低(更高)的期限溢价。本文为完善中央银行沟通制度、增强人民银行对市场预期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在利率风险度量和管理中有着基础性作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对利率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首先要构造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模型。而国债有利于消除期限以外的其他诸如违约风险等因素。我们按照实验要求以样条函数法对中国的国债进行研究,构造零息票债券收益率曲线。  相似文献   

18.
王博  陈开璞 《金融研究》2022,504(6):36-54
关于发达国家的研究普遍存在使用标准金融模型估计的自然利率与宏观方法估计的自然利率不相符的“自然利率之谜”现象。本文分别使用金融模型和宏观半结构模型估计中国的自然利率,发现同样存在“自然利率之谜”现象。我们通过构建一致性的宏观金融模型,采用宏观经济变量和收益率曲线信息共同估计自然利率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寻找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因子是债券定价研究的重要方面,宏观与金融模型的结合是债券定价研究的重要趋势。宏观金融理论表明,趋势通货膨胀和自然利率是收益率曲线的基本决定因素,在宏观金融框架下,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自然利率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宏观金融模型能很好地解决中国“自然利率之谜”问题,宏观金融模型估计得到的自然利率略低于宏观半结构模型的结果。(2)自然利率对债券收益率有显著影响,模型中增加自然利率信息能够提高对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拟合优度。本文对进一步加强自然利率影响因素研究,运用一致性宏观金融模型得到的自然利率信息优化货币政策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曲线是金融行业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工具。在对利率期限结构参数模型中被广泛运用的NS模型和Svensson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估计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曲线。实证研究表明,Svensson模型在以最小化收益率误差的估计方法下,能够较理想地构造中国国债市场的即期利率曲线和远期利率曲线。  相似文献   

20.
8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债券市场企稳反弹。中债各类指数走势出现分化,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移,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普遍上涨,信用利差全面上升,主要机构债券托管量实现正增长。下一阶段,市场整体或将呈现振荡格局,出现小幅下行的概率较大,信用债券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国债可能存在一定阶段性投资机会,收益率曲线或出现陡峭化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