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畴镛 《浙江经济》2004,(15):34-35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浙江依靠改革的先发优势和民间活跃的制度创新,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较早地进入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21世纪初叶,浙江正面临产业结构全面大转型的加速现代化时期。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在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浙江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突破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勇 《浙江经济》2009,(22):24-24
以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突破口,以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纽带,全面推进浙江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2010年浙江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为91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继续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和天津。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够走在全国前列,与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率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不开。回顾总结浙江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主要有五条: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14,(2):1-1
浙江须以“破旧立新”之决心,不断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场事关浙江发展的改革攻坚战,或将在2014年抢占高地、逐个击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旋律,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定》坚定了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念。依靠改革,浙江赢得了过去30多年的发展先机,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浙江更须以“破旧立新”之决心,不断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是今年的头等大事,改革的关键在于把握三大重点,率先突破,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益康 《浙江经济》2004,(11):12-15
在新的历史时期,浙江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就必须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一个重大战略,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姜胜建 《浙江经济》2011,(21):40-42
坚持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公共服务与中介服务相结合”为原则,全面推动浙江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施方 《浙江经济》2013,(23):25-26
要在全面领会《决定》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再创浙江城乡一体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让浙江农民率先圆梦、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8.
以“新三化”推动发展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亭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09,(14):12-13
充分利用好国际金融危机对促进浙江发展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以新型城市化推进社会结构转化、以新型市场化推动体制机制转轨,从而全面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11,(13):39-39
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检察院以服务大局为中心工作,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在工作途径、方法和模式上思进、思变、思发展,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0年,院再次被评为浙江省级先进检察院。  相似文献   

10.
努力开创浙江社会发展新局面,就要将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与浙江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奋斗目标所要求的实现“六个更加”和“六个新突破”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政府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的能力,立足于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致力于全面落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冯洁 《浙江经济》2008,(9):30-32
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片倡导声中,关于浙江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众说纷纭:当前,正是浙江省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特别是今后5年,浙江人均生产总值将由5000美元向8000美元乃至1万美元迈进。这个阶段,也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农村居民收入总体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这得益于浙江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基础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性。但也应该看到,浙江每年都有相当部分农户收入水平下降。城乡之间、农村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农产品供给全面过剩,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大多数以农为主的农户处在收入的低层次,依靠农业增收的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3.
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度,从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努力使服务业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2013,(23):18-23
新一季的改革路线图正铺将开来。改革,将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成为撬动浙江发展的杠杆。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浙江顺势而为,率先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样本;35年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改革推向全面深化的新境界,转承启合之间,浙江改革再出发,其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愿景更显迫切。  相似文献   

15.
赵伟 《浙江经济》2009,(18):42-43
要判断浙江经济目前和今后发展遇到的真正威胁,需要较全面地研究浙江经济以往发展路径,尤其是促成“浙江奇迹”的重要因素。而要研究浙江经济以往发展路径,就离不开对“浙江模式”及其形成机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编读互动     
再创浙江发展新优势
  上半年,浙江经济呈现出了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但也面临着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金融潜在风险犹存等挑战。
  在当前颇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找到发展改革工作的突破口,成为浙江再创发展优势的核心所在。下一阶段,浙江改革发展须从三大领域发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依法行政的执政氛围和公平开放的市场坏境;推进要素配置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浙江服装行业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国际化为方向,企业为主体,品牌为引领,专业为基础,全面推进先进制造规模化、品牌运营商务化、产业延伸时尚化、行业发展协调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浙江地区小康与现代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浙江地区小康理论与浙江地区现代化理论。浙江地区小康理论是指浙江地区在小康建设中,从1980年开始到201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及规律的系统的理论阐述。浙江地区现代化理论是对浙江地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系统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9.
范柏乃 《浙江经济》2006,(10):21-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全面推进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升农民的素质,培育新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直接决定着浙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败。“十一五”时期,浙江要把农民的素质提升摆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大力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和建立四支高素质的农民骨干队伍,即乡村干部队伍、农村科技队伍、自主创业队伍和农民企业家(农场主)队伍,使他们成为全面推进浙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浙江外贸大省的崛起是中国贸易大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回望浙江外贸制度变迁60年的历史,认真研究“浙江外贸现象”,深入探寻“浙江外贸轨迹”,全面总结“浙江外贸经验”,可以从浙江外贸大省崛起的背后得到开启“中国贸易大国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