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吉耀 《中国金融》2006,(20):32-34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全球产业调整转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达国家服务业开始大规模向外转移,离岸服务外包是其转移的重要方式。本文考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由化程度与吸引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的内在相关性。通过26个主要接包国的面板数据研究证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由度越高,其吸引离岸服务外包的能力也越强。本文的启示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及与发达国家的接轨是提高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经济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正进行战略性调整,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对于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经济总体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变换,农业份额不断下降,农村经济结构必然不断向非农产业的调整。就福建省而言,藏至2001年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463.17万人,平均每年转移20万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由4.3%提高到39.4%,提高了34.9个百分点,其间,福建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两个“高潮期…  相似文献   

4.
一、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一)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攀升,1990年,全球服务业占全球GDP的比重突破60%,标志着全球服务型经济格局的形成。到2004年,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到68%。其中,发达国家从65%上升至72%,美国更是高达77%;发展中国家也从45%上升到了52%。伴随服务型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未来几年世界服务贸易主要推动因素包括:世界经济继续稳定增长;世界产业结构升级继续驱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与规模也将继续扩大,转移重心加速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其中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等服务业和信息、电子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是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货物贸易保持增长趋势,直接拉动与其密切相关的运输、保险等服务贸易部门贸易量快速增长;国际投资倾向于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另外,科技的发展、服务外包等新的贸易方式的兴起、全球及区域服务贸易壁垒的逐渐削减也将为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作出贡献。(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近年来,全球信...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为显著的是农村劳动力发生大规模转移和流动。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这种变化表现为资源的再配置过程,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并非越多越好,其还要依托于产业结构调整,共同作用,产生最大转移经济效应,从而最大化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一、全球产业转移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至70年代,随着技术革命的成功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由于已经不能创造更大的附加价值,不得不从发达国家陆续向外转移。在这一转移过程中,格外受跨国企业青睐的地区是劳动力素质较高、数量丰富且成本低廉的亚洲。20世纪90年代至今,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方兴未艾,其中最引人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已经在2012年呈现负增长,劳动力(20-59岁)数量也将从2016年开始下降,202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数量则会快速下降。目前劳动供给紧平衡,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速度放缓,工资快速上涨,求人倍率连续三年大于1。伴随我国劳动力数量下降,劳动市场将供小于求,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文章建议,一方面要提高劳动参与率,降低经济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另一方面要提高劳动效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就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减少结构性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服务业转移,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3年,中国的服务业FDI流入金额达614.51亿美元,超过中国全年FDI总流量的一半,占中国FDI总量的52.3%,说明中国吸引FDI结构也已开始向服务业倾斜。本文根据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服务业FDI流入的特点,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指数和影响机制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劳动力市场改革导致了限制人口迁移的计划性政策的废除和促进人口迁移的市场化政策的建立,使得劳动力市场开始真正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导力量,劳动力市场改革是中国人口迁移的根本动力和基本逻辑。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劳动力资源开始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机制转变,因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成为了中国二元经济  相似文献   

10.
《金融研究》2008,(5):I0016-I0020
在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发展劳务经济的“有形的手”共同推动下,近年来重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近期调查发现,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背景下,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稳步改善,弥补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发展趋势。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了部分地区农业劳动力短缺,土地出现撂荒,而相对素质较高的农业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农业集约化经营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体系难以形成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产品质量提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也开始了大规模转移.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纷纷涌入城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着巨大贡献,也给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国家财政有必要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补救.  相似文献   

12.
一、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 (一)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攀升,1990年,全球服务业占全球GDP的比重突破60%.标志着全球服务型经济格局的形成.到2004年,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到68%.其中,发达国家从65%上升至72%,美国更是高达77%;发展中国家也从45%上升到了52%.  相似文献   

13.
蓝领产业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沿海地区盛行,当时是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因本国土地及劳动力价格等因素,纷纷把产业转移到了中国沿海地区。如今这一产业却转移到了中国大陆地区之间。有关专家预测,自今年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大陆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性转移的序幕开始拉开,预计未来五年内这种转移将达到高潮。驱动产业西进的直接原因是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上升,这与上世纪80年代世界制造业移人我国沿海地区的本质是一致的。近年来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基本要素供给趋紧,价格不断攀升,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失去了在本地再发展的优势。劳动力资源、土地费用、电、水等能源在中部也比较充裕而且更便宜。中西部庞大的潜在内需市场对于沿海企业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中西部投资,可以更方便地接近日益增强的消费群体,以获取利润。而当地企业的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服务外包竞争方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萍 《中国外资》2006,(10):26-27
继国际制造业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之后,近年来出现了发达国家向具有成本、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知识型服务产业的新趋势,服务外包成为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面对日渐繁荣的服务外包业务,巨大的市场容量使其成为发展中国家争相抢食的“蛋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继加工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转移引发经济全球化之后,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分工——新兴的服务外包产业。专家预测,这必将引发新的经济全球化,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现世界性大转移。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使中国企业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前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表示,发展服务外包符合全球市场变化和中国发展的国情,他提出:要在未来5年内承接新一轮的服务外包产业转移,让中国从“世界工厂”过渡为“世界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安置新增劳动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新增劳动力和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亟需安置,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服务业全球化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服务业跨国转移对我国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做一浅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李虎 《金融纵横》1999,(2):19-21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9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就提出“东南亚无奇迹”的观点。他认为: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并非通过科学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是通过大量投资和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的大规模转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对欧盟内部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工资和单位劳动成本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前不对称国际经济体系中特有的夹层效应是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即希腊等夹层国面临着劳动力全球化下底层国家即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低成本竞争和上层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冲击,导致单位劳动成本上升和产品竞争力丧失,这种结构性矛盾与不平衡最终引发了本次危机。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认为结构性改革是化解危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素果 《中国外资》2009,(12):157-158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服务业全球化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服务业跨国转移对我国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做一浅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