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秉政  陈文峰 《商》2014,(9):69-69
近年来,中国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但也存在着发展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起步晚、规模小、创新程度不够等缺点。因此,如何才能提升中国券商资管业务发展的能力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是当下金融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12月18日中国证监会令第17号《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以来,我国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在行业内大规模地开展。本文依据SWOT分析方法对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产品进行分析。从分析模型中找出该产品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银证合作让我国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在规模上取得了十足的进展,这也促进了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上的金融创新,但是目前的合作方式对券商来说收益过低,并且不可持续。在此基础上,券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化投资优势,谋求与银行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与合作。除了与银行合作开拓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外,券商还应该利用银行丰富的理财资金来弥补自身在资产管理上资金不足的劣势。券商只有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产品线,提高其投资产品的回报率,才能真正意义上壮大其资产管理业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证券公司业务有了改进和完善,可是还有一些不合理现象存在,如委托方式不合理,业务规模盲目扩大等。如今的市场风险在不断积累和增加,制度没有更大的改变,证券公司不能合理控制规模变化,进而会出现相应的亏损。本文分析了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风险和采用的相应措施,希望与相关证券公司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5.
自2012年资产管理新政实施以来,我国券商的资管业务一度疯长,在2013年超越公募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后,2014年继续放量增长,并且资管业务收入占券商营业收入的比重不断提升.随着资产证券化备案制的推出,券商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冷寂局面将被逐渐打破,资产管理业务逐渐成为券商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分析我国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桢 《市场周刊》2004,(6):50-54
近年来,外地券商纷纷进驻无锡,抢占市场份额,无锡证券明显感受到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竞争和冲击。为了适应证券市场飞速发展的需要,成立于1992年9月的无锡证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2001年完成了增资扩股重组,形成了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的国联证券。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科技财富》2008,(6):12-13
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公布的“2007年度106家证券公司会员资产管理业务及财务指标排名情况”显示,2007年23家证券公司受托管理资金规模已达到近800亿元。同时,2007年度102家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为近12492亿元。  相似文献   

9.
2012年10月以来,在"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政策导向下,券商资管业务格局、游戏规则得以重构。通道业务助力其超越公募基金,成为资产管理行业规模第四的受托管理机构;而主动管理类业务虽然规模小,创新亮点却层出不穷,证券业正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拥抱资产管理行业。  相似文献   

10.
尹露 《现代商业》2015,(2):131-132
伴随着经济发展繁荣的脚步不断前进,资产管理业务成为了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普通的金融服务之一。2012年我国金融会议就提出了要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功能的号召。因此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成为了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与基调。金融机构凭借资产管理计划来实现其投资实体经济服务功能。资产管理业务的普及与推广对我国金融行业改革,完成经济转型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不同的金融机构其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均存在一定差异,现文章就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兴起了大批金融机构,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日益累积,资产管理便成为了金融市场中极为普遍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借资产管理进行投资,来实现资产增值或保值,实现双赢目标。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来看资产管理业务对促进我国金融业务创新,推动金融混业经营有着深远影响。不久的将来,资产管理业务必然成为金融机构服务的核心。目前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业务模式有不同特点。本文将针对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模式进行比较,并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家文 《商》2014,(1):206-207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财富规模增长迅速,资产管理机构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本文着重对比分析证券公司在资产管理市场中的地位,从市场需求、券商自身以及监管者的角度,对券商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必要性及路径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过去几十年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财富持续积累,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手中的财富成为居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作为金融市场中发展最为快速的金融服务之一,资产管理业务对实现我国经济转型、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资产管理业务不仅推动着我国金融服务创新,同时也加速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进程,作为管理财富的核心部分,资产管理业务同时也是一项包容性强、覆盖面广的金融服务。本文基于资产管理业务范畴的界定,就我国各大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的现状、市场定位以及业务进营三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五大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发展进度不一,并且在营销模式、资金来源和客户群体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差异的存在诱发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而不少机构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空间。本文最后,在分析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潜在的合作策略,并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黄冬蔓 《市场周刊》2020,(14):0132-013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呈现出存货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发展趋势,这对商业银行利润增长造成极大影响。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业务重心转移研究力度,积极开拓新利润增长点。基于客户委托,商业银行发挥起专家优势为客户提供资产投资管理服务,实现客户资产保值与增值,资产管理业务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大发展空间与利润潜力。同时资产业务管理也存在着较大风险,需要商业银行予以正视与重视。对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管理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有关业务风险防控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商业银行提高资产管理风控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内理财意识的觉醒,传统的存贷业务已难以满足当前金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资产管理业务正逐步成为各商业银行未来战略发展的重点。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有助于国内社会融资结构调整,研究表明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短短几年的发展,对社会直接融资贡献度已经远超债券市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目前正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将成为国内社会融资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但是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新型的金融衍生产品,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因素,因此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客户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来实现业务发展定位,确定业务的目标客户人群,找准客户具体业务需求,从差别化角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专业资产管理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并增加客户黏性。但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大量的资产管理业务数据因为层级和系统的原因,以非结构化的数据形式散落在商业银行各个层级,存在较大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集中的问题,据此,提出小蜜蜂工作法将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加强数据集中度,为大数据在商业银行的运用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的速度都非常快。截至2015年,全球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77.8亿美元。但是,从资产管理现状来看,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人员必须分析业务结构的脆弱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取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瑾  朱纪平 《商业研究》2003,(14):96-98
在面临佣金下调的压力 ,自营业务又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 ,资产管理成为证券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当前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正逐步扩大 ,委托方收益情况也较为理想。如果能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市场运作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完善其发展环境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券商经纪业务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浩 《商业时代》2012,(32):88-89
如何做好差异化服务,如何做好客户财富的适当性管理是未来决定券商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券商经纪业务面临的压力以及转型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转型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回首整个2012年,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止到2012年末,证券公司受托资产规模总计1.9万亿元,较2011年末的0.2万亿元增长了1.6万亿元。而根据最新数据,截止至今年6月底,我国券商的资管总规模已达到破记录的3.42万亿元。2012年5月份,证券业创新大会就紧紧围绕资本建设和业务监管放松两个方面来展开,提出"提高证券公司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新业务创新进程"等意见,揭开了我国券商资管业务创新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