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现在连6岁学童都能说出: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向往的无非是和煦的温暖与闲适的安逸。现在从2008青岛房地产与建筑科技交易博览会(简称青岛住交会)看来,海德格尔19世纪的诗意理想注定要在21世纪实现。  相似文献   

2.
赵婧 《消费导刊》2013,(7):133-133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人,诗意的栖居》中写到:“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意的栖居,美妙令人向往的存在状态。自从我们的远古祖先知道了美和丑,就不曾终止过追求美的脚步。诗意现代的解释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关于何为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3.
王超  王员 《消费导刊》2011,(5):104-105
传统西方哲学对物之物性的阐释早已成为不言自明的真理。哲学家很少再去思考“物”的问题。但是海德格尔对“物”的传统阐释进行质疑,他列出了三种对物之物性最根深蒂固的理解。即物是诸属性的载体、是感性杂多的统一体、是质料与形式的统一。这三种思维方式都将物当做认识的对象。因而没有从根本上把握物。海德格尔指出,我们必须要撕去这些自明性假象的伪装,为物解蔽。在他看来,人与物之间不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首先是一种存在关系,人首先总是寓于物中而存在。人通过对物的倾听,与物一同进入一个敞开的世界。在此,物找到了自己的根基,展开其自行生长、自身逗留的特征。而人在与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获得了基本的生存情绪,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相似文献   

4.
余红 《理财周刊》2005,(6):33-33
诗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经营》2014,(10):142-143
诗人海德格尔说:"大地上充满劳顿,但人诗意地栖居。"或许,关于家,关于居住在哪里,怎样居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有人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人想背山靠水隐者人生,有人想草堂茅屋清茶静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从孩子到长者,哪怕曾被高脚杯迷惑,哪怕怀疑过真理或者咖啡,哪怕形形色色的行为艺术充斥视觉,梦想在心里始终干净而虔诚。  相似文献   

6.
李盼盼 《商》2014,(40):272-272
此在在时间中沉沦,此在又超越沉沦,找回本真的我。此在经历畏、烦、死亡的状态,面向死亡又超越死亡。在对自我的否定中认识死亡,直面死亡,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本文认为,人在沉沦中找回本真的我,而本真的我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海德格尔所追求的诗意的生活状态,虽然充满“劳绩”却依然“诗意”。  相似文献   

7.
《浙商》2012,(23):109-109
杭州城西占地2000亩的优质低密度生态大盘——杭州西溪山庄,是一个诗意栖居的容器,10年间安放下无数人卜筑杭城的梦想。从北美风格的“秀水苑、风荷苑、泊恩郡”联排别墅,到豪华法式风格的“沁兰苑”联排别墅.再到66栋独立环湖的“香山美墅”豪门别墅,西溪山庄每一代产品的嬗变.都精微地反映着当代人们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8.
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理想是"诗意地居住",他的这个理想能否实现,我不知道.但目前听到一位消费者充满"诗意"地说:今年最好听的,不是浙沥春雨,也不是瑟瑟秋风,而是商品降价的声声浪潮.  相似文献   

9.
经济对文艺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说人类解决了温饱之后才会去从事文学艺术活动.马斯洛说人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就会追求高层次的需求.海德格尔说人总是希望诗意地栖息。西方未来学家波特早就预测:“经济发展的最后阶段实际上成了一种文化阶段——它关注人们个性的发展.因此指向了文化。”  相似文献   

10.
袁婕 《现代商业》2011,(34):16-20
纸质书籍遇冷,全球实体书店的倒闭潮汹涌而至,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态势。曾经诗意栖居、甚至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实体书店如今却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  相似文献   

11.
“学生时代留在我印象中的语文大概只剩下一些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我不知道是谁在糟蹋语文,糟蹋这美丽的科学.”这是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肖海洋的一段回忆.她还呼吁“当急功近利的洪流淹没语文的个性时,语文,应当诗意地栖居吧!让这片净土滋养出最有活力的生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功能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引发和促进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创造活力的课堂、兴趣的课堂、诗意的课堂.让语文教学多一点美感,多一点创新,多一点涵咏,多一点从容.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后现代语境下,身体拥有自身独立的生存世界。在服饰广告设计中,身体在本性上是一种能指的游戏,身体自身的存在及其美学是以遮蔽的方式得以敞开的。因此,有必要对服饰广告设计中的身体进行理性超越,回归其本真状态,以通达"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3.
唐越阳 《消费导刊》2014,(3):158-158
现代西方哲学起点是海德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立足于主、客统一,同样地提出实践,但含义不同,海德格尔提出的是有情绪实践,马克思是感性活动,哈贝马斯则是语言实践。海德格尔认为,所有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就是“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会展》2012,(1):40-41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宋代诗人陆游用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道出了成都作为文人心中最为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锦江边的船帆起起落落,上青天的蜀道熙熙攘攘。让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商贾和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撞击、融合,又不断衍生成新的、生命力更强的文化洪流,奔腾到...  相似文献   

15.
在大理。处处有诗,处处有画。这话一点不假,大理的上末村,背靠苍山,面朝洱海,一直以来,上末就是这样安然而诗意地栖居于苍洱大地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住宅商品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住宅设计已开始由粗放型转变为精细型,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定义也从简单的居者有其屋提升到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精细化设计也随之被推向市场,对整个住宅设计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只有创作出高品质的住宅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高品质住宅不仅仅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17.
刘伟 《信息与经营》2013,(5):220-221
"海边,诗意地栖居"——当今中国,依海而居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财富圈层的推崇与追逐,业已成为高尚生活的主流趋势,东方·优山美地作为世界级湾区的新地标,正在渤海之滨成就着众人期冀的"海居"梦想。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10,(11):7-7
城市公寓是根植于人类文明的物化表现,唯有真正阅读人性,才能了解城市的本质,建造真正诗意栖居的经典之作。如果说.杭州绿园、杭州春江花月等一系列绿城第一代高层公寓以品质的建筑创造了城市的美丽,那么绿城第二代高层公寓则是在以往的基础上,根据众多客户需求进行失总结和大改进,在区域、规划、建筑、景现、精装修、配套、设备设施、因区服务、人文关怀等九大界面进行了科学整合和体系升级,从而形成一个新类型产品体系。以“精致、安定、恒久”的设计理念,从业主的生活出发,为城市打造一流的生活园区。让业主做房子真正的主人,这就是绿城第二代高层公寓营造的终极理想。也将在绿城·西溪诚园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生活幸福、诗意栖居、便捷舒适、开放进步,是这个城市每一个人心底永恒的渴望:2013,贵阳地产有许多故事,有的令人印象深刻,有的则容易为人忽视.  相似文献   

20.
在机器工业时代,我们不是作为活泼的生命个体存在,而是被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群,在这个冷漠、人情味淡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我们希望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这就需要从人文视角去叩问现实、思索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