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以工补农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徐学明近年来,我们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结合巴中市实际,把蚕桑作为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抓蚕桑生产发展,我们感到实行以工补农,合理调整贸、工、农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失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  相似文献   

2.
1.“以工补农”提出的经济依据,是“以农补工”的既成事实。“以农补工”包括价格信号中的剪刀差,也包括非价格信号中农业动用工业资源的种种行政限制,工业取用农业资源的种种优惠规定。2.“以工补农”涉及的社会基础,是工农联盟的国体性质。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名义地位和实际地位的严重背离,现行政策对“农转非”的层层阻挠,使占国民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无法在工农两种职业之间自由抉择,“众轻农”之势早成定局。它与国体不相容。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中指出:“要支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广开生产门路,实行‘以工补农’;”“在经济发达地区,粮食合同定购数量应保持稳定,主要通过乡镇企业‘以工补农’方式,对生产和交售粮食的农民给予合  相似文献   

4.
一些人认为,以工补农是权宜之计,是临时措施,是安定农民种粮情绪的一种手法等等,这是不对的。农村工副业和农业、粮食是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是互相协调发展的必需。以工补农策略的提出工业和农业历来就处于相互矛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有机的运行中。在资本主义成长时期,工业(即城市)的繁荣是以农业(即农村)萧条为前提的,农村人力、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奠定了城市工业发达的基础。我国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繁荣城市工业的同时,支持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当农业就业饱和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又是基础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粮食生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地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就是实行“以工补农”。这种做法对于平衡农村中从事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收入,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务农人员的思  相似文献   

6.
“以工补农”,有人赞成,有人不赞成。我们赞成,因为它有必然性,是可行的。 目前,要实现农村第二步改革进一步发展农业,需要大量资金。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7.
“以工补农”是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乡村工业为依托,在农业内部,实行微观自我调节的一种手种。从经济较发达的江苏一些地区看,“以工补农”正经历着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其特点和趋势是:1.“以工补农”的重点由分酉巴领域和社会公益事业转向生产领域,逐步变“输血”为“造血”“以工补农”的起步阶段,多数地方由于实力有限,经验不足,补农的主要办法是提取乡村办企业的利润,参加农民的分配,兴办一些社会福利事业,解决干部和有关人员的报酬。这部分资金,约占补农资金的70%左右。这种做法主要补的是消费,不能增加农业的直接投入,难以解决生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以工补农”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忽视补农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一般只注意协调眼前的矛盾,缺乏长远观点,不注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即把“以工补农”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承包者的补贴,改善农户的生活福利条件,为农户支付部份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乡镇企业补农、建农资金的"度"?笔者认为,企业提取补农、建农资金的数量,应以不影响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宜.具体地说,是要运用计量科学,树立两面观.权衡利弊得失.既要考虑稳定农业,让农民得到实惠的一面,更要看到乡镇企业在国家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资金奇缺的一面.量力而行,取之有度,合理测定补农、建农资金的比例,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同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务工、务农劳力在收入上的差别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务农劳力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少单位采取以工补农或平衡农工劳力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究竟需不需这样做,怎样做更合适一些?就此我们怍了一些初步的调查。一、以工补农的必要性以工补农是指在工副业发达的地区,为了平衡务工务农劳力的收入差别,减少劳力向工副业涌集,保证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使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一种办法。它不同于我们过去所说的那种以城市大工业补贴农业的“以工补农”,而是从农村工副业创造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以一定的形式支援农业。就晋中地区而言,以工补农问题的提出是与普遍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取消统一分配,工副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如左权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一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引起住房消费者的不满,也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造成高房价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开发商追求暴利,有银行对房地产的过度放贷,有媒体的推波助澜,有个别专家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炒房者的纷纷涌入,有外资的流入,有投资渠道的狭窄,等等.  相似文献   

12.
部门预算,是由各部门编制,财政部门审核,经政府同意后报人代会审议通过,全面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一般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调整、预算监督等环节。部门预算编制,是实行部门预算的基础和前提。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对于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促进预算管理改革,使预算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有重要意义。要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应坚持做到“六个必须”:  相似文献   

13.
"粮食银行"是粮食部门立足农村,服务农民,谋求发展,积极探索开展的一项为农民代储粮业务,其特征是,当市场波动,粮价不稳,农户难以把握行情出售余粮的情况下,粮食企业利用自身的仓储设施和保管技术优势,将农民的粮食代为保管,让农民在市场粮价较好或需要的情况下,将粮食出售或兑换成其他用品.  相似文献   

14.
1995年新棉上市以来,棉花市场出现了调拨销售进度缓慢的不正常现象。从去年9月到96年6月,全省调销出去的棉花不及正常年份的30%。由于大批棉花不能及时调销给棉纺厂,给产区棉花仓储、保管造成极大压力,给棉花收购部门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河北省每天为棉花收购贷款支付的利息就达72万元,严重地影响了棉花收购部门的正常经营。面对这一新的购销变化,有些同志产生了疑惑,认为棉花多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放开棉花市场,放开棉花购销价格",这是一个不可轻视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常,“以工补农”的问题是从两个角度提出来的。其一,针对近年来农业收益不如工商业高、农业相对停滞的趋势日益明显化而提出的;其二,在社会上对乡镇企业发展问题争议较大的情况下,为了给予乡镇企业的生存以一条站得住脚的理由而提出的。但我们认为,“以工补农”对于要解决的这两个问题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这种做法的实际后果是保护了效益低的部门,阻止了高效益产业的正常发挥,不能达到扶持农业、整顿乡镇企业的目  相似文献   

16.
实行以工补农,提倡规模经营,是确保农业全面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农村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江苏省苏南太湖地区,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乡办村办企业,拿出每年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冲减农民的公共事业负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直接补贴给务农成员,依据是:一、乡办村办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乡全村农民所有,其利润分配需要反映全乡全村农民的利益。二、从地区性合作经济成员的总体利益出发,要求保证他们自己对农产品的基本需要和完成对国家所承担的义务。为此,则需要给予低收入的务农成员以各种形式的经济补偿。至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以工补农已经超出了企业目标的范围,则是属于行政干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 现阶段“以工补农”主要是在分配领域中进行的,即乡村工业利润中的补农资金,大部分用于提高务农人员的收入、集体生活福利和建立公共设施,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资金所占比例较小。江苏省1978——1983年六年合计乡村企业利润用于补农的资金为54.23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即购置农业机械和从事农田基本建设的分别占6.7%和11.5%。1983年全省补农资金为80716万元,其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只占17.32%。用于务农人员分配,集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必须坚持非营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家眼里的教育产业化——我们国家一些热心民办教育的人,为了鼓励民办教育,想在法律上搞出一个既享受非营利机构待遇,又可以为投资者取得回报的怪物来。这种措施不仅不会鼓励真正的教育投资,而且会带来许多消极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