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证券市场上重组之风盛行.似乎只要进行了重组,上市公司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资产重组真的是一剂"起死回生"的良药吗?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进行资产重组是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产合理再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生产经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或者使某些暂时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摆脱困境(一般而言,这类公司有发展后劲),并能重新崛起.然而,现在大部分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并不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对于其重组动机,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
沈冰 《商业研究》2006,(2):102-105
上市公司重组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历来是各国证券市场的热点。我国证券市场虽然才经历十多年的历史,但上市公司的重组却层出不穷,方兴未艾。近年来,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重庆,上市公司的重组也频频发生,并对重庆资本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重组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3.
10月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种种迹象表明,上市公司基于国有股转让的重组正掀起证券市场新一轮重组热潮。从近期披露的情况来看,已有洞庭水殖、胜利股份、佛塑股份3家公司出现管理层收购现象,那么这种模式在中国是否对路?它究竟让谁受益是值得探索的。本刊专访了曾经为四通、好孩子等企业做过MBO的国内股份制专家刘纪鹏教授,他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10月8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种种迹象表明,上市公司基于国有股转让的重组正掀起证券市场新一轮重组热潮。从近期披露的情况来看,已有洞庭水殖、胜利股份、佛塑股份3家公司出现管理层收购现象,那么这种模式在中国是否对路?它究竟让谁受益是值得探索的。本刊专访了曾经为四通、好孩子等企业做过MBO的国内股份制专家刘纪鹏教授,他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万敏 《商业时代》2007,(21):68-69,42
上市公司重组的目的是提升公司价值,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上市公司重组价值评估是通过对重组公司价值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从而估算出公司重组价值。本文在总结我国上市公司重组形式的基础上,就各种形式下公司重组价值评估方法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要是问你这些骗局中哪种最可怕,最暴力,最可耻,最害人,最有诱惑力?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传销或中奖骗局。但是,我想说的是:当今中国,各形各色的连锁加盟骗局最可怕!因为它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合法!  相似文献   

7.
鲁方  付白云 《现代商业》2013,(27):164-165
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案例和机会日益增多,海内外资金纷纷看好中国并购市场。本文通过分析2012年深圳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重大并购重组情况,对未来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吾维 《浙商》2005,(3):62-65
浙江民营企业的“造系”运动肇始于2001年,以万向系为代表的浙江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板块成为股市上市、重组领域的一支新军。然而随着民营企业上市门槛的降低,连续3年多的低迷股市使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大大下降,民营企业借壳上市、买下上市公司重组的行为越来越少。在这样的低迷行情中,却有一位独特的浙商——新湖系的老板——黄伟,逆势而动,频频在资本市场出手,买下3家上市公司,这是借资本手笔夯实产业还是另有其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一、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分类 证监会在2009年编制并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报告>,报告认为并购和重组的监管相对独立,但是实际操作中密不可分,并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为以下12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施正荣被驱逐之后,那些寄生的供应商何去何从?即使破产重组是唯一出路,地方政府和债权银行也将面临无休止的重组之痛。今年50岁的施正荣,在知天命的年纪尝到了从巅峰掉进谷底的滋味。3月4日,施正荣被尚德电力的董事会赶下董事长之位。7个月前,尚德旗下的环球太阳能基金(GSF)的反担保骗局被曝光,"迫于董事会的压力",施正荣让出CEO一职。令施正荣颜面扫地的,还有尚德董事会目前正在调查与之相关的关联交易及利益输送。  相似文献   

11.
视点     
神话终归是神话,骗局注定是骗局。吴英的财富神话一方面暴露出非法集资的本色,另一方面又再次说明,中国民间游资和民间借贷的土壤十分肥沃。你可以说吴英和她的本色集团设置的就是一个老套的骗局,手段也和其他非法集资者如出一辙,很容易识破,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卷入其中?  相似文献   

12.
并购重组有助于上市公司在短期内提高业绩、充实经营项目,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商誉减值问题会提高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据此,本文立足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通过介绍商誉本质,分析商誉减值危害,主要探究了商誉减值问题,并提出了避免商誉减值问题的对策,希望对于保护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3.
资产重组主要分为横向重组、纵向重组以及混合重组三种类型,在上市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壮大公司发展规模,加快资源的整合,企业会在一定时期进行资产重组。当然,具体的重组方式要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来选择。进行资产重组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大限度提升上市公司盈利为目的,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截至2014年9月底,2014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到1万亿元,已超过2013年全年交易金额;A股已经有1545家上市公司发生了3200起并购案,并购数量创历史新高。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潮势头不减,不仅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国内券商也纷纷将并购重组业务列为公司重要业务。  相似文献   

15.
《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特别是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对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2007年上市公司执行债务重组准则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在上市公司全面、有效地实施该准则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6年、2007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来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利用2006年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及其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的确利用债务重组进行了盈余管理,但根本原因并不是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而是避免亏损和退市,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因此,本文认为要想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该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李香云 《商》2014,(30):177-177
现在社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上市公司数目的增加,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强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一直以来都是市场的热点问题,是实现我国产业中快速调整组织结构,实现产业组织优化,完善资源配置,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市场中的投资者不成熟,相关制度和政策并不完善,市场尚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通过对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评价,能够为我国并购重组活动提供指导,提高并购重组绩效。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阐述:首先,阐述上市公司研究的目的及方法;其次,阐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并购动因的缺陷;第三,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建立;然后,分析分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因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数据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增强上市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本文主要论述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成效,以及提出的相关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并购方视角的议价理论和被并购方视角的隐性获利理论,本文以我国2008~2018年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的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项为样本,研究了产业政策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溢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为并购重组事项支付了更低的并购溢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属于民营企业、所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时,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上市公司为并购重组事项所支付的并购溢价水平也更低;另外,并购重组实现后,受产业政策支持的民企上市公司展现出了更高的股票回报率,隐性获利由此得以真正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收益。本文旨在通过对2007年部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债务重组收益分析,探讨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