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北杨树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然而,由于杨树资源发展迅速、分布日趋集中,导致了苏北杨树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苏北杨树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宿迁杨树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透析苏北地区产业联动的现状,总结得出了苏北地区现有的产业联动模式,并深入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苏北地区特色产业集群的企业联动行为,同时进一步提出了苏北地区产业联动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倩 《商业时代》2013,(1):135-137
近年来,随着江苏北部地区(又称"苏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区域内消费品市场运行日益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从总体上看,苏北消费品市场和苏南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从市域角度出发,以江苏徐州市为例,通过对该地区2011年消费品市场数据的分析研究,揭示出苏北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加工贸易整体规模较大,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苏南、苏北地区在加工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两地区区位优势、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水平、利用外资质量等条件不同。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加工贸易协调发展;加快苏南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壮大苏北地区加工贸易规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苏北产业转移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经济的崛起主要依靠对外开放,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短期内扩大经济规模,加速工业化进程.苏北产业转移发展至今,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其作用广度和深度都将对新时期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最关键的问题是苏北承接的转移产业如何能够获得不竭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前人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涉足甚少,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本文运用图表法分析苏北转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表明,苏北转移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合力,也有着多条路径.为此,本文从软硬环境营造路径、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升级路径、转移产业集群路径和转移产业本身的成长壮大路径四个方面勾勒出苏北转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立体路径图.  相似文献   

6.
蒋昭乙 《江苏商论》2011,(1):145-146
高铁的建设将引领苏北旅游业发生质的变化:旅游交通快速便捷、旅游客源市场广阔以及区域旅游核心地位增强.本文基于高铁带来的旅游市场变化,分析苏北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苏北地区的旅游产业联动、旅游区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战略、旅游产品创新和精品化、旅游营销强化以及旅游人才建设几大战略,推进苏北旅游业迎接高铁时代.  相似文献   

7.
赵峰  姜德波 《财贸经济》2011,(4):125-129
苏北地区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并没有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属于合意性趋同的范畴。从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商来看,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可能有正效应。对于苏北地区下一步的产业发展,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大力发展行业关联度大、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行业;加快行业配套,延伸行业链,形成行业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产业转移和承接的速度,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市场化整合,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产业转移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入手,分析了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发展苏北地区经济,既要靠外力拉动,更要靠内生增长机制。苏北地区作为农业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把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目前,苏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在企业规模、产品结构、发展能力、营销能力、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为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文章提出,苏北地区应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副产品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多渠道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0.
培育江苏杨树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加猛  张智光 《商业研究》2007,(10):117-119
杨树在淮北的成功引种和大面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江苏木材加工产业的兴起和繁荣。江苏杨树产业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过程中要了解影响江苏杨树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因素,并通过价值链延伸战略、价值链拓展战略、差异化经营战略和品牌战略的结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苏北地区和临沂同处淮海经济圈,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文章通过对苏北地区实现跨越赶超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立足临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借助后发优势、明确定位规划、加大政策扶持、提升美誉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苏苏北地区工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占江苏近一半的苏北地区,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只占20.73%,且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慢于苏南和苏中。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苏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外资引进效应未能实现、人才吸引机制不够完善、地区文化缺乏创业精神和商业意识内涵等。苏北地区必须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发挥文化经济功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大力吸引外资、扶持重点产业,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苏北地区经济和人民福利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苏北4市(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下辖的30多个乡镇和村庄的100多家商店(包括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情况的市场调查,评价苏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调查食品总的不合格率为8.96%,苏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总体较好,但部分食品种类存在一定的安全质量问题,应加大对这些食品的安全监管力度,规范进货渠道,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苏北等欠发达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作为苏北地区的徐州在能源供应、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基本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部省份的激烈竞争。本文通过分析徐州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对于政府积极发挥支持引导作用,更加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旅游养老产业是多个产业交叉融合的新兴服务产业。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首先从旅游养老产业的市场特征、影响效应、经营业态三个方面对国外旅游养老产业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其次,从旅游养老产业的市场特征、经营业态、发展模式以及地区旅游养老产业发展实践等四个方面对国内旅游养老产业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最后,对国内外研究的主要贡献和不足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然而,现有高新区的布局和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问题,高企、研发机构、人才、专利等创新要素主要往经济发达地区园区集聚。本文通过对江苏高新区建设的基础和现状分析,以江苏省相对欠发达的苏北地区为研究对象,以集聚资源创新发展高新区为出发点,结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时期苏北地区布局建设高新区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促进江苏苏北地区高新区建设的新思路和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9,(12)
苏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着整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如何利用协同创新高效整合资源,使苏北五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达成全面深度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分析了苏北五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协同创新存在的困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政策导向、信息沟通、金融支持、人才培育引进以及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济赛 《商》2014,(30):229-229
基于江苏省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业转移过程不断加快,苏北地区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者,如何应对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实现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之处。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苏北地区具有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给出了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苏苏北地区小微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通过采访、座谈、问卷等多种方式对淮安市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苏北地区小微企业存在的市场环境不好、成本高、融资困难、税负较重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知青文化旅游是文化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知青文化旅游已成为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吸引了大批外来旅游者。目前,苏北地区知青文化旅游存在着投资主体单一、无合理规划、缺乏可持续性和创新精神、营销手段落后、产品无特色等问题。苏北地区应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联动效应,有效开发苏北地区知青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保证苏北地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