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增加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是十分必要的.经计量城市短期和中期人口容量,增加城市人口是可行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在短期内要受住房条件的制约,在中期受城市供水能力的影响,在长期上受可利用水资源量的制约.部分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容量大于现实人口数,因此鼓励其增加人口乃是目前合理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部崛起急需龙头缺乏超大城市,使中部经济发展缺乏龙头带动。我们知道,中部是中国城市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大城市发育速度却相对落后。1980年全国有18座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其中有5个分布在中部占27.80%;28座50-100万人口城市,其中13座分布在中  相似文献   

3.
李想 《现代商业》2012,(22):93-9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很大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具有速度快、规模大、地区差异显著、政府主导等特点。从我国城市人口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仍占主导,但西部地区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近年来有所上升。我国的城市化具有滞后于工业化、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偏低以及城市化不完全等问题。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城市化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人口将继续向大城市聚集,同时,城市群会有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子商务》2006,(9):24-27
明年,全球67亿人口中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人类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成城市动物。每天,全世界有大约18万人离开农村迁往城市。据联合国计算,伦敦人口从100万增加至800万,用了130年的时间,泰国的曼谷以及孟加拉国的达卡分别用了45年和37年,而韩国的首尔仅用了25年。在亚洲,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就有20多个。  相似文献   

5.
秦蒙  刘修岩  仝怡婷 《财贸经济》2016,(11):146-160
近年来,“雾霾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怀疑城市空间结构会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利用PM2.5地表浓度数据、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以及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城市的蔓延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城市蔓延和城市规模对地级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会提高当地PM2.5浓度,人口规模的提高也会有类似的效应,而且,城市蔓延与雾霾浓度的同方向关联会因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小城市的空间蔓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工业城市经常有更高的雾霾浓度.本文结论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在城市内部空间规划方面,应该控制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的无序蔓延,坚持紧凑式空间结构;在城市体系优化方面,应稳步发展中小城市,并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卡里诺模型和1990-2001年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分析全国222个城市的城市聚集经济以及城市规模效率,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化经济程度差异.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城市规模效率不一样,尤其是传统工业大城市的城市化经济并不明显,而新兴工业城市的城市化经济较明显.本文还发现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并不明显,而大中小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明显.并且,东部地区小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中部地区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西部地区特大城市的城市规模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自然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大城市扩大人口规模非常必要,但多数城市人口规模一直变化不大。通过对相关变量做因子分析、向量自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次要因素和长短期因素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并运用相关理论做出解释,据此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自然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大城市扩大人口规模非常必要,但多数城市人口规模一直变化不大.通过对相关变量做因子分析、向量自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影响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次要因素和长短期因素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并运用相关理论做出解释,据此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地理环境先天短板等因素制约,使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无法如期有效推进。通过阐释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基于平凉市崆峒区这一欠发达地区典型中小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并针对现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推进此类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需要发展大城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迄今为止是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填的发展。改革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了,但上述基本方针并未改变。中国的大城市真的太多了吗?中国有12亿人口,城市人口只占30%。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只有34座,拥有7300万非农业人口,仅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近年来北京市人口郊区化的动态变化过程。北京市人口郊区化发展迅速,近郊区已经基本实现城市化,并和中心城区一起组成了新的核心区域,人口正不断向这个新的核心区域聚集。目前北京市城市化的进程正处在新一轮的集聚阶段,新的核心区域人口越来越密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在长期内,整个区域内人口分布将向均衡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针对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上海市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梅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2):69-73,37
上海市的人口老龄化领先于全国。在分析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目前及未来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在迎接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在上海市选择若干郊区、县,适当建造一些大型老年社区,从而将市中心的部分老年人吸引到郊区养老,以促进整个上海市社会经济各方面更快、更好地发展。分析了建议措施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以及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未来50年人口变动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北京市 2 0 0 8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 0 2 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 0 5 0年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大都市的“新三步走”战略 ,采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 ,利用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以 2 0 0 0年为预测基年 ,分 2 0 0 1— 2 0 0 8年、2 0 0 9— 2 0 2 0年和2 0 2 1— 2 0 5 0年三个阶段 ,设计低、中、高三个方案 ,对未来 5 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 ,进而针对首都人口老化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外部需求冲击视角,探讨城市经济韧性对缓解外部冲击的作用及外部需求冲击下城市经济韧性与城市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外部需求冲击导致小城市出口金额和出口产品种类下降幅度最大,中等城市次之,大城市最小,并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出口目的地显著下降,对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外部需求冲击对任何规模城市出口额影响均显著为负,但对中部城市的影响最大,东部城市次之,西部城市最小,并使东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出口产品种类和出口目的地显著减少,而对西部城市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城市经济韧性可有效缓解外部冲击给城市出口贸易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为数量问题是 2 0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关键 ,其标志是决定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生育率和死亡率都在 2 0世纪经历了以人口转变为重要概括的历史性转折。虽然人口数量问题并没有随人口转变的完成退出历史舞台 ,但其地位已发生改变。在 2 1世纪结构问题将成为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 ,并且分别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以及人口性别结构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少子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概述21世纪上半叶上海市户籍少子老龄化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建议探讨充分发挥少子老龄化的正面效应,尽可能把负面效应转化为正面效应的政策措施;采取既有利于更多吸纳年轻人才,又不使未来老龄化水平过高的替代性人口流迁战略;制定既不使未来中国总人口过多,又有利干减缓老龄问题的现行生育政策调整方案;寻求既不会加重失业问题,又有利于减缓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推迟职工退休年龄的最佳时机;切实推进以“终身保健”为基础、大病保障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主,按适度比例加快养老设施发展的生活照料体系。  相似文献   

18.
界定了两种"人口魔鬼"的概念,并简单回顾了人类与"人口魔鬼"斗争的历程.在今后几十年或者稍长的时间里,世界人口总数不会无限增殖下去,人类有望战胜"过剩人口魔鬼".但在达到人口顶峰后,由于人口持续缩减,人类的未来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人口信息管理微观模式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近年来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市政府及人口管理相关部门在人口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实践探索。通过对上海市目前人口信息管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阐明在上海构建新型人口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构建资源共享的人口信息管理模式作一些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