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地农民利益损失的原因及保障措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催生出的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关注他们并解决他们失地后所面临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失地农民利益长期受损的危害,进而探讨了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土地征用中,技术或非技术因素的存在形成了土地产权公共域Ⅰ和公共域Ⅱ,失地农民缺乏维权的行为能力而导致其无法获取公共域中的产权,从而形成产权公共域Ⅲ。要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就必须重构农地产权制度、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综述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伟  黄善明 《生产力研究》2007,(2):29-31,34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与保障问题的研究包括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主要考察现行征地制度下失地农民权益受损情况及成因,规范研究重在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进行制度设计和创新。笔者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民失地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失地农民有多种安置方式,最近几年社保安置在辐射全国.这种安置方式和单一的货币安置相比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背后也隐藏着对失地农民利益的损害.只有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根源,才能有效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5,(11)
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是关系到失地农民最切身利益的现实性问题。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出现了经济补偿不合理、农民就业增收困难、生活缺乏保障等问题,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文章结合龙岩中心城市实际,分析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探寻法律保障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与保障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地农民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现代农业经济理论认为,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1987~2001年,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6万亩,70%以上为征地,意味着至少有3400万农民因征地而失去或减少了土地。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从2000年到2030年的30年间,我国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失地或部分失地的农民将超过7800万。从现有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看,他们是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那么,如何保证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权益不受损失,如何解决农民在土地征用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就成为影响农村繁荣稳定、城市化顺利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征收的速度和规模也不断增长。但由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收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致使失地农民遭受经济权益的损害、政治权益的剥夺和社会权益的缺失。文章认为,必须加快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完善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制,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酿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劳动权益屡遭侵害,土地权益难以实现,生存权益得不到尊重。文章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遭受严重侵害的现象、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失地农民权益、实现社会公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征地政策视角下,失地农民是征地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维护.本文从利益分析、委托代理分析、博弈分析三个角度,对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侵害原因进行现实分析."还原"和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是征地政策改革的核心立足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楚雄市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从安置方式、保障措施和失地影响方面介绍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现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楚雄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征地政策视角下,失地农民是征地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维护。本文从利益分析、委托代理分析、博弈分析三个角度,对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侵害原因进行现实分析。“还原”和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是征地政策改革的核心立足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失去生活保障。从目前情况看,失地农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补偿形式单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就业无门,生活水平下降。而这些问题形成的核心原因是我们的征地制度还存在缺陷,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经济;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伟 《生产力研究》2008,(11):26-29
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革农地征用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强征地工作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与培训,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各地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流转,成为非农用地;大量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由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设置虚化、征地目标泛化;征地补偿不合理、征地程序不民主和缺乏司法救济权等法律内在的缺陷,致使失地的农民不仅享受不到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反而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劳保无份"的"三无"游民,其结果必然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从法治角度保护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是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张平 《经济论坛》2008,(3):131-133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东部,辖塘沽区、大港区、汉沽区三个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一部分,面积227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72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211平方公里,未利用地(滩涂、盐碱地、荒地)33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必要性1.农民对于祖祖辈辈从事耕耘的土地建立了难以离舍的感情,土地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对现阶段的中国农民有重要的保障功能。要让农民完全放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起码要保证农民得到的经济补偿不低于耕种土地的收益,这里的收益不仅要包括土地自身的产业,还应包括土地为农民提供的养老、失业保障的利益。这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利在经济上的实现方式,也是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底线。2.为了顾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为国家优先选择工业化战略,农民曾承担了很大的发展成本。计划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征地补偿制度中存在若干问题,造成失地农民所获补偿不足,经济利益流失严重。指出征地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推进使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急剧上升。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征地范围不明确、征地权行使和征地补偿不规范及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因此,必须通过完善立法,防止征地权的滥用;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经济权益是失地农民权益的核心,是其他权益的基础和前提.对R安置区的调查显示,当前失地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缺失,主要表现为征地程序不规范、补偿标准偏低、分配方式混乱、安置办法欠妥、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等,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地征收补偿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因此,完善这三项制度是保障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有效保障是首要任务。文章从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状况入手,分析政策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是造成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因素。在坚持和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农民权益市民化,重塑政府职能,制约政府权力,实现农民权益在理论与现实中的统一。切实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低保、养老、就业制度,完善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完善法律制度为农民权益实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