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货币政策体系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货币政策的传导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保费收入、股本融资以及银行信贷规模等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检验了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重要影响。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发现保费收入、股本融资等区域金融结构间的变量差异在统一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着非对称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效应。改善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提高货币政策传达的效率,需要政府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完善区域间巨大的金融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来自信用观点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货币政策的"信用观点"为理论前提,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直接融资还不发达、东、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体系特征还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通过各地区的银行体系进行传导时,将通过影响各地区银行系统提供信贷的能力而影响各地区私人部门的信用可得性,从而导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最终表现为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为此中央银行必须实施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SVAR模型的货币政策冲击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逐渐扩大,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研究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定量分析了1994~2007年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区域产出和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不同区域存在不同效应,表现为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反应程度和时滞上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系统阐述西方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在我国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等三个区域共计13个省份不具有有效传导机制,利率政策的区域传导效应时滞为一年。本文认为,区域贸易和资金流动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效应,区域金融资源外流和金融结构失衡相互影响,是造成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建立综合政策调控机制和区域货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地区货币政策传导、资源配置效率、金融稳定发展,而且决定着该地区对经济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文章具体阐述了金融生态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分析了目前区域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区域金融生态的各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金融体系是连接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桥梁,金融脱媒的出现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在系统分析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后,本文指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脱媒程度的加深,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利率渠道开始发挥作用,资产负债表渠道得到拓展,而银行信贷渠道的作用则有所下降。利率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效应的提升部分抵消了金融脱媒过程中银行信贷渠道效应弱化给货币政策传导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央行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定量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我国各经济区域产出和物价影响的动态过程。研究结论表明,长期内我国货币政策对各地区的人均产出影响趋同,而对各地区的物价水平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短期内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响应程度和时滞上都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探索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选取反映经济发展水平最具代表性的GDP和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信息变量之一的信贷规模,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相关回归模型,分区域对经济发展促进信贷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金融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会导致区域金融发展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分析,又可以分为货币政策传导主体的区域差异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区域差异,并且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主体的区域差异作用于不同的传导渠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傅先义  张辉  陈安平  郭德焐 《经济师》2013,(12):193-195
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影响,得出了理论上是有效互动,但现实存在时滞与阻碍的结论。文章指出:构筑区域性货币政策操作平台、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市场、重视民间金融发展、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是扩大利率市场化对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影响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传导地区差异:实证检验及政策含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玄  王剑 《财经研究》2006,32(5):70-79
文章根据1997年1月至2004年8月的样本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问题作实证研究,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冲击响应函数的计量分析手段,分别对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估计和比较。结论表明,东部地区在货币政策传导速度和深度上都大大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省市对货币政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市的反应则相对迟钝,金融发展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开放程度的地区差异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央行货币政策是通过一个复杂的金融系统来进行传导,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各个层次的金融市场、多样化的金融工具等.倘若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存在差异化的金融结构体系里运行,必然导致货币政策产生区域差异化的结果.就各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一个国家的内部经济不可能完全同质.该国若实行单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效果就容易产生差异,甚至会对部分地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损害整体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我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各区域金融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FDI对中国金融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存在区域差异效应。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明显梯度差异的特性,提出了FDI对区域金融增长的倒“U”型假说。建议各地区根据本地区金融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不同水平和性质的金融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大多数集中在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尚未具体到区域经济层面.在地域分布上,中国跨度很大,各地区之问又不具有匀质性,因此,不同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态势差异很大.本文选择了区域性作为解读金融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和阐述我国目前金融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主要从影响金融市场区域性发展的因素展开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最新前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属于货币经济学范畴、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金融变量对实际经济产生作用的问题。在实践中,由于受各国经济环境、金融运行主体和客体,金融结构和制度安排以及宏观预期、金融服务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和动态性,从而决定其在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和研究中始终是一个常研常新的领域。本文力求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发展及前沿热点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工具对福建实体经济的影响。文章认为,存款准备金率对福建经济影响较利率快,但作用的效果比利率弱,利率对福建经济发生作用的速度慢,但效果较强;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全国宏观经济影响时滞与福建基本相当,但冲击效果强于福建;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广东冲击最大,浙江次之,全国较小,福建最小,对广东影响最快,浙江次之,全国与福建相对慢一些。区域经济金融总量,区域经济金融结构、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自身惯性效应有所不同是形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应根据货币政策在福建实施的区域性特点,有针对性制定和完善地方货币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加速发展,给当代经济带来强大动力,同时从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三个层面影响国家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降低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消弱了信贷传导机制的效率.本文从优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融脱媒现象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界定并度量了金融脱媒指标,采用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STVAR)模型分析金融脱媒对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果的非对称性影响,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对我国金融脱媒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得出结论:金融脱媒的出现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却强化了利率传导渠道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作用,这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变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金融变量对实际经济产生作用的问题,它既属于货币经济学的范畴,也是金融学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由于受各国具体经济环境、金融运行主体和客体、金融结构和制度安排以及宏观预期、金融服务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和动态性,从而决定其在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和研究中始终是一个常研常新的领域。本文力求在梳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货币传导一般理论及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节各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进而控制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及信用总量,使企业和居民根据变化了的经济变量不断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达到国民经济新的均衡,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途径和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上涉及两个不同的领域,即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改变金融领域的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金融市场的放款和融资条件,然后影响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结构调整,从而改变社会的产出和价格。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