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审计沟通的主要类型包括人员沟通和组织沟通,常见的方式有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由于工作需要揭露错误和不足,内审人员与审计对象之间会存在着潜在的冲突。所以,  相似文献   

2.
融洽的沟通和顺畅的交流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并且非常重要的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社会化合作至关重要.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已明确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沟通是企业内部审计改善组织治理、协调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建立融洽的工作环境、同被审计单位达成和谐交流平台的基础,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完成审计目标的前提,沟通对于内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形势下基层行内部审计沟通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切实保障内部审计充分发挥服务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的作用,实现其价值增值。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评价、监督、服务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也是审计的立身之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是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状况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内部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相对落后,审计方法不够先进,基本还停留在以账项为基础的审计管理模式上。行政事业单位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新理念,采用风险导向审计的新技术和方法,可以改变单位组织内部审计现状,节约单位的审计成本,整合单位内部的审计资源,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又是一种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理所当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强内部审计是企业自主性增强的要求,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人们常说:审计难,处理更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审计工作缺乏认识,认为审计就是查查账,根本没有把审计与高层监督联系起来。内部审计贴近管理,熟悉情况,便于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内审人员对本企业发展目标、各部门职责分工、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生产经营情况等较为熟悉。而审计对象的相对固定…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法》强化了监督力度,使审计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自我约束的一个监督部门,则应率先加强工作力度,为本单位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但场圃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着很多问题: 1场圃没有内部审计机构,场圃的直接主管局也没有内部审计机构,遇有重大的审计任务时,都是临时抽调会计人员去应付,时常出现领导调离、承包期满、企业长期亏损无人审计的现象。 2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低,责任心不强,“走马观花”式的审计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经常是内部审计刚审完,社会审计又查出了一大堆问题。 3审计力度不够,审计中…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林业内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财政、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总体上看,审计工作发展不平衡,使得内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建制进程中内部审计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因此,内部审计地位应进一步提高,只能加强、改进和逐步完善,决不能削弱。 一、加强领导,提高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既具有熟悉本单位情况的优势,又能够就地及时地进行普遍审计,并有条件促进审计结论和决定的落实。因此,企业领导者对内部审计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新确立内部审…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审计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导致其职能难以发挥.本文简单阐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期望能够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琳 《绿色财会》2023,(6):37-39+56
随着审计全覆盖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着内部审计外包制度不健全、外包审计的环节复杂且审计工作量大、内部组织和外包机构沟通不足以及企业与中介权责划分法律依据不够等问题。因而国有企业需要采取健全审计外包管理制度、强化企业与外包审计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大数据审计思维及工作模式、健全审计外包质量监督考核机制和审计机关加强权责监督等措施,从制度上、组织上及人员上保障审计外包质量,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1.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完善企业合规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内部审计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它直接制约了其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发挥,简单归结起来,突出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思想观念的僵化──重监督、轻服务。长久以来,内部审计基本上都处于重监督、轻服务的状态,在审计监督中不遗余力,但在提建议、措施过程中显得谋略不多,在审计报告中虽也揭露一些问题,但解决办法少,失去了审计监督的实际意义。 2.审计方法及手段的落后──重账目、轻访谈。目前,内部审计工作大…  相似文献   

12.
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搞好国有企业改 革,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内部审计工作重点的转变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以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随着“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的精神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贯彻,国有企业中会加入各种经济成分,部分国有独资公司也将进行改革。这样,从维护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出发,审计的范围扩大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综合审计发展。不仅要对财务收支的合…  相似文献   

13.
<正>一、内部审计外包的涵义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专业机构和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的外部化表现为:内部审计业务由企业外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者为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益性以及各项法律和规范的实施,而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和制约所形成的内部管理机制,是企业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形成的自律系统。企业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专设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本单位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它既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对内部控制实行再监督,促使企…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浦东新区内部审计工作在市、区审计机关领导的监督指导下,通过各单位领导支持和全体内部审计人员的努力,2006年共完成审计项目951个,其中财务收支审计181个、经济效益审计13个、经济责任审计108个、基本建设审计441个、专项资金审计10个、净资产审计2个、其他审计196个。查出损失浪费6280.7万元,促进增收节支7876.95万元,提出建议意见被采纳477条,已纠正违规行为金额186.5万元。  相似文献   

16.
小议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0世纪 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有人称之为注册会计师的诉讼爆炸时代。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而倒闭或陷入困境,因此,对审计风险的研究也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审计风险主要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产生有内外两个原因,内在原因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而外在原因取决于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相应地,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也涉及到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控制。但在实施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来…  相似文献   

17.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本文从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分析了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并对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外结合 内部审计应从单纯依靠内部审计人员力量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二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审核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组织体系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内部审计在公司提供的主要防护性服务,还没完全达到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公司内部的要求.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转换角度、改变思维,将传统的内部审计目标转到为企业提供建设性服务上来.  相似文献   

20.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规避风险以求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分析企业风险管理入手,列举企业风险的主要类型,对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阐述,明确提出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