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飏 《商》2014,(8):147-148
突发事件的频繁爆发使得当前微博舆情危机呈多发趋势。在突发事件发生背景下,一旦微博舆情遭遇宣泄不畅,引导不力,便会对政府的公共形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微博舆情的定义和要素的进行分析,探讨其演变过程,并结合政务微博的特点与微博舆情要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政务微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兴起,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成为舆情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同时微博的发展亦是一把双刃剑,深入分析微博舆情生成和演变的规律,着重提出微博舆情引导策略,对于积极发挥微博的力量,有效引导微博舆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2015,(37):218-219
社交网站、微博、在线社区的社会网络的快熟发展,一个新媒体的大数据时代在诞生,每个网民都能创造自己的内容,大量网络数据的产生,给网络舆情监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根据云计算中的Hadoop大数据处理模式研究出能够大规模采集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模式,实现对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社会网络分析,并且将分析结果可视化,为执政党发现敏感话题,掌握网络舆情热点,把握舆情趋势提供科学化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微博等新型媒体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舆论场。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平台,越来越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微博的主力军,在这新兴媒体的使用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高校利用官方微博来控制和管理网络舆情已非常有必要。本研究通过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探讨高校官方微博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高校官方微博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为高校建设与管理微博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微博网络舆情分析的研究中没有从全局层面考虑舆情文本特征的情况,结合微博网络舆情的主题及趋向性分析,提出了基于主题发现的微博网络舆情分析模型,从文本预处理、微博文本特征提取、微博舆情的主题发现及趋向性分析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实现的微博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在微博网络舆情的分析处理中检测效果良好,说明该模型有效。相关内容可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虞巧慧 《商》2014,(8):136-137
据最新的研究显示,到2012年底,微博已经成为民众获得信息的第一渠道,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阵地。“微博打拐”“周一见”“郭美美事件”等都一度引起了网民的讨论热潮,微博在玉树、雅安地震、马航飞机失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言而喻。技术日趋发达,新媒体世界的春天已经到来。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了群体性事件滋生的温床,进而引发了“微博舆情”这一新兴概念。近年来,学者对微博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是,学者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新闻传播学、社会管理学的层面上,鲜有作者从法律规制层面对微博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由微博舆情速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并提供法律上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突发事件中微博对政府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开设政务微博、培养意见领袖、调查微博舆情、推动媒介融合”的反应联动机制构想。  相似文献   

8.
戴俊才 《商》2014,(34):202-202
本文根据事件的传播过程,探索微博舆情传播与监督的一般方式,梳理微博舆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传播特点,建立起微博舆情的传播模型。希望通过这个模型达到让信息传播更快、效率更高的效果,使得危机事件能够更好更快的传播出去,让相关政府部门和相关事件群体对于舆情的应对和管理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互联网迅猛发展,日益成为公共信息集散地。从早期的网络论坛、即时传讯、电子邮件到新时期的播客、播客、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上衍生的各种新媒体,为公众传播信息发表言论提供了更为多样的媒介渠道,同时也造成了网络舆情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对高校应急管理产生了影响。网络新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可能引发高校群体事件,危及校园安全,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重视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是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帮助大学生理性选择个人言论和行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京东六六事件和海底捞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微博数据的抓取分析,尤其是微博文本的情感分析,揭示了网民情绪的演变路径。通过比较两个网络事件在应对过程中的得失,总结出企业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进而有助于企业做好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首先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其次以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微博"为例通过定性的方式对比分析不同时段大学生群体的反应以及相同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反应;最后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反应行为提出两点应对网络舆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丁利 《中国报业》2014,(16):21-22
目前,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微博平台,以应对网络舆论对政府话语权发起的挑战,政务微博已在发布政务信息、疏导网络舆情、塑造政府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政务微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意在探讨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绩效评估体系和建立相关制度来促进政务微博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司法领域,当前人民法院已充分意识到利用微博等网络媒体进行舆情引导和司法公开的重要意义,全国多地的司法系统也尝试利用微博这一技术平台来进行民意沟通。本文针对微博传播及其影响力展开研究,提出法院利用微博促进司法公开、民意沟通、舆情引导,提高司法的公信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赵敏敏 《中国市场》2013,(41):24-25,28
微博是一种新兴的社会化媒介,由于具有信息发布及时、以顾客为中心、互动性强等特性。在现代社会中,微博营销已成为企业有效的竞争手段。为了提高微博营销的实效性,企业需要在规避微博可能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微博营销团队;做好微博营销活动策划;利用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吸引大量粉丝作为受众基础;将微博打造成舆情监测平台和企业辟谣的阵地。  相似文献   

15.
6月28日,和讯财经中国会在北京举办”无所不能——微博营销的产业化和资本化”沙龙活动。中国微博传播营销的业界专家、网络精英、资深媒体人士、百万博主、微博草根达人等嘉宾共聚沙龙,一起探讨微博营销的模式及发展趋势。嘉宾具体围绕微博营销趋势、微博舆情热点、微博营销案例以及微博传播价值与信誉等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是公众网友通过互联网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的带有个人情绪的言论和观点的集合,其具体载体为各种网络应用形式,如论坛帖子及跟帖、新闻评论、微博等。网络一方面给了我们一条疏通网民心理情绪意见的通道,同时也存在容易被利用的风险,本文在分析了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卢伟峰 《中国报业》2014,(20):19-20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以电子布告栏系统、博客、微博、播客、手机群发、交流社区(SNS)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给网络舆情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它的即时性、速度性和广泛性,给网络舆情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媒体网络时代,大众开始对信息的传播活动具有主动性,大众的身份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在各种网络舆情中,公民直接通过网络来对当事方或当事人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媒体网络时代舆情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就如何应对从原则和具体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从微博诞生以来,媒体发展被带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微博以跨越式的发展速度,以新兴的媒介形态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微博这种新媒介的影响创造了新的营销方式,即微博营销模式。本文对微博营销理论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了基于影响力研究的微博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是以微博问政为动力,细致对外回应工作。工商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等突发性事件要时刻关注公众及网络舆情,及时妥当地予以回应。信息发布时要考虑全面,应急处理过程要慎重缜密,面对公众时不讲空套官话、不回避问题,主动公开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或公众需要知晓参与的政府信息,防止谣言和质疑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和发展速度正在快速增长,在这一基础上,网络舆情发生了新的变化,了解移动互联网舆情的新特征,对掌握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层次来看,移动互联网用户多数以年轻人为主,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参与度也在逐步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网络工具的使用,给网络舆情监控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只有对移动互联网舆情的新特征有足够的认识,并根据其具体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才能保证移动互联网舆情监控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