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外运营商4G套餐资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给三家运营商同时发放了TD-LTE的4G牌照,但当时只有中国移动可以提供手机4G服务.2014年6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了FDD混合组网试验的批准,开始大力推广手机4G套餐,三大运营商正式进入FDD与TDD并存的4G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媒体业务和数据通信需求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移动计算、移动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的需要,4G技术日渐完善成熟.其中,“长期演进技术”——LTE作为4G技术中的重要核心标准之一,已被广大国际主流设备商和运营商所重视.LTE TDD(时分双工)与LTE FDD(频分双工),是长期演进技术系统同时定义的两大技术标准,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双工方式上的不同.由于受到3G技术标准各支持阵营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无线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上更多运营商与设备商支持FDD标准,使得目前LTE FDD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暂时胜于LTE TDD.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发放了TD-LTE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2014年6月27日又发放了FDD试验网牌照,加快了国内4G商用进程。2014年4G用户发展速度超过3G用户,总数达9728.4万户,中国真正进入移动宽带时代,伴随而来的则是越来越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及用户流量需求的与日俱增。《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电信业务总量与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剪刀差由2012年的1.8个百分点持续拉大至12.5个百分点。运营商移动话音业务增长低迷,短信业务量收齐降,而移动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发放3张TD-LTE牌照,标志着中国信息通信业正式迈入了4G时代.今年6月27日,工信部又批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在16座城市开展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试验,进一步推动了4G在中国的发展.从发牌之日算起,4G商用在中国已经满一周年.一年来,4G商用的步伐和4G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快,与5年前正式商用的3G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也大大地超出了商用之初产业各方的预期.这得益于3G产业经过5年的艰辛探索打下的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市场认知基础,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产业各方的巨大投入,得益于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海量市场需求和全新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5.
从2009年1月7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3G牌照到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 4G牌照,其间间隔了近五年,但此后仅半年多时间,工信部又发放了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并批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在16个城市开展两种4G制式TD-LTE和LTE FDD混合组网试验,还表示条件成熟后将发放LTE FDD牌照。牌照发放历来被看作是通信行业的标志性事件,但如此密集地发放牌照前所未有。这至少表明了三点:一是表明集成电路、光电子、存储、显示、  相似文献   

6.
对于运营商来说,无论是开展LTEFDD和TD-LTE混合组网试验还是推进融合发展,将4G的利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用户和收入增长才是关键.技术再先进,网络再高速,如果没有用户来用,一切都是空谈.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激发用户使用4G的潜力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用户对4G最关心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廖宇  廖欣 《当代通信》2003,(19):37-40
近年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充斥着大量的褒贬不一的宣传.炒作和争论,尽管3G的进展没有预期的那样迅速,但最终还是开始在一些市场进行了商用化:早在一年半以前,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就开始为用户提供以高速数据和视频服务为主的、品牌为“FOMA”的3G业务;而同在亚洲地区的韩国,也已有两家移动通信公司——SKT和KTF推出了类似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信业》2012,(2):81-81
刚刚过去的2011年,通信产业从快速增长步入稳定增长。整个通信业仍在挖掘用户需求这条路上踯躅前行,也确实找到了最根本的法则。对用户的满足,其实不需要拘泥于技术,不需要拘泥于2G、3G还是4G。我们为用户提供的是通信还是IT,行业的演进到底是CTI还是ITC也不那么紧要。总之,技术只是手段。在这条路上,很多通信业厂商走在前面,对市场和用户的把握,也总是早于别人那么一点。东进便是其中一员。多年来,东进一直保持沉稳和低调,但对市场的深挖、对技术的专注、对用户的用心,已经持续了十多年。2011年,东进的明星产品系列——Keygoe终于完善,这相当于,在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企业宏愿方面,东进已无短板。  相似文献   

9.
三大运营商4G主要营销策略对比及优势、问题分析 产品营销策略产品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或欲望的任何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包括实物、服务、场所、思想、主意、策划等。4G产品是电信运营商4G网络、终端、套餐和服务的一体化。网络覆盖4G网络制式分为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种制式。  相似文献   

10.
4G时代如期而至。 对于4G,不管是运营者——电信运营商,还是消费者——电信用户,都充满了期待,但各自的诉求却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厂商     
爱立信与芬兰DNA签署4G/LTE合同芬兰移动运营商DNA正在扩展、升级其3G网络,并计划在一些主要城市提供4G移动宽带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高速的上传与下载服务,以增强用户的移动体验。  相似文献   

12.
无线通信业前两代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提高业务质量的需求,提高频谱利用率以及对更大容量的需求。FDD、FDMA用于第一代(1G)无线系统的技术,主要侧重于模拟蜂窝电话业务。FDD、TDMA和FDD、CDMA用于第二代(2G)无线  相似文献   

13.
当一切都是新的——4G跨越市场门槛的心力 4G,无论是对万千用户还是对江苏移动自身,都是新鲜事物,没人知道在江苏这块土地上它该如何生长. 市场规律并不接受“新的就一定是好的”.4G要迅速进入千家万户,就得让更多的人走近它、认识它、了解它,进而喜欢它. ——战鼓未擂,网络先行.早在2012年11月,当4G的发展路径尚不明晰时,江苏移动就在反复论证后启动了4G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对大量省内外规模实验网建设情况的深入研判,江苏移动人发现4G基站工程建设最大的难度在于高密度站距要求下的新站建设.  相似文献   

14.
"USIM卡和SIM卡有什么区别?""换卡后对我的套餐有什么影响?"在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移动)设立的校园营销摊位前,学生们密密匝匝地围拢着,关切地问询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丝丝寒意被学子们高涨的4G换卡热潮所淹没。为了进一步扩大移动4G用户阵营,提升高校市场4G用户渗透率,南京移动持续加大高校市场4G换卡力度,在全市80多所院校100多个校区全面深入开展4G换卡工作。为了更好地向学生用户展示USIM卡优点及移动4G网络的魅力,南京移动携最贴合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4G终端走进高校,开展现场服务营销活动。据统计,截至目前,移动4G宣传覆盖全市50余万高校学生及教职员工,高校市场移动4G USIM用户日均净增2100户,已完成35万余名学生用户换卡,换卡率超过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市场“三国演义”时代正式到来。如今三家运营商均铺天盖地开展了3G品牌爆炸式宣传.炒热了3G市场,而这仅仅是运营商3G营销的第一步.目的是率先在3G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起一种相濡以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LTE承载新希望 作为展示移动通信技术的最高舞台,今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吸引了中国移动的首次规模参展.中国移动是TD产业链的主导者,此次参展清晰地释放出TD-LTE的发展信号. 中国移动此次以"融合4G世界"为主题参加大会,重点展示了TDD/FDD融合发展成果、基于LTE的创新业务等.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发布了4款TD-LTE多模多频段智能手机和4款MiFi产品,除了HTC、LG、华为、中兴等厂商的终端外,还包括首次亮相的中国移动自有品牌MiFi.  相似文献   

17.
在4G与5G协同发展时期,运营商应该如何平衡4G与5G的发展?在5G全面加速发展时期,4G用户又该如何维系呢?4G与5G用户目前发展情况我国5G商用至今已满一年,根据工信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过1.5亿。  相似文献   

18.
4G相比3G具有明显的带宽优势,并且网络智能化程度更高。因此,以流量、速率为计费基础,以用户智能识别及业务策略控制为手段,以此提升无线宽带资源利用率及有效率,促进流量以及流量价值提升,将是4G定价的重要策略之一。4G网络对商业模式及定价的支撑能力1.用户识别,即按照用户属性、需求、时间、地点及接入网类型等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为用户提供QoS保障以及按需提供带宽、区域流量包、闲时流量包等。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3G用户累计达到4705.2万户。从目前来看,这一数字带给业界更多的还是无形的压力,因为与工信部提出的2011年3G用户达到1.5亿户的目标相比,尚存在1亿用户的缺口。步入2011年,中国3G该"跑步前进"了。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G正式在国内拉开大幕,几家运营商针对3G服务分别推出了全新品牌,G3、沃、天翼等纷纷亮相。纵观各大运营商近期对3G业务的宣传特点,我们发现除了更高的连接速度以外,互联网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实际上,对于广大用户而言,3G带来的更直接的体验将是功能强大的新一代终端及更为丰富的互联网内容。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电信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意味着更多的变革和机会,其中也寄托着全球通信业及早走出困境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