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国内外电信业的发展历程看。政府监管政策的调整始终对运营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期国家两个政策的出台将影响电信业未来的发展格局:一是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国内三大传统通信运营商发放4G牌照,国内三家运营商均获得“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09,(2):85-85
爱立信与TeliaSonera公司近日宣布签署一个LTE商用网络合同。4G移动宽带网络的推出意味着最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佳的互动性及质量。该网络将覆盖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这也是爱立信首个LTE商用网络合同。TehaSonera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瑞典移动服务主管ErikHallbe晒羡示:“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是世界上最高端的电信用户。有了4G技术,我们将为他们提供目前最好的移动宽带服务。  相似文献   

3.
《邮电企业管理》2010,(7):10-13
目前,中国的电信业发展已迈进全新的时代——全业务运营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与宽带充当了行业发展的主动力;3G技术发展并演进至LTE;三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电信业创新将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移动宽带飞速发展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  相似文献   

5.
“中国移动在巴塞罗那召开的移动世界大会表示,将携手英国沃达丰、美国Verizon Wireless加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的测试。中国移动明确支持LTE技术的测试,将大力推动LTE技术的发展。LTE也被通俗地称为3.9G,具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被视为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此前,英国沃达丰、日本NTT DoCoMo、美国AT&T和Verizon等世界最主要电信运营商已经决定采用LTE技术。”这是新浪网今年2月14日刊发的一则消息。它透露给业界一个信息——中国最大的电信公司已着手为4G打基础,作准备。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王旭东部长在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信息产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指出,“抓好开展4G标;住的预研工作,继续推进标准的国际化,积极稳妥地做好对产业和市场有重大影响的重要技术标准国际提案工作。”这充分说明,5G虽箭在弦上,但中国的决策者明白,4G将会是超越5G的一种更加便捷、移动性更强、速度更快的智能“新一代宽带移动智能网”技术,要想由通信大国走向通信强国,中国必一须在未来通信大发展中拥有话语权。因此,4G内容出现在王部长的报告中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 那么什么是4G?4G与3G的关系怎样?4G的运营模式如何?本期专题特别为读者组织了一组关于4G内容的稿件。但由于是预见之论,文中观点可能存在差异。我们也希望以此引起争鸣,为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共同推动中国通信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厂商     
爱立信与芬兰DNA签署4G/LTE合同芬兰移动运营商DNA正在扩展、升级其3G网络,并计划在一些主要城市提供4G移动宽带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高速的上传与下载服务,以增强用户的移动体验。  相似文献   

7.
同一技术制式,4G商用的新技术环境 工信部在2013年12月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三张TD—LTE的牌照,开启了中国4G商用的大幕。与2008年的3G牌照不同,这一次三大运营商所获得的是相同的网络技术制式的牌照,  相似文献   

8.
1.面向宽带的频率规划及管理思路2.LMDS、3.5GHz、5.8GHz无线接入业务的频率资源配置政策介绍3.如何充分利用3.5GHz、LMDS等已分配的频率资源4.宽带无线技术的量新动态及宽带无线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5.LMDS、3.5GHz、5.8GHz等无线接入技术的新发展6.2.5G、3G乃至3G后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7.802.11X相关标准及技术介绍8.3.5GHz及LMDS商用试验情况介绍9.无线局域网试验情况介绍10.宽带无线接入运营模式介绍  相似文献   

9.
第三代移动通信是业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目前,中国3G网络建设已全面启动,带动了国内通信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以LTE为主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代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如何从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等方面全面推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是摆在信息通信业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周玲 《邮电经济》2010,(1):38-40
4月15日,这一天在中国通信史上将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上海市政府,以及中国移动当天联合宣布上海世博园区的TD—LTE演示网络,也是在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基础上向4G发展的演进技术,TD—LTE同样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1.
《邮电企业管理》2008,(7):41-41
在世界通信大会“未来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与LTE”专场分论坛上,中国普天向业界透露了普天在LTE方面的规划和所取得的进展。2005年,普天开始进行LTE的研究,2007年通过了仿真验证,将在2008年年底推出LTE的测试样机。普天认为,业界应加快TDDLTE的研究,尤其是组网技术的研究,因为它是影响网络的重要因素。对于LTE的部署,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多媒体业务和数据通信需求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移动计算、移动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的需要,4G技术日渐完善成熟.其中,“长期演进技术”——LTE作为4G技术中的重要核心标准之一,已被广大国际主流设备商和运营商所重视.LTE TDD(时分双工)与LTE FDD(频分双工),是长期演进技术系统同时定义的两大技术标准,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双工方式上的不同.由于受到3G技术标准各支持阵营的市场占有率以及无线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国际上更多运营商与设备商支持FDD标准,使得目前LTE FDD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暂时胜于LTE TDD.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发了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的经营许可证,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全而进入4G时代。TD—LTE是我国主导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主流通信技术之一,具有高速率、低时延、永远存线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发放TD—LTE牌照,我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4G时代;2013年年底,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移动)已开通2200个4G基站,  相似文献   

15.
田昊 《当代通信》2004,(18):69-70
3G可以提供高达2Mbps的用户接入带宽和丰富的数据增值服务,在数据应用领域中,3G业务属于移动宽带业务范畴。因此,3G与宽带业务支撑系统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且将随着NGN技术的发展、成熟而与宽带业务支撑系统联系得更加紧密。预计3G将经历成长期和成熟期两个发展阶段,在3G系统不同的发展阶段,宽带业务支撑系统扮演着相似却不相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VoIP技术的出现为语音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不显著牺牲话音质量的情况下,VoIP依靠价格优势,给电信运营商的传统语音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发展,正从固网语音向移动语音蔓延,OTT厂商也正积极布局,试图瓦解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优势。国际主流电信运营商一方面根据所处地区的电信监管政策和自身的市场竞争势力,选择了从禁止OTTVoIP到与之合作的不同策略,另一方面在保障用户话音质量并寻求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升级自有业务,提供具备VoIP功能的IM产品,特别是在LTE时代,提供更为优质的高清语音业务并稳步推进语音向LTE网络迁移,为将来支撑丰富的多媒体通信方式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虽然3G在全球范围内还处于刚开始大规模部署阶段,但国际上对下一代通信技术(4G)的研发早已争先恐后地展开了。目前,业界公认的移动无线技术演进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WCDMA和TD-SCDMA,均从HSPA演进至HSPA+,进而到LTE;二是CDMA2000沿着EV-DORev.O/Rev.A/Rev.B,最终到UMB:三是802.16m的WiMAX路线。那么,作为4G移动无线技术演进标准之一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在未来的技术标准竞争中发展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18.
扣准LTE脉络     
作为一项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LTE正赢得全球通信业越来越多的支持,LTE的后续演进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WCDMA、TD-SCDMA和CDMA运营商都在向LTE演进,越来越多的人才和资金正在流入该领域,LTE已是网络演进的必然趋势,技术框架正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信业》2009,(12):76-76
第三代移动通信是业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目前,中国3G网络建设已全面启动,带动了国内通信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以LTE为主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代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业》2009,(1):85-85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又创造了一项业界技术第一——在超LTE移动宽带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公司研究人员成功演示了用于LTE—Advanced开发的中继技术,支持网络不断为终端用户提供超凡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