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勇 《新经济》1995,(2):45-49
随着经济生活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与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国际经济生活,进入国际市场。为此,比较和研究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模式,对于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生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将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的首要环节在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能力。本文从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战略、品牌战略、国际联合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科技与信息技术创新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国际绿色壁垒将成为我国企业不得不解决的一个严峻问题。为此,我国企业必须深入研究国际绿色产品市场,深入分析开拓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找准开拓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突破口。本文阐述了实施国际绿色营销才是开拓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突破国际绿色壁垒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4.
论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章新华国际竞争力,是指竞争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是壮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企业...  相似文献   

5.
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正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在充满绿色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对绿色生产的研究已成为我国企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和平 《经济师》1998,(6):99-100
浅析建筑企业规模经营战略●刘和平一、国际化经营战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国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我国建筑业将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境外建筑承包商也将更多地进入我国的建筑市场,这对我国建筑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  相似文献   

7.
张平 《经济论坛》2005,(8):64-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入世以来,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在新形势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挑战的战略选择。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贸易和利用国际资源,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还有利于更有效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1.引言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迅速发展,困扰国际企业的国际发市场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所市交易规模日益庞大,交易的商品包罗万象,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降低了盈利水平。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集团化、国际化是基本发展方向,也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从事跨国经营。因此,有必要分析和研究国际灰市场的运行情况,以指导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企业加强对国际及市场理论研究,注重适应汇率波动的影响,正确使用定价方法,正确选定销售渠道,合理组织生产和产品…  相似文献   

9.
刘曙光  郭刚 《经济问题探索》2006,38(7):89-92,126
重视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然而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标准陷阱,影响到我国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本文侧重探讨企业技术标准参与和制定的基本理论问题,并以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为案例,探讨企业技术标准转换为国际行业标准的可行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际承包工程风险管理之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对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除了加强企业内部自身管理之外,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正确认识风险的来源和性质,对于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风险国际承包工程风险管理之角度就国际工程承包中风险的来源,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方法等问题简要阐述了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企业的整体实力越来越强,许多企业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在经济方面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为我国企业到境外投资,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遇。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欢迎中国企业去该地投资。我国有能力的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到境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成为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服务外包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离岸(海外)业务在促进产业成熟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服务外包企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服务外包的行业特性,国际并购成为获得离岸业务的主要方式。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某些服务外包企业已经具备了从事国际并购的能力,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支持。国际并购将成为未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获得离岸业务、提升专业技能、获取专业性资产、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企业如何在国际化经营中承担环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化经营中,虽然我国在促进、保障和规范企业承担环境责任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就,相关法规政策相继出台,企业积极加入环境责任国际标准。但是我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不仅面临诸多外部压力,还存在自身内部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环境责任形象,进而制约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跨国企业应用国际税收筹划的策略□东北财经大学倪新防林胜利“国际税收筹划”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但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企业投资、理财和经营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急剧扩大,有的企业已经形成跨国集团,如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管道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更面临着国际大公司的挑战。国际大公司有着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必将对我国管道企业的发展带来威胁。管道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则必须迎头赶上,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这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人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当今国际市场中企业竞争之利器,它通过它的运作机制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意义巨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面融入全球化以后,必须实施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的措施:树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观念;进行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与构建;采用国际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式;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建立新的绩效评估系统,激励合作伙伴间的协作。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这是大中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时机,我国大中型企业是否真正搞活了,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能否在世界性经济竞争中站得住脚,打入国际市场。从目前大中型企业的优势和潜力看,加快大中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要抓紧研究制定鼓励大中型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措施。所有大中型企业都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增强竞争能力。现阶段应着重于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前,影响我国大中型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总部经济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布局,探讨了总部经济为我国企业带来的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路径。总部经济的形成使我国企业切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其嵌入全球价值链升级准备了前提条件,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企业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和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国企业要生存发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亟待研究并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搞清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内涵,了解目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陈雪  马红漫 《经济论坛》2000,(24):18-18
一、我国零售企业的现存问题 1.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我国零售企业大部分都仅限于本地区范围内经营,缺少全国性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零售企业。与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相比,规模化的差距很大。据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最大的零售商场──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的销售额为267690万元,而同年美国最大零售企业美国──沃尔玛的销售额约为105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上海一百的325倍。国际零售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技术、管理水平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零售企业若不进行规模化经营,形成规模效益,是很难与之抗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