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工业化国家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做法,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本市场成长的实际状况,1999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以扶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发展的今天,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维系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关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对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为改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状况,本文从大力推进市场化建设、改善技术创新人才环境、增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支持、推动产学研的合作网络建设、支持企业开展模仿创新和和合作创新、加强地方知识产权政策、健全技术创新支持服务体系等七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中小企业促进法、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政策法规相继出台。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有必要了解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4.
娄宏毅  肖鹏 《特区经济》2006,(12):216-218
中小企业一直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本文在阐述技术创新的内涵及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陕西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现实意义,分析了陕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主要困难,提出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促进低碳能源发展;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加强低碳技术研究开发与创新,不断减少碳排放;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加强节能降耗减排;发挥政府在低碳经济中的引导扶持作用;倡导绿色消费方式,促进绿色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革命对于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但我国目前尚面临一些困难,如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如优化能源结构、建设低碳城市、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等。  相似文献   

7.
碳市场交易启动后,政府给定碳配额将影响中小企业碳减排行为。为探究碳配额约束下的政府和中小企业的博弈关系,在分析政府和中小企业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基础上,构建政府群体创新补贴和中小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投入的混合策略演化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在创新补贴和惩罚动态机制下,政府和中小企业两个群体存在演化稳定策略。碳配额、政府的监督成本对政府的监督策略负相关,政府的策略和中小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减排效果和单位市场收益的大小有关。碳交易价格的上升使政府的监督积极性先增加后降低。在给定碳配额下,中小企业依据据自己的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决定购入碳排放权或者出售碳排放权。政府群体监督行为的转变快于中小企业低碳减排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的增长点。为了扶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每年拨出专款10亿元 ,设立了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政府专项基金 ,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简称“创新基金”。创新基金不以营利为目的 ,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创新基金是中央政府的专项基金 ,它按照市…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经济前沿理念,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的。低碳经济包括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模式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政府主导型金融机制对日本战后经济重建和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建立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日本很重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并确立了以民间为主体,并以政府为补充的中小企业金融体系.在政策金融领域,政府通过设立不同种类的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日本战后成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满足了企业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引导了民问金融机构的融资,进而带动了社会庞大的资金存量向技术创新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众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鼓励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是诸多政府和学者研究的热点,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相比大型企业而言更难.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须在技术服务、企业融资、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保护、技术创新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企业本身可以采取企业联盟形式来实现企业的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以充分的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间的协调生产能力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12.
创新基金助推中小企业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建于1999年,它是我国借鉴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经验而设立的政府专项资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众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鼓励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是诸多政府和学者研究的热点,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相比大型企业而言更难。本文在分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须在技术服务、企业融资、人才引进与培养、技术保护、技术创新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而企业本身可以采取企业联盟形式来实现企业的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以充分的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间的协调生产能力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暖迫切需要发展低碳产业,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发展低碳的新兴产业尤为重要。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路径包括三个方面:市场自发、政府培育以及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产业“核”生长规律,政府选择扶持时机、扶持的程度等,促进新兴低碳产业集聚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称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通过拨款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导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这些对我国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扩大内需,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起  相似文献   

16.
田丽娜 《北方经济》2012,(18):94-95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根本在于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作为基础,虚拟经济便无立足之地。中国的实体经济大量的集中于中小企业,在中国中小企业总量占企业总数的98%,进出口占企业进出口总量60%,75%的技术创新和80%的新产出自于中小企业。为此,正确指导国内中小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而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政府调整税  相似文献   

17.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项专门用于培育、扶持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10年间,政府通过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等途径给予中小企业81亿元的资助,成为政府支持创新活动的有效依托,可以理解为中国式的天使投资。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未来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和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通过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得出发展低碳经济符合我国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中最后提出我国在推进低碳经济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研制、增强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交流相结合、并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参与清洁能源发展机制项目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宪辉 《现代乡镇》2011,(2):120-121
在澳大利亚,中小企业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巨大,因此,澳人利亚联邦政府人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并在行政管理、技术创新、税收、出口等多方面推出了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石油能源供给与汽车产业发展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涉及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我国应创新商业模式,建立产业联盟,加强创新网络组织和消费者导向的盈利模式的构建,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