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波  章仁俊 《特区经济》2008,(9):155-15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在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对旅游地发展的影响研究等方面系统的阐述不多。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行为对旅游地发展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客源市场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宗教旅游资源大国,发展宗教旅游的潜力巨大.然而现阶段我国学术界对宗教旅游的研究还比较滞后,因此对宗教旅游进行深度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专家打分法来界定宗教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并借鉴米切尔评分法对利益相关者分类,分别归类得出宗教旅游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以及边缘利益相关者.  相似文献   

3.
旅游地开发是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应针对开发项目的特点进行风险管理,从而保障开发的顺利进行。旅游地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风险管理目标和过程的复杂性.风险管理要更多的关注相关者的利益,市场、环境、技术风险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贫困型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及规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灿飞 《特区经济》2006,(5):200-201
贫困型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在旅游活动介入之后,必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和异化。制约贫困型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动因主要在于外界旅游流对旅游地的静态平衡系统产生冲击和干扰,分析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必须从构成“流”的要素入手。对贫困型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规范,必须从引发系统变迁的各种“流”的因素来分析实施,主要加强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居民等方面的规范作用,以“流”制“流”。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近年来,在旅游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投资者、城市居民、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频频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旅游业发展中一味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单纯重视经营商的利益而忽视旅游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风景区的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旅游系统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可能会引起整个旅游系统不同程度的动荡.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当前风景区系统汇总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后认为,构建一个多元利益主体协调发展系统以保证多方利益的协调是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也逐渐显现,以便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对政府、景区居民、旅游者这三类利益相关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寻求适合各方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一种利益均衡、责权对称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一个敏感型产业,易受经济、政治、自然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旅游活动的进行,涉及到旅游者、旅游资源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服务设施、设备,因此本文对旅游安全的界定立足于旅游业三要素,涵盖了旅游主体安全、旅游媒介安全及旅游客体安全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张燕  龙祖坤 《科技和产业》2014,(2):41-44,116
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也逐渐显现,以便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对政府、景区居民、旅游者这三类利益相关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寻求适合各方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达到一种利益均衡、责权对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增建  王金叶 《乡镇经济》2009,25(5):109-1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是一种强调由当地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发展模式,它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参与,其关键是通过内部整合力量、社区动员、当地旅游资源和社会团体潜能开发、乡村特有文化保护、政府职能转变等,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完成社区组织建立和组织创新、构建内外各利益群体协调平台、增强个人和组织的权力、重构符合时代发展的乡村文化、建立利益相关者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创新政府参与形式等等,最终形成由当地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海外旅游者旅游行为分析及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甘肃省海外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得出甘肃省海外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具有旅游活动类型比较单一,旅游活动地城高度集中,转入及转出地以陕西、新疆和北京为主、其他省区为辅,首次旅游的比重居高不下、重游率维持较低水平,团体旅游居主体地位;散客比重较小,海外旅游者逗留时间短,持续游览的游客少,人均天花费构成以基本消费为主、非基本消费的比重偏低等特征,并进行了成因分析,提出了切实提高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加强新旅游地的开发、调整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增加促销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优化旅游行业结构,积极进行省内外联合等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旅游协作涉及面广、关联度强,整体上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协作主体上讲,区域旅游协作牵涉到旅游主管政府、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和社会大众等;从系统因子上讲,区域旅游协作由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品、旅游娱乐,协作信息、协作利益、协作动力,协作目标、协作内容、协作模式,协作机构、协作规划、协作反馈,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技术,协作政策、协作规范、协作人才等组成;从系统运行上讲,区域旅游协作又包含协作可行性分析、协作平台构建、协作目标与任务的确定、协作策略的选择与组合、协作反馈系统的构建等内容。本文试图从这三个层面分别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时经济圈的提法在我国比较普遍,而学术界对小时旅游经济圈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对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与景区关系比较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居民.同时提出了在实施泰山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应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  相似文献   

14.
张祖群  王波 《改革》2012,(7):112-121
从企业、企业目标、企业环境伦理等概念入手,对股东利益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不同企业目标进行判别,构建中西不同语境下的企业目标与企业环境伦理分析逻辑。股东利益最大化与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直接关系到到底是以股东利益为导向,还是以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为导向,从而形成经济利益至上还是顾客-环境至上的两种不同的企业环境伦理分析体系。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可能成为未来中西不同语境下企业目标的最大趋同。我国企业要想在改革转型时期做到经济责任与环境伦理导向双赢,就必须加强企业环境伦理建设,同时实现企业与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利用李克特量表法,选取贵阳—广州高铁线路的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消费者需求视角分析高铁开通后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旅游时间、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地的服务接待能力和旅游地的交通网络密度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环境审计最初产生于内部审计,但很快政府审计就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关于政府环境审计的研究大都是以"受托经济责任"为起点,鉴证受托人是否履行了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管理受托经济资源而产生的环境管理和报告其管理状况的义务。然而环境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危害的广泛性,涉及的利益主体不仅仅是委托受托双方。因此,政府环境审计的目的不仅在于解脱受托责任,更应该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环境"的过程。强化政府环境审计行为活动中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行为及其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英  花金龙 《特区经济》2005,(7):178-179
旅游地是具有一定经济结构和形态的旅游对象的地域组合,它具有旅游资源分布集中、一定的旅游经济结构和规模、一定的空间尺度、由若干个景区组成等特征,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地域空间。旅游地作为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转移性、不可储存性、很强的替代性等特征。由于其属性  相似文献   

18.
袁利 《开发研究》2021,(5):127-132
旅游生产本质上是空间生产,解释和治理旅游空间生产的非正义现象,需要充分认识旅游空间生产的构成主体及空间不正义的逻辑起点.在资本、地方行政机构、社区和旅游者四者之间,旅游空间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地在资本和权力的主导下进行,利益相关者的结构性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的缺位,需要学界积极回应当前国内旅游的空间生产和权力关系、空间正义和空间非正义之间关系的热点讨论.借用空间生产理论来描述旅游空间生产的内涵、空间正义缺失及其根本原因,并指出需要从坚守旅游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划定地方行政机构空间权力使用的界限、加强社区居民增权的空间博弈能力、融合旅游空间生产维度四个方面介入,方能有效解决当前旅游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桑霞 《特区经济》2012,(7):189-191
因旅游地居民物欲驱使、心态失衡、地域歧视;旅游服务机构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服务意识不强或旅游开发商不健康的经营理念;旅游者旅游道德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约束意识不强等是导致旅游犯罪的主观原因。旅游法规不够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旅游犯罪案件处理不得力和旅游相关利益者保护机制的缺失等旅游业保障机制不足;地理环境、气候或季节等自然环境因素;地域特征的不同显示不同的犯罪类型等是旅游犯罪的客观诱因。从旅游服务机构、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主观和旅游业保障机制等客观方面提出预防旅游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袁利 《开发研究》2021,(5):127-132
旅游生产本质上是空间生产,解释和治理旅游空间生产的非正义现象,需要充分认识旅游空间生产的构成主体及空间不正义的逻辑起点.在资本、地方行政机构、社区和旅游者四者之间,旅游空间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地在资本和权力的主导下进行,利益相关者的结构性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的缺位,需要学界积极回应当前国内旅游的空间生产和权力关系、空间正义和空间非正义之间关系的热点讨论.借用空间生产理论来描述旅游空间生产的内涵、空间正义缺失及其根本原因,并指出需要从坚守旅游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划定地方行政机构空间权力使用的界限、加强社区居民增权的空间博弈能力、融合旅游空间生产维度四个方面介入,方能有效解决当前旅游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