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服务的管制放松和全球化,加上日益先进的金融技术,正在使商业银行业务及其风险组合更为复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由操作风险引发的损失事件频繁发生,逐渐使人们认识到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国际上几起典型的操作风险导致商业银行巨额损失的案件,可以看出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相似文献   

2.
黄传照 《金融纵横》2004,(10):51-53
一、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风险评价离不开风险要素指标,风险要素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无疑是构建风险评价体系的一个首要任务,也是一个关键。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强化信贷管理、加大监控力度、有效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共同任务。控制和降低信贷风险的前提是准确的判断风险、监测风险。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商业银行现行主要统计指标的基础上,从各指标的内在联系出发,构建信贷评价预警指标体系(包括综合评价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作为定量分析工具,为信贷决策提供支持,以期推动信贷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银行的适时、动态监测的水平,增强信贷抗风险能力和预警能力。本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试图通过构建这样的指标体系提高挖掘利用基础数据的水平,而且指标体系的计算本身可以通过计算机很方便地实现。  相似文献   

4.
声誉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过去摧毁一座金融帝国可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现在即便是经营了上百年的银行也可以在一夜之间倾塌。”这句名言在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得以验证。声誉风险使大批国际知名商业银行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5.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20世纪50年代以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顾客需求结构的变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性竞争的日益激烈、资源的短缺、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应运而生.发展至今已成为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宝洁公司出现第一名产品经理以来,产品经理制逐渐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应用和推广,并且取得了显的成效。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金融产品种类的日益增多和规划的不断扩大,一些国外银行发现,原有的业务部门已经难以对日趋庞大复杂的产品体系中的每一项产品和产品线都给予应有足够的管理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现代金融》2005,(4):13-14
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加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激烈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基础,也是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举措。对此,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建立风险预警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银行业在自由化、证券化、国际化、市场一体化过程中,为应对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积极引入工商企业的管理经验,实施战略管理。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它们先后使用了风险—收益模型及其财务指标体系,三维模型及其指标体系,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一、风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财政研究》2012,(2):71-73
本文在回顾现有国内外商业银行金融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对未来金融风险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及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几套业绩评价体系。自1993年财务通则出台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主要以资产、成本和利润管理为主,1993年7月1日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采用8个经济效益指标来评价企业业绩;1995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0项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体系来评价企业业绩。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新形势 1.业务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对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网上银行为代表的现代商业银行形成了对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和再造,"水泥+鼠标"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框架的基本构想王兆星在设计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系统时,首先需要明确:二个问题:一是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和将要面临哪些主要风险,其中哪些属于可控风险,哪些属于不可控风险;二是商业银行自身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过程的各自职责...  相似文献   

13.
李虹 《浙江金融》2007,(11):63-6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促使金融企业通过Internet开展业务,人们在计算机上可以处理任何金融问题和金融服务。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金融服务实现了安全、及时、便捷、多功能和全球一体化,在此背景下金融网络化的趋势日渐显著,由此而来网络金融  相似文献   

14.
对于商业银行的从业人员而言,操作风险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说熟悉,是因为操作风险是一个古老的风险,自商业银行诞生伊始就伴随其左右,并时时刻刻存在于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说陌生,是因为人们对操作风险的关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全球顶尖的商业银行纷纷报出惊天大案。1995年,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外汇交易员里森违规进行未经授权及隐匿的期权和期货交易,并隐藏亏损,最终导致享誉全球的百年老店灰飞烟灭;2005年中国银行大连分行600万美元被挪用;2007年农业银行河北省邯郸分行5100万金库资金被盗用购买彩票。大案、要案接踵而至,让人们不得不关注日益严峻却长期被忽视的操作风险问题。英国银行家协会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是内部风险,较少为外部风险,并大多是在银行可控范围内的内生风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构建政府会计规范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府会计规范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部在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公共部门委员会(Psc)从1996年起着手制定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到目前为止,已发布20个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一个综合性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下的财务报告》,完成了《政府财务报告》研究,发布了《资产减值》等征求意见稿。目前近70个国家已经或准备采用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或者据其调整本国准则。国际货币基金组~,(IMF)2001年制定、2007年修订的《财政透明度手册》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要求:各国政府应公开政府结构与职能,公开政府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信息,公开政府预算编制、执行信息,并要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财务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状况。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既为我国的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更加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使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建设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确保企业加强承担财务风险的能力,成为了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国际比较指标体系能够相对准确评判各国商业银行的绩效和由绩效水平反映出来的综合实力以及相对竞争优势,该比较评价指标从银行的规模实力、经营业绩、安全性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设计,采用同等规模银行并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加以量化。2003年资产规模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全球最大的85家银行中,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规模实力具有比较优势;从国别比较结果分析,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体绩效水平在18个国家中列第10位。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安全性和发展能力是增强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晴 《会计师》2014,(15):60-61
商业银行在资金的流动和分配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所面对的风险和危机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它的稳健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还紧密的牵动着国有经济以及国际金融的稳定和谐。内部控制系统对于控制银行各部门合规经营,约束权利滥用,有效地度量、规避、控制和分散各级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晴 《会计师》2014,(8):60-61
商业银行在资金的流动和分配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它所面对的风险和危机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它的稳健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还紧密的牵动着国有经济以及国际金融的稳定和谐。内部控制系统对于控制银行各部门合规经营,约束权利滥用,有效地度量、规避、控制和分散各级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规避的一个问题存在,随着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使得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更加突出,给企业带来巨大影响。为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十分重要,能够很好的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