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加深,并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形成一定程度冲击,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文章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策略,以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出口途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应炳兴 《经贸实践》2010,(10):43-44
金华市汽车产业近年来以年均增长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1700多家,关联企业超过2000家,产品配套能力强,市场网络体系健全,被国家、省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称号。“十二五”期间,仍将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努力把金华打造成全省、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运营基地,加快创造出行新方式。  相似文献   

3.
胡静华 《经济世界》2002,(11):27-27
近年来,上汽集团从中国汽车业加速跻身世界汽车先进之林的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和“抢、逼、围”的发展新思路,全面启动全球经营工程,积极实施“出海跨洋”发展战略,全力拓展国内外两大市场,取得了丰硕成果。2001年,上汽集团在国际汽车舞台频频亮相:第一次在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召开了出口工作暨产品展示会,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首次主动与“汽车王国”的巨头直接对话,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上海通用别克GL10商务旅行车第一次开进东南亚市场,打破中国中高档商务车出口零的纪录;上汽零部件企业奋力进军国…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产品企业的产品转换行为,本文利用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企业出口产品的要素密度转换情况以及制造业出口内涵的服务投入增值率,识别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转换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密度变动,有助于企业出口要素密度更高的产品。异质性分析表明,批发零售、信息和通信、金融保险、专业科学技术以及国外服务投入的增强有助于出口产品要素密度提升;东中部地区的服务中间投入可以促进企业出口要素密度更高的产品。通过促进生产率提升和技术创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有助于企业向高要素密度的出口产品跃升。这表明应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有效带动企业出口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国际人才跨国流动已成为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和趋势,吸引国际人才、分享国际人才红利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2001—2013年中国出口企业微观数据和国际人才流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国际人才流入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际人才流入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优化,信息传递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研发促进效应是国际人才流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优化的主要渠道。(2)虽然国际人才流入没有对企业核心出口产品技术等级升级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国际人才流入显著提升了企业核心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出口额和出口目的地数量。另外,国际人才流入也显著提高了企业新出口产品的平均技术等级。(3)国际人才流入对企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影响因国际人才流入时间、企业所有制、行业竞争水平、企业地理位置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等因素而存在异质性。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要高度重视国际人才流入对中国经济特别是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行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国际人才对国内经济发展尤其是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优化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视角》2008,(6):3-3
中国汽车产量今年将突破1000万辆,出口年增速超过35%,5年后汽车保有量将接近1亿辆。在经历了5年的黄金发展期之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否继续享用“汽车业高速发展”的这场盛宴?  相似文献   

7.
国外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拦路虎",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认清国外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反倾销指控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化解反倾销风险并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中国企业才能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链条高度细分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提高国际生产分割的融入程度是否能提高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呢?研究表明,国际生产分割比例与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单纯地进口国外的高质量中间投入品或单纯地引进技术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存在“拐点”.在产品水平质量差异很大的行业中,企业使用外国中间投入品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要小于产品水平质量差异小的行业.在加工贸易方式下,国际生产分割比例越高,企业使用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投入品则越多,其出口的产品质量也就越高.为了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政府不仅要鼓励企业进口国外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更重要地是要推动本国生产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的企业的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增加R&D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并升级整个供应商体系和下游的生产商体系,从而改善本国中间投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詹子夫 《新经济》2014,(2):128-128
受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中国汽车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据统计,世界前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已有70%在中国设厂,在中国投资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超过1200家。而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起步较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在外资企业的强势竞争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道路又在何方?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优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贤先生。  相似文献   

10.
王瑞环  忻红 《经济论坛》2003,(8):53-53,57
所谓出口退税就是退还出口产品在国内生产、流通过程中交纳的流转税款,使出口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目前,对于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具体办法有“先征后退”、“免抵退”两种。“先征后退”简单说就是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先对出口货物征税,货物出口后再办理退税。而“免抵退”是指生产企业对出口产品免征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出口产品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已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按规定应予以退税的,先用于抵顶内销产品的应交税额,若当期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若当期应抵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管理层权力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企业与出口目的地之间的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但出口目的地的经济规模不会影响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本文不仅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也为打破中国企业在全球技术链条“低端锁定”的僵局提供了微观经验,对提升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释放数字经济红利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学君  苏冬梅 《产经评论》2020,11(2):112-125
执行国际标准能够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但也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遵从成本,从而可能不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选取2000-2013年中国农食产品标准数据与企业-产品层面海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食产品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效应显著为负,而我国自行制定的国家标准对质量影响显著为正;按照对国际标准采纳程度分类,以及对出口产品和出口目的国发展程度分类,分样本检验发现,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异质性影响。为此,照搬发达国家主导制订的国际标准不适用于中国出口企业,可能会由于过高的遵从成本阻碍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需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从而减少过高遵从成本对产品质量升级及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一组     
专家预测:中国2009年出口仍能保持15%左右的增速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梅新育近日表示,2009年,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将成为中国企业应对严峻出口形势的关键所在,预计中国今年出口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这一现象令世人瞩目,2011年的中国对外贸易在此基础之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出口产品却存在自主品牌少、利润低、贸易摩擦增加的趋势。以低廉成本而取得的制造优势显然不再适合当今的形式,因此,中国产品的出口当从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出口产品的品牌战略两方面下一番苦功。  相似文献   

15.
将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使用中国2000-2006年的企业—产品—目的地—年份的四维出口数据,研究融资约束与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均制约着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地区金融发展能够同时改善两种融资约束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并且金融发展对于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最为明显,国有企业其次,外资企业最小。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出口长期锁定于低端产品的现状,而且为相关部门金融改革和对外贸易政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陈旭  邱斌 《当代财经》2015,(3):100-108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海关数据库,从产品层面考察了不同性质的融资约束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有助于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出口竞争力;在一般贸易模式中,内、外部融资约束以及企业之间的商业信贷约束的缓解均能够对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现象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并不明显;不同层面的融资约束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影响也不尽一致,私营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受到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验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关系存续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企业出口关系的存续,并能够提升其出口增长率。稳健性检验显示,更换产品质量测算方法、样本区间、计量方法等并不影响本文基本结论,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基本结论依然不变。从影响机制来看,产品质量升级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提高了企业出口关系存续概率,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以及提高出口价格促进了出口增长率提升;同时,产品质量升级还通过提高企业出口关系存活概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率的提升。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外资企业和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出口关系存续的积极影响较大,而对私营企业和出口到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的积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万家乐  苗双有 《产经评论》2020,11(1):137-147
融资约束是否限制中国工业企业加成率的提升?针对此问题,基于微观层面的中国工业企业生产和贸易匹配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中国工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加成率。有关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融资约束会降低企业的生产率、减少企业出口的概率和降低出口产品质量,从而限制企业提升加成率水平,表明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加成率理论机制中的生产率渠道、出口渠道和出口产品质量渠道均存在。为此,需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以提高中国企业加成率以及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和贸易利得。  相似文献   

19.
周威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257-259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是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持续有序发展稳定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大多数学者认为实施生产性服务外包是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时可以获得成本优势、战略聚焦、获取专业服务与满足组织弹性需要等优势,也存在相应的风险。根据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识别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部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风险防范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许炎 《经贸实践》2010,(9):29-29
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近年来,企业通过三大平台建设,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有效地推进了创新发展。今年1至6月,企业共获有国家重点新产品4个、省级新产品5个,承担国家火炬计划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各1项、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3项,市区级科技类项目1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42项获得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