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书》学疑古之风是对汉、唐《书》学注疏之习的一种新变。苏轼《书传》的出现,开创了《尚书》研究的新领域。苏轼疑注,进而疑经,体现并推动宋代《书》学的疑古风气。苏轼的观点以“取其说”、“驳其说”、“备一说”三种方式在宋代《书》学中发生作用。作为文学家的苏轼解经时,往往不屑考证,甚至以臆说经,因此他解经时能够发挥衍义,大发议论,从而使《书传》解经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形成了他独特的解经方式。  相似文献   

2.
包宇 《金卡工程》2009,13(7):264-264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文学家.其政敌李定也承认他是"诚天下之奇才".苏轼具有思想自由敏锐、性格豪放开朗、富于创新精神的特点,加上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这在其诗歌创作中成为一种艺术优势.虽然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眨,但也正是这不同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他诗歌创作道路上的曲折,而且其风格的发展也透露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过程,也显示出作家创作过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刘继兴 《理财》2014,(6):100-101
矿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能源之一,如今矿老板已成为巨富的代名词。有趣的是。历史上有两位超级大文豪也都开过矿,他们就是李白和苏轼。  相似文献   

4.
毒品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几次大的禁毒运动。毒品最初主要是指鸦片,但鸦片并非中国所固有,最初传人我国是在唐代,不过当时人们将其视为珍贵的药材,历经几朝都是如此(有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诗“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为证)。直到清朝雍正时候,统治者才意识到其危害性,颁布禁令,规定惩罚措施。至此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毒品和毒品犯罪问题。而中国近代史更是以鸦片侵略开始,旧中国,  相似文献   

5.
苏轼改联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年幼聪慧,自恃才高,尝贴春联于门:“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老者见之,惜其年幼孟浪,特持古籍往访。书中不少难字僻字,苏轼未曾见过,一时羞得面红耳赤,低头自悔狂妄,改联向老者道歉:“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傲为谦虚。老者解颐,惠勉而别。苏轼之妹苏小妹,才貌双全,待字闺中,提亲者不绝于门。有方若虚者,投文应招,小妹入目,不忍卒读,批以一联:“笔下才华少,胸中韬略无。”其时,苏轼官场失意,不敢得罪这位权势子弟,就在上下联尾各加一字,改成了“笔下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二字之加,化原联讥讽、蔑视、挖…  相似文献   

6.
<正>秀色可餐西湖之美,天下盛名。矜夸家乡之美,为人之常情,而坐拥峨嵋秀色和三峡壮美的蜀人苏轼初到杭州,却由衷发出感叹:"故乡无此好湖山。"很多人都知道苏轼形容西湖的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却未必都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踏上荆楚大地,就被这里厚重的文化气息所感染。这里地灵人更杰,古有屈原洋洋洒洒书写《离骚》,黄鹤楼留下李白送别的身影,赤壁上也刻下了苏轼的不朽之作《赤壁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相似文献   

8.
<正>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人士大夫中,苏东坡无疑是非常耀眼的一位。他不仅是一位诗书画俱佳的全能型艺术天才,更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苏轼文集》中,除了诗词歌赋、游记等文学作品外,还有大量的政论、史论等议论文,展现出苏东坡作为政治家的人生面向。  相似文献   

9.
横年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相似文献   

10.
数字入诗美辞多●陶俊儒数字不仅是会计、商业工作者们记数、计量、算帐、表次序等用,还可用来写诗撰文。构思熨贴自然谐和,立意新颖奇巧,使数字有机地溶入诗文之中,可以化平凡为神奇,变枯燥为灵动,换单调为多彩。巧用数字词量与意境美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