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陆宗祥 《中国改革》2007,(10):67-68
"农民工"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的历史产物。关注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与面临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课题。农民工对城市和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中国一个独特的现象.从劳动法角度看,应把农民工看成是和城镇劳动者一样的劳动者,应享有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其核心和本质的权利就是“劳动权”.应该消除针对农民工的歧视,农民工应享有的劳动权的权利内容和权利的行使应该和城镇劳动者一样.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市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  赵俊怀 《农村经济》2007,(2):112-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农民工为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理应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农民工得不到城市社会的认同,享受不到应有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不能融合,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生活,处理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他们在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没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障。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考察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隐患,发展滞后的根源及其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并从户籍制度改革、利益诉求渠道以及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富有针对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目标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农民工作为不断壮大的特殊群体,其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而导致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不容乐观,问题日益凸现,其维权也备受社会关注,以社会公正为理念,正视问题存在并积极求索化解之道势在必行.本文从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入手,分析形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思考建立完备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欲致富农民.必减少农民,这是社会的共识。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农村劳动力洗脚上田,形成了就地转移浪潮;90年代后,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亿万农民离土离乡,形成了区域流动的民工潮;迈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乡二元结构开始破解。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关键或许不再是户籍变化,而是在推进户籍制度变革的同时,致力于提高农民工的市场地位和经济能力,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在很多大中型城市,生活成本高涨已使一般白领阶层备感生活沉重,更不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就是国家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权益经常遭到侵害,是法律援助的对象之一.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利益,赋予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在其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适时的提供法律援助,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滞后、保障程度相对较低、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和司法方面的原因。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分层分类、低标准、广覆盖、可接转、可持续”的原则,创造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形式,加快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冬生 《农业经济》2007,(2):28-28,58
农民工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促就的,其中经济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民工所起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毳  李秉龙 《农村经济》2003,(12):72-73
由于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离政策 ,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劳动力也被人为划分为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两大主要范畴。在这两大范畴中 ,城市劳动力在就业、收入、福利待遇等许多方面享有比农村劳动力更加优越的条件。 2 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掀起的劳动力流动大潮 ,打破了城乡劳动力的分割局面 ,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在这个过程中 ,大约有 1 2亿农村人口流向了城镇 ,如此众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之中 ,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会有何变化 ?如何打破旧观念的束缚 ,提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  相似文献   

13.
开展地质环境经济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文章从地质环境经济学的内涵、研究对象出发,提出地质灾害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成为当前地质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并讨论了地质灾害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地质灾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建议加强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预防和治理,增强和提升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制度以及个人自身等方面因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面临着严重困境。因而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消除心理壁垒,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构建和谐心理,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目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不和谐因素,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农业经济思想,对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史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史。根据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对“三农”问题进行探讨,寻求实现农民富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培训的基本问题是:有的地方未将培训作为农民提升综合素质、改善生活的主要渠道,而是狭隘地视其为促进就业的工具。因此,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很多农民工被拒之门外。其实,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根本在于,机制需要  相似文献   

17.
经济权利是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民工经济权利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认识偏差及新的城市管理服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缺乏组织保障等原因致使农民工经济权利常受侵害.农民工经济权利宪政保障必须系统构建,即构建维护农民工经济权利的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系统环境.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回流现象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农民工的回流问题,应对农民工回流有一个明确的性质界定。农民工回流及“民工荒”现象的出现证实了我国发展战略调整的滞后,并因此而发出了一种农民工问题亟待解决的信号。引起农民工回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民工问题更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严格说是指私营经济、个体工商业经济、港澳合同胞投资独资经济和外商投资独资经济等的总称。一般讲非公有制经济是指私营经济和个体工商业经济。本文论述的主要是这两种非公有制经济。 1978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只有一种,即个体工商业经济,其从业人员15.5万人。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了“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  相似文献   

20.
关于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民工潮”,揭开了中国农民走向市场、开启封闭的城乡就业格局的序幕。而今城市农民工已逾1.2亿,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有利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既是党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