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间贸易,不管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是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贸易,都会受到政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政策、历史文化因素、交通运输状况、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区域间贸易最为根本的因素乃是要素禀赋的不同,各个区域要素禀赋不同是区域间贸易的根本驱动力。本文在分析清楚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贸易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视角的区域间贸易策略。  相似文献   

2.
知识要素与H-O贸易理论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传统国际贸易权威理论 H-O理论的探索,分析了H-O贸易理论的缺陷——忽视知识要素,对H-O贸易理论进行修正——引入知识要素,从而使H-O模型动态化,更能解释当令国际贸易中的现实问题,对我国实施科教兴贸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以各国资源禀赋差异为基础来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的赫一俄理论(H—O理论),但任何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本文试通过阐述H—O理论的具体内容,通过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些案例,说明该理论在当代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局限性。最后从理论的假设条件出发,揭示要素禀赋理论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同时运用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决当代贸易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0、2003、2005年的进出口商品为样本,对其按要素禀赋进行了分类,并直接从要素存量的相对多寡出发确定出在理论上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后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衡量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无明显证据表明中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对外贸易是顺应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但中国的出口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充裕这一优势,而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实施了限制。  相似文献   

5.
要素禀赋差异理论对总部企业聚集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于常规性生产资源充裕的区域,总部型企业表现出向战略性生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地区集中的趋势,要素禀赋差异理论对此作出了有力的解释.本文分别设计了总部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的生产函数,通过对两者利润的表达,来分析总部企业与生产基地分离并向城市地区聚集的行为能够为单个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带来的正向效益,为总部企业聚集提出证明.  相似文献   

6.
7.
生延超 《财贸研究》2008,19(3):8-15
扩展的要素禀赋理论包括要素数量和要素质量两个维度,它们对后发经济收敛的机理是不一样的。借鉴中间品扩张模型,将要素数量和质量转化为中间投入品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中间投入品的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对技术赶超的作用机理推导发现,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的速度取决于技术基础、要素的数量(包括人力资本的规模)、要素的质量指数及创新成本等,特别注意的是赶超速度与要素质量参数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要看要素质量与其他要素的匹配程度。最后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有效地促进技术赶超。  相似文献   

8.
政府规模的膨胀是否源于贸易开放?在学术界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和GMM估计研究了贸易开放、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研究中贸易开放和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影响被低估,政府在贸易开放中扮演守夜人角色,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膨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两者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此外,两者对政府规模的影响呈现显著区域差异。这一结论在考虑到不同的代理指标和样本特征影响后依然稳健。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就贸易开放、要素禀赋和政府规模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振宁  杨玉梅 《商》2013,(7):237-237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解释服务外包的缺陷存在的可能性,并结合比较优势理论自身的局限性阐述了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10.
王文雅 《商业科技》2014,(13):22-22
中美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描述近些年来中美贸易额的变化,运用引力模型引入国家经济规模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要素禀赋理论以及重叠需求理论以便更好地对中美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通过对过往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分析,揭示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是各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域性要素禀赋差异是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逻辑前提,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协调应该基于要素禀赋在区域间的差异,因地适宜进行经济布局。如果忽视区域要素的承载能力,只加大要素的投入或依靠技术的革新,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障碍,区域承载能力也会濒临崩溃。黑龙江省要充分利用各区域的要素禀赋,充分考虑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各功能区功能相对独立发展,同时各功能区之间还要注重协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各功能区之间的良性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要素禀赋和厂商优势,对该理论的H—M—B模型进行了扩展,理论分析表明,一国要素禀赋将决定该国厂商优势的特征,进而影响该国FDI的流出水平。当一国熟练劳动力要素相对于非熟练劳动力要素越丰裕,厂商差异化优势相对于低制造成本优势越强,厂商越倾向采取FDI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该国FDI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该国FDI发展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3.
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不仅能够使我国整体分工更加合理,而且可以使要素在各个主体功能区间都得到合理配置,对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基于要素禀赋的视角分析主体功能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寻求区域间更有效的分工与合作机制,通过加强区域间合作,完善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渠道,优化物流体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合理布局,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协整分析技术,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要素的析出是短期的波动,二者在长期中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并且,与很多呼吁放弃政府调控工资的结论不同,本文指出,可以通过工资水平这一桥梁工具来调控要素价格比率,以此实现兼顾促进技术进步的长远利益和避免短期就业的剧烈波动的目标,从而在推进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发挥我国的劳动要素禀赋优势。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相关文献研究,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劳动力要素差异、自然条件差异、交通运输水平差异和技术创新水平差异进行研究,从而确定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产业选择方向。北京相比于天津和河北而言,在教育资源和尖端科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在工业制造和港口航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在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三地应该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来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科学选择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是加快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浙江省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原有的依靠初级要素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已不再适合传统产业的发展,甚至产生了制约作用。因此,浙江省传统产业应加强对高级要素的有效利用和培养,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依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实现功能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通过分析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建立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固定效应模型,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单独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有限,但与产业发展融合以后,对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产业融合不仅强调三产内部之间的融合,更要强调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之间的融合发展;(2)西部地区需要根据要素禀赋来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融合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与要素融合时,选择发展要素禀赋优势明显的产业,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要素禀赋结构的动态化必然会对产业升级路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产业升级的方向、产业升级的幅度以及产业升级中断风险的规避来分析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升级路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最高至SITC(Rev.3)四位数分类基础上的万余进出口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十五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外资进入对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出口贸易的绝对量,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即技术复杂度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作用更重要;而不同的制度质量下,要素禀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所发挥的优势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基于门槛回归模型,本文利用2002-2016年104个国家的出口产品数据考察不同制度环境下要素禀赋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制度门槛效应。当经济自由化水平低于门槛值时,出口技术复杂度与要素禀赋没有显著关系,当经济自由化水平提高到门槛值之后,一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能有效体现其要素禀赋特征。因此,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视角看,当一国要素禀赋趋于高端化时,应采用较自由的经济政策;当一国要素禀赋处于低端状态时,单纯采用自由的经济政策有可能造成出口低端锁定,相反,适当的政府管制可能会有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