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为期不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盼望了多年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问题终于迎来政策曙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对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资本市场开启了政策绿灯,保险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将步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迫切性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十分迅猛,保险资金规模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主要机构投资者(见表1)。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券占企业…  相似文献   

2.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虽然为资本市场带来了重大利好,但由于目前国内证券市场是一个政策多变的市场,是一个依靠技术手段和投资技巧无法规避风险的市场,因此,保险资金直接入市也难以充当证券市场“救火队员”角色。1·不健全的国内证券市场延缓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步伐。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良好的上市公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必须具备良好的微观基础——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的细胞和基石,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不仅是大型的机构投资者,而且是长期的战略投资者,这就要求我国的上市公司确实存在长期投资价值。而目…  相似文献   

3.
保险资金入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年内直接入市已基本成定局.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分析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必要性,继而着重讨论了直接入市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变化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英  曲士英 《经济师》2004,(2):130-131
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方式大体上可以遵循直接入市、间接入市、设立证券投资基金三种方式。文章通过对各种入市方式的比较分析 ,认为设立保险投资基金是保险资金一种较好的入市方式  相似文献   

5.
刘津宇 《经济导刊》2004,(11):39-42
2004年9月下旬,有关保险资金即将获准入市的各种传闻,开始在坊间飞舞。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一份有关保险资金入市的操作方案已于9月20日前后报送国务院,这是自“国务院九条意见”出台之后关于保险资金入市方案的第二次上报。有关人士对此做出了大胆的预测,如果进行得顺利,保险资金就可在近期入市。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目前保险资金的运作效率,改善经营状况?能否营造出保险和资本市场的双赢局面?带着种种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主任孙祁祥教授。记者: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得非常快,保费收入平均以每年30%-50…  相似文献   

6.
牛丽静 《经济》2005,(4):58-59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由于保险公司对资金安全性的偏好,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和券商自营资金,保险资金在证券市场中的运作模式似乎理应将更加的“阳光”和“健康”。市场各方对其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规范发展的作用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7.
陈瑶 《经济论坛》2006,(19):106-107
随着我国保险公司资产规模的迅速增长,保险资金运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快速增长的保险资产与狭窄的投资渠道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为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保险监管部门在允许保险资金间接入市的基础上,又于2004年做出了允许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规定。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能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缓解保险资金运用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投资风险,成为保险监管的一项新课题。本文拟就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如何加强监管的问题作一下初步探讨。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必要性1.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拓宽了投资渠道,扩大了盈利空间。在…  相似文献   

8.
保险资金的运用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巨额保险资金,在保证其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扩展其运用渠道并获取收益,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借鉴国外保险资金运用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合理的方式让保险资金进入资金市场已成定论。然而资金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我国保险资金入市后,应该建立一套什么样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和机制,以便切实有效地对保险资金入市的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对此作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历经一年多的酝酿之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终于开闸放水,但揭开大幕之后,它究竟能否给低迷的沪深股市注入一针强心剂,市场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0.
李晟晖 《现代财经》2003,23(3):20-23
本文试图从保险资金入市对金融业格局影响的角度探讨了保险资金入市场证券、银行这互动需求、方式选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保险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其资金运用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中国股市持续低迷达一年半之久的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从某种角度讲,“保险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已经不是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保险资金入市问题无疑将是未来几年内证券市场的一件大事。本刊将在以后几期连续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2005,(1):14-15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日)颁布单位:国务院颁布背景:证券市场长期低迷,期待由“大乱”到“大治”。主要内容:该意见共有九条内容,其中包含“明确全流通原则和方向”、“正式提出设立创业板计划”、“鼓励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强调上市公司质量”等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备受市场关注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问题终于见得分晓.  相似文献   

14.
建国50多年来的国企融资印记着一条吃财政——吃银行——吃股民——直至如今被逼到吃保险的轨迹。保险资金上市实质是顶替“国有股减持”为国企融资救危。保险资金上市使用效益提高由于其源泉——企业效益因企业劳动效率不高而难保障。我国股市建立的前提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保险资金投资股市不宜与他们机械类比。要让国企融资走向良性循环,关键是要下“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化国企制度改革,建立国企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保险资金入市要建立在证券市场全面的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为促进证券上市更加市场化,对申请上市企业应以证券上市注册制取代行政方式审核制。  相似文献   

15.
2月1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在“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就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两方面而言,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6.
郑晓玲 《经济论坛》2007,(1):98-100
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币场为社保基金拓宽投资渠道、规避风险、保值增值提供了有效途径,社保基金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角之一。由于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其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其安全性、分散化的投资原则,发达国家的社保基金通常采取指数化投资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我国的全国社保基金自2001年人市以来备受各界的关注,2005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直接入市,社保直接投资A股以指数化运作方式为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未直接披露相关信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05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度报告》中直接投资包括指数化投资。证券媒体对此有报道。此现象可视为指数化投资的操作技巧)。在获准2006年5月1日后到海外资本市场投资之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对海外投资的要求也是进行指数化投资(详情请查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网站2006年4月29日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关于选聘境外投资管理人的公告》)。社保基金指数化投资是否能获得预期的效应值得我们研究,以为今后我国规模日益增长的社保基金的证券投资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2月21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已率先分别从上交所和深交所获得了股票投资交易专用席位,成为首家获得股票投资专用席位的保险机构投资者。同日,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经保监会批准,华泰财产保险公司股票投资资金已进入工行托管专户并开始运作,首开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的先河,这是《暂行办法》发布以来国内首笔直接投资股市的保险资金。目前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华泰、中国再保险、泰康和太平人寿已完成了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有关申报的准备工作。保险机构投资者直接投资股市在即。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一二级市场的影响按照《关于保险机构投资…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年金入市--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扩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保险界人士和证券业人士都在寻找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投资的突破口,但由于法律障碍使之裹足不前。而目前企业年金入市成为突破坚冰的第一步。本文从如何设置正确的法律途径、如何完善监管、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运作体系以及设立保险系基金管理公司等方面对此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新基金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自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关于新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入市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已先后有5家证券投资基金陆续发行、入市,这标志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必将对未来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20.
2月1日国务院发布《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继续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使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筹集长期资金。稳步开展基金管理公司融资试点。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