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与工伤保险属两个性质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但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在工伤保险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的同时,雇主责任保险不但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在承认互补关系客现存在的基础上,雇主责任保险的发展应充分挖掘互补关系提供的优势和空间,通过保单条款、推行政策等方面的改善,实现其最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雇主责任保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我国雇主责任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雇主责任险指被保险人所雇用的员工在受雇过程中从事与被保险人经营业务有关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与业务有关的国家规定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被保险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应承担的医药费用及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在规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的一种保险.雇主责任险属于责任保险.责任保险一般可分为强制责任保险与自愿责任保险.在我国,雇主责任保险属自愿责任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3.
粟榆  沈斌  冯洁玲 《南方金融》2012,(12):84-86
在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的过程中,劳动者职业伤害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给广东经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潜在隐患。在实践中,工伤保险对职业伤害的保障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工伤保险不能承担用工责任及部分职业伤害风险,需要商业保险补充。现行工伤保险和商业保险在补偿标准、责任范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保障不足,应当从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商业雇主责任险的补充地位、加强后备人才实习过程中的职业伤害风险保障等方面,围绕"双转移"战略构建完善的职业伤害风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雇主责任保险与工伤保险协调发展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雇主责任保险与工伤保险的关系 工伤保险又称劳工补偿保险,是一种因劳工损伤或职业病导致工资损失或医疗费用时,对其本人或家属给予一定补偿的社保制度。雇主责任保险,是以雇主(被保险人)对其雇佣员工从事保险合同列明的被保险人的业务时,发生意外事故所受伤亡、  相似文献   

5.
曾怡  赵龙 《济南金融》2008,(1):66-68
雇主责任保险与工伤保险属两个性质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但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在工伤保险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的同时,雇主责任保险不但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反而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在承认互补关系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雇主责任保险的发展应充分挖掘互补关系提供的优势和空间,通过保单条款、推行政策等方面的改善,实现其最终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伤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补充工伤(责任)保险是构建我国职工意外伤害事故和职业病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工伤保险是我国职工工伤保障体系的主体,雇主责任保险和补充工伤责任保险近年的保费规模和保险深度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已经成为较为值得关注的保险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7.
雇主责任保险与工伤保险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但二者之间存在有互补关系。在工伤保险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的同时,雇主责任保险不但没有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反而失去了原先的市场。在承认互补关系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雇主责任保险的发展应充分挖掘互补关系提供的优势和空间,通过保单条款、推行政策等方面的改善,实现其最终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8.
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户)的雇工应自何时享受工伤保险保障?个体户的户主(雇主)能够参加工伤保险吗?随着我国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向服务业的拓展,个体户及其雇工的工伤保险权利应当得到更好地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快速发展,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面临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急需建立风险转移机制。本文通过对我国志愿保险制度发展情况的梳理,提出我国志愿者保险制度经历了真空期、初创期的发展,现在正处于完善期。在这一时期,志愿者保险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立法,构建以工伤保险或社会福利为基础、特殊保险为最高保障三位一体的志愿者保险体系等措施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应充分考虑中小银行的特殊情况,注重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在制度中的"实质公平",具体表现为保险标的的设计参照机动车辆责任险险种设置,保险费率的设计实行"有差别"的单一保费制度。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中有利于中小银行的安排,可避免引发中小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1.
4月24日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2003年工程质量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表示要积极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指出今年重点推进和开办设计责任险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等险种,要在15个以上省市开展设计保险工作,并力争两年内,在全国全面实施工程设计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西南金融》2010,(4):66-66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蜀都支公司,设有综合部、营业室、车险部、非车险部、营销部等7个职能部门,开办了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意外伤害保险、责任险、个人、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产品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各类非寿险险种。  相似文献   

13.
何绍慰 《上海保险》2006,(11):11-14
一、引言保证保险不同于普通的商业保险,它是投保人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由保险人按照约定,在被保险人(权利人或雇主)因义务人(被保证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或者雇员的不诚实行为而遭受损失时予以赔付的一种特殊的保险制度。保证保险可以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保障公众和有关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提高市场经济的运作效率,因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我国CPA(注册会计师)也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审计、鉴证和服务等作用,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在不久的未来,存款保险制度、审慎性监管和最后贷款人三大制度将共同构成我国的金融安全网.笔者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预测这一新的制度在建立之初和实际运行中,所可能出现的制约其稳定、可续运行的风险因素.并以这些问题为根据,讨论如何改进与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机制,从而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保证其职能正常、有效地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系统性银行危机波及全球,许多国家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减少金融危机的危害,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目前,全球已经有约9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实践证明,存款保险制度对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为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实际上是由国家承担了存款保险责任,对市场退出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实行优先偿付和全额收购政策,它对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市场主体过度依赖国家信用,缺乏正向市场激励,道德风险大量出现的弊端,不利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因而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显形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构建金融安全网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居高不下的煤矿事故和不断攀升的伤亡人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发生煤矿事故后,遇难工人及其亲属的生活陷入困境,保障煤矿工人的利益,让他们获得应有的赔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通过强制实施工伤保险来保障遇难矿工的利益,但是工伤保险有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在煤矿业开展强制的雇主责任保险后,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使得工伤工人的利益得到更全面的保护,同时也能更好地分散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笔者在本文中还就煤矿业开展强制雇主责任保险的运行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伟 《保险研究》2012,(3):98-103
工伤保险对于美国企业是一项很大的负担,专业自保公司是美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创新性工具,为企业节省了巨额保费,并增加企业的价值。我国的工伤保险体制是社会保险与雇主责任保险相结合的保险体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物价水平的上升,责任保险的经济赔偿金额将越来越高。我国企业建立专业自保公司承保超额的工伤保险,会增强大型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并从真正意义上使工伤保险做到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雇主责任保险的市场需求员工因工伤残或者罹患职业病获得经济补偿是《劳动法》规定的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其赋予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不少单位除了投保社会保险性质的工伤保险外,还会投保商业性的雇主责任保险(以下简称“雇主险”),以弥补事故发生后对员工赔偿的不足。没有投保工伤保险的,很多企业会投保雇主险,以此作为防范用工法律风险、保障自身和员工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前言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其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有什么不同,大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工伤保险制度,以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各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有许多共同点,也存在一些差异。世界上实行工伤保险的国家大体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公共基金的社会保险类型;另一种是雇主责任制类型。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伤害事故频发的中国,职业伤害保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主要国家职业伤害赔偿的历史,是一个从雇主的过错责任到无过错的员工赔偿体制转换的过程,各国的具体赔偿体系虽各有不同,但共同特征是都具有强制性、广泛性.中国目前的工伤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还不尽完善,应当将两者有机结合,并引入强制雇主责任保险,构建一个既符合国家潮流又有自身特色的职业伤害赔偿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