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企业市场化管理的依据与意义企业市场化管理就是指企业将其内部的各个生产环节归并为若干经济单位形成内部的市场主体 ,企业与其内部各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各主体之间模拟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要素 ,建立各单位之间的以经济关系构建业务关系为主的管理方式。实现由集中管制的管理模式向自由放权制衡的管理模式的转换 ,其作用就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优势 ,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摊给各经济主体 ,实现经营风险分摊。企业市场化管理的理论基础在于企业“契约论”所揭示的企业与市场的共性与特性。“契约论”指出“企业是要素交易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创新一直是各行各业被倡导的主流声音,也是科技进步和品牌提升的策动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确实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收益,创新的理念贯穿产品设计和品牌个性的塑造,让OEM的企业向自主品牌过渡,让自主品牌向优于  相似文献   

3.
以苏里格气田苏25区块为例,细叙述该区块自2010年以来压缩机外包市场化条件下的管理方法及经验,结合2013年开展的压缩机大修维护工作,从人才培养、油耗管控、修旧利废、计划维修几个方面,对压缩机保运市场化条件下的管理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掌握设备管理主动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运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部市场化管理是煤炭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激发活力的产物,是煤炭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成果,如何更好地实施内部市场化管理,笔者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基于集聚经济理论探讨了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影响机理。通过匹配2010~2019年间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了不同产业空间集聚对碳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城市碳效率影响显著,且各产业的集聚效应呈现显著异质性。其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改善本地及周边地区碳效率均发挥显著正向作用,而制造业集聚则对城市碳效率发挥显著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门限回归方法,以市场化指数作为门槛变量,检验产业集聚对碳效率影响的门槛特征,并证明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改善集聚效应对碳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市场化程度是衡量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程度和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参考标准。文章构建了市场化指数的测度评价体系,对1978年~2007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进行了实际测度,并根据市场化指数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所获得的连续30年的市场化指数为定量化研究市场化程度提供了基本的数据,为市场化改革作为制度变量引入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兴隆庄煤矿是国家“六五”期间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年产300万t的大型现代化矿井,自投产特别是走向市场经济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坚持走“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益”发展之路,经济效益连续8年位居同行业榜首,并成功实施了国家“九五”、“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9.
郭锐 《工业会计》2006,(5):16-17
经过28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国人对市场化不再陌生,对市场化已有了深刻认识.比如去云南旅游一趟,乘坐国航班机只需3个小时就飞跃2000公里,少去了火车两天的劳顿;旅行社周到的路线安排,使游人可以专心于饱览热带雨林风光,体验纯朴的民族风情,从中就享受到了航空业和旅游业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当然,市场化在给人们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烦恼.比如一早起来开车去加油,发现油价又涨了,就是一件让人郁闷的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地下储气库财务价值的呈现及评估问题,并提出了适用于改革中的价值评估方法,用于储气库财务价值变化的追踪。天然气市场化交易带来的价格波动性以及交易流动性是储气库财务价值呈现的必要条件,国内天然气的市场化程度导致储气库无法展示足够财务价值,但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为未来国内储气库呈现财务价值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撑。由于天然气定价模式和交易模式的差异,欧美已有的价值评估模型无法适用于改革中国内储气库的价值评估,提出使用改革节点前后的天然气历史价格曲线对储气库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追踪储气库在改革进程中财务价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R&D商业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凸显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企业R&D商业化能力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认为,企业R&D商业化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R&D投入的收益多少.企业可以从多个层次来改善其R&D商业化的水平.不同的商业化途径对R&D的盈利水平亦有着显著影响。企业应该重视其R&D商业化能力的改善.因为.它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电动汽车商业化发展强劲提速。在分析了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政府、电力公司、电动汽车生产商、第三方组织及消费者等重要市场主体在推动电动汽车商业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mploys a composite cost function toexamine the cost structure of Australian telephoneservices. The composite cost model combines thelog-quadratic input price structure of the translogmodel with a quadratic structure for multiple outputs. Quadratic output structures permit the measurement ofeconomies of scale, economies of scope, andsubadditivity without prejudging their presence. Model estimates, on Telstra system data from 1926 to1991, show that the production of Australian telephoneservices exhibits economies of scope but no rayeconomies of scale.  相似文献   

14.
PBL教学法在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应用于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含印刷技术方向)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和毕业论文阶段的指导。实践表明,实施该方法有利干推动研究生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同时,有助于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改变学习和研究方式,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利于研究生进行创造性研究,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现行的模拟电力市场,比较全面、系统地分解了影响电力商品利润的因素,并探讨了量化分析各因素影响电力商品利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1996年到2001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估算出各家银行的规模经济系数和范围经济系数,发现大部分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而范围经济,规模不经济的程度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范围经济与银行资产规模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7.
中石化上游领域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石油公司上游领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量评价上游 领域竞争力和抗油价风险能力的定量评价方法,按上游综合竞争力指标将世界石油公司分为三类,第一类公司的指标值均在90以上,第二类公司在55-70,第三类公司在25-35。分析表明中石化集团上游领域竞争力较低,承受体油价的时间很短,但是,中石化集团公司上游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很大的改善余地,并提出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行评标办法及投标技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我国主要的几种评标办法,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对投标技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对按炸药量计算掘进工作面风量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根据公式建立的基础和考虑因素来分析各种计算公式,最终得出较为全面、能基本上适合现场的实际配风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工业化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起步是一个共同现象.而“血拼”式竞争和政府直接参与的地区竞赛成为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显著特点.从“十五”到“十一五”时期,最大的思想进步就是:认识到仅仅在一般的调节手段和政策设计上进行调整,是不足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的.必须进行发展观念上的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是否能通过树立科学发展观来改变社会价值观,改变竞争和商业文明的基本理念,就成为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十几亿人口参与的工业化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是一个极大的人类难题.转变增长方式,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方式推进中国工业化,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而能否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决于能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理论、技术、制度和管理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