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主要从青藏高原的地理资源、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瓶颈等角度,详细地分析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由于青藏铁路的开通引发的“旅游热”给青藏高原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说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强化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观念,是所有公民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履行的义务,同时还对如何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念,有序发展青藏线旅游产业,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资源差异化开发逐渐成为了各旅游目的地获得核心竞争力重要举措。根据红水河长寿旅游带各地的资源差异性,通过差异化理论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红水河长寿旅游带旅游差异性开发的相关战略,希望对红水河流域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神秘迷人的风光、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每年约150万旅游人数的巨大消费市场,这一切所产生的经济流,因为青藏铁路的开通变得离资金雄厚的企业家越来越近,“雪域天路”经济对商家来说也变得更加诱人。于是,各大商家也纷纷上演了抢夺青藏铁路商机之争。那么,作为中小投资者,我们能从青藏铁路的开通,获得哪些商机?一番脑力激荡之后,我们发现,青藏铁路的开通不仅是大企业的福音,而且,中小投资者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食品业,餐饮业,运输业,饰品业等等,都有着可以切入的突破口。我们的心血最终没有白费,《青藏铁路,带来无限商机》一文横空出世了,希望它能带给你更多的赚钱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开发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晋商大院文化的形成与特色,揭示了晋商大院文化旅游价值;提出了合理开发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任姝慧 《大众商务》2010,(12):75-75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新形势下青藏地区的旅游发展新模式——青藏铁路旅游所面临的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优势,较为明确地指出当前西部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优势和机遇。  相似文献   

6.
随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去西藏旅游的广州人日益增多。在广州开藏药店的宋春玲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自己的这份事业是选对了。她的生意随着青藏铁路旅游热潮的兴起而火爆,毕竟,目前在广州专做藏药生意的人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SW0T分析法对新形势下青藏地区的旅游发展新模式--青藏铁路旅游所面临的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优势,较为明确地指出当前西部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优势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武汉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众多大中城市环城旅游带的形成的现象,采用旅游地空间离散指数、等距离线与空间结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武汉环城游憩带内的190个旅游地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武汉环城游憩带内4种类型旅游地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特征,旅游地功能结构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旅游发展总体上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该研究结论将为武汉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市场促销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神秘迷人的风光、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每年约150万旅游人数的巨大消费市场,这一切所产生的经济流,因为青藏铁路的开通变得离资金雄厚的企业家越来越近,“雪域天路”经济对商家来说也变得更加诱人。于是,各大商家也纷纷上演了抢夺青藏铁路商机之争。那么,作为中小投资者,我们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体育旅游的研究,阐述了道教旅游资源与体育的紧密关系,经过对道教旅游资源的分析,从体育旅游与道教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旅游资源开发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1.
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崛起的支柱产业。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基础上,以“点一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确定该地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构筑“点”、“轴”相结合的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模式,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俗旅游开发中经济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旅游能给民俗地区带来经济收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经济激励。这种经济激励的质量影响着民俗地区居民对开发民俗旅游的态度。分析了经济激励的作用、缺陷,并提出了改进经济激励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经济激励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桂林旅游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色旅游全面兴起的大背景下对桂林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开发潜力和市场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一个中心,两条轴线,三大特色景区,四条主题旅游线路”桂林红色旅游发展框架以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开发城市旅游是目前国内外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旅游城市,尤其是中小型的旅游城市普遍存在着城市旅游功能不完善,个性特色不突出的通病。作者运用城市旅游的驱动机制、吸引要素等基本原理,并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金华市为例,对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城市旅游功能的完善与个性体现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江北区旅游资源分散,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对旅游业定位不明确,宣传不够。为此。江北区旅游业的发展应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从观念、政策、管理、资金等方面进行主导,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区内旅游产品的建设。在近期发展中。着力打造四个旅游项目:御临河——华山休闲度假旅游、铁山森林之旅、江北农场生态与健身一日游以及以观音桥为中心的都市观光旅游,使之成为江北区旅游的品牌产品。成为重庆市旅游业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对于青藏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青藏高原主要省份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合“旅游空间结构”等基础理论,对青藏高原旅游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青藏高原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网络模型,旨在为青藏区域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和"2006中国乡村游"两大旅游主题催热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和谐,和谐旅游是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文化和谐掣肘是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硬伤,缺乏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现状成为和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在和谐旅游目标下,挖掘乡村旅游文化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教育在迈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崛起,其发展跨入了竞争与整合发展的新阶段,但目前能力仍然滞后于旅游人才需求的增长。为此,要编制全国性旅游教育发展规划,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教育品牌学校,建构具有特色的“旅游人才教育高地”,形成与旅游强国地位相适应的旅游教育体系。广西要抓住机遇,努力规避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散化趋势,集中建设好桂林旅游学院,为建构适应旅游强国地位的旅游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打造皇城相府集聚区的总体思路下,总结出其具有核心旅游资源吸引力强、旅游资源整合得当、交通便利和政府支持的有利条件,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缺乏总体规划、企业分工协作不成熟、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皇城相府产业集聚区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与喀斯特环境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旅游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闻的矛盾关系也日趋明显。从贵州喀斯特旅游环境问题出发,对喀斯特地区旅游开发与喀斯特环境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对喀斯特环境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