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商务》2004,(9):20-20
最近,有两位义乌女性很令人称道,一位是全国饰品业的大姐大周晓光,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位是留日硕士王选,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总代表。  相似文献   

2.
尚言 《三联竞争力》2006,49(3):52-55
2006年2月19日,被称为“当代毕升”的两院院士王选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等国家领导人为其送行,而王选的遗体上则覆盖着“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的国旗。一位科学家辞世后,享有如此高规格的哀荣,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尽管王选生前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政治身份。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是当前报刊业发展的热点之一,但是,不能不看到,尽管不少报刊社纷纷设立了自己的网站等一系列数字媒体产品形式,并为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但在运营层面,报刊网站等数字产品成功的范例却不是很多。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在内容层面缺少强大的数字出版平台,缺少灵活多样的数字出版模式,在操作层面缺少特色新闻信息服务,没有融人报刊流程,没有形成较强的营销网络和合作体系却是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日本公司在亚洲的战略刘红琦,景侠一、日本公司在亚洲和全球战略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公司率先加速增进海外合作。尽管那时许多公司的国际贸易仅限于出口方面,但在海外生产商品的日本公司迅速增加。很显然,这种转变最主要原因是在日本本土生产的产品缺少竞争性...  相似文献   

5.
魏新 《三联竞争力》2007,59(1):31-31
2006年初,方正集团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的王选老师走了。我亲自目送他离去。但我无论如何无法让自己相信王选老师真的走了!为了纪念王选,我写了一篇《王选不走》,我发自内心地认为,王选是方正集团持续创新的源泉与动力,王选是方正永远的精神领袖!  相似文献   

6.
科技英雄     
薛长青 《新财富》2006,(3):14-14
王选去世成为上月一件大事。这位科技英雄身后倍极哀荣,其自主创新的精神更具示范效应。据统计,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申请自己的商标。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陆续举办过相声节、吟诗节、铜都文化节、豆腐节等,尽管不乏成功的范例,但总的看来,不少会展由于受主题的制约和方方面面的限制,缺少与外界交流的广度和被大众接受的深度,也准以办成品牌,没有长久的生命力,难免陷入尴尬。  相似文献   

8.
王选的选择     
1974年8月,经周总理批准,我国开始了一项被命名为“748工程”的科研,分三个子项目: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和汉字精密照排。当时37岁的王选因长期科研劳累而抱病休息在家。听到这一消息,王选立刻意识到了这项工程的分量,尤其看到了汉字精密照排技术的重大意义,王选也因此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相似文献   

9.
赵尔烈 《财贸经济》1995,(10):43-47
改革以来中国零售业的业态变化赵尔烈“业态”一词,是80年代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根据日本经济学界的定义,业态“是指零售业、饮食业的营业形态。”目前,中国的官方统计仍沿用传统的行业分类,而没有按业态分类的科目,因此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资料。但改革以来,随着经...  相似文献   

10.
国内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陆电视学港台,港台电视学日美,日美电视学欧洲”。尽管这种说法可能略有偏颇,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在节目模式、类型创新上,欧洲是比日本、美国还要强大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1.
周军  胡卫东 《致富时代》2009,(12):115-115
随着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变,工程项目参与各方越来越重视工程索赔工作。由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不确定因素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设项目中的工程变更及索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要加强索赔管理,必须正确理解索赔的概念、性质,了解产生索赔的原因,熟悉索赔的程序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他是千千万万温州商人中的一员:没有知识,缺少资本,年纪轻轻就远走他乡,在囚徒般的艰辛中一点点把生意做大。在巴黎,他同无数的温州人一起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成吉思汗传说:攻城略地,无往不胜。  相似文献   

13.
郭全保 《消费导刊》2011,(7):84-84,63
索赔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从工程建设承包方角度看,对产生索赔的原因、索赔的依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索赔过程当中应注意的问题入手,对工程项目的索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第一位抢眼企业家──王选(方正集团董事局主席) 2000年7月6日,方正集团的又一次人事变局公布于众──方正的“精神领袖”的王选又回来了。 2000年5用,方正(香港)有限公司 1999年报公布,亏损仍然为两亿多元。这其中有调整的问题,有历史的问题,也有客户观望和员工心态变化的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人事频繁动荡的问题。 1999年 9月,被传媒称为“逼宫”事件的人事冲突首次将方正高层矛盾暴露在阳光之下。既是上级主管又是控股方的北京大学以王选、张玉峰同时退出集团董事会为稳定军心的权宜之策。到2000…  相似文献   

15.
人才市场     
《糖烟酒周刊》2004,(12):J002-J003
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挖掘,不是缺少机会,而是没有平台。  相似文献   

16.
建设工程在施工阶段始终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对于规模大、工期长、结构复杂的工程项目,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及自然界的不可抗力等因素均能对系统造成影响,给承包商和业主的经济利益带来损失。本文在提出施工索赔概念、索赔的分类、管理依据及处理程序的。监理工程师要做好对施工索赔的处理,要正确认识施工索赔的特征,熟悉索赔处理的原则、程序。主要对对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才市场     
《糖烟酒周刊》2004,(5):J002-J003
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少挖掘;不是缺少机会,而是没有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索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施工单位既要抓住索赔机会,也要按照索赔程序,有理有据才能索赔成功。  相似文献   

19.
11月7日,松下与三洋发布声明称,松下已获三洋同意,将收购后者控股权。如果松下成功并购三洋,将打造日本最大电器厂商,年销售额达11万亿13元(约合1100亿美元)。这一并购案在许多方面引人瞩目:它不仅是日本少有的直接收购,而且是近期日本大型电器制造商之间的首例并购案。三洋和松下完美互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尽管三洋的一些业务对松下而言是全新的,但三洋将从松下的财务实力中获益;  相似文献   

20.
股市“瘦得没有人形”,房市“热得会灼伤人”,还有什么值得投资的?继遥远的认购证、B股,还有H股以及那些没有太多油水的大大小小的投资机会把众人胃口高高吊起。如今,越来越多有远见的投资把眼光投向了海外资本市场,因为他们深知:从来不缺少机会,只缺少发现机会的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