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当代劳动经济学的崭新内容之一。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在节省交易成本,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积累及长期激励方面具有客观的经济理性和效率。从雇佣制度、流动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应用,最后为我国国有企业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二元经济理论,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市场因素等被视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选取以上指标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物质资本对甘肃省生产总值影响最大,其次为科技因素、人力资本、市场化因素,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对甘肃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最小,进而分析其各因素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雇佣制度。它具有长期雇佣、内部晋升、报酬后置等特点,在我国一些企业中也具有适用性。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单纯强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调节而忽视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问题。通过对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结合,设计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自由雇佣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长期信任和主动合作关系,并通过这种体制来达到对员工的内在激励,从而提高员工绩效与企业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经济理性与契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凡所 《商业研究》2005,29(18):21-24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内部劳动力市场契约关系对现货市场替代的经济理性;从雇佣关系中存在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非对称信息方面研究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契约特征,得出内部劳动力市场契约是建立在激励相容基础上的长期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5.
解释工资差异的理论同时就是解释工资决定的理论。在新古典工资决定理论中,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只能解释劳动力质量不同造成的工资差异,不能解释劳动力质量相同时的工资差异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新发展的工资理论中,只有补偿工资理论专门针对同质劳动力工资差异进行了解释,而效率工资、竞赛工资、资历工资等理论并没有明确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工资差异。各种新古典工资理论由于都建立在不符合现实的假定基础上,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中的工资决定和工资差异。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价格进行了区分,能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工资差异做出更符合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是就业机会与劳动力资源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对称,而就业机会实质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根据市场失灵理论,解决公共品市场失灵问题时政府与市场两条思路均可采用。文章沿袭自古典经济学家庇古以来的传统,认为应该引入政府的干预来解决就业机会的市场失灵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力市场是二元化的,既包括由供求关系调节的外部市场,也包括以管理调节的内部市场.建立长期雇佣制度下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也有助于实现长期激励相容.我国应该在不断完善外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同时,逐步建立长期雇佣制度下的内部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8.
从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特点看就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连续的竞争性市场,劳动力价格即均衡工资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如果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均衡工资水平就会下降;反之亦然。实际上,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结构”,是一个非连续性的分割市场,这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劳动力市场可以一分为二。即“主流劳动力市场”和“非主流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国内大市场和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产品需求市场和国际贸易格局均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珠三角相关部门必须对劳动力市场和产品需求市场的新变化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发展方案、企业振兴计划和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FDI与经济增长、国内资本及劳动力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AR理论及其模型,实证检验了1983-2006年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国内资本及劳动力就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符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国内资本形成并无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劳动力就业只存在单向影响作用,旨在为我国利用外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口背景与经济状况视角下的安徽省劳动力供求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前10年安徽省劳动力供给趋势取决于本省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安徽省劳动就业的压力在未来逐渐缓和,而老年人口的就业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偏低的人口文化素质会在相当长时间里对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女性人口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会得到提高。未来大批农村劳动力仍将向本省的城镇地区和收入较高的外省市流动。  相似文献   

12.
Using an econometric model system built on county-level labor market data, this study allocates new employment in Virginia from 1990 to 2000 into: commuters, residents, and new entrants to the labor force (including immigrants). The study finds significant leakage of new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Virginia. Fifty-two percent of new jobs created in the 1990s in a locality were taken by outside commuters. However, Virginia's localities also benefit from spillover benefits from job creation elsewhere. Economists need to account for employment leakage and spillover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fiscal impacts of potent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jects.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tested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views female employment and fertility decisions as jointly determined by biologic, sociologic,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circumstances of individual women, families, and the labor market. The data were drawn from a multistage stratified sample of 1926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southern Philippine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alyzed included the exogenous wage rates of both the wife and husband, the age of the wife, the number of children ever born per year of marriage, and residence (urban or rural). Also analyzed were the social variables of time conflict, normative conflict, work commitment, and wife's relative dominance in household decision making. An exogenous change in female wage rates increased the percent of time spent in paid employment but had an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fertility. In contrast, a change in the male wage rate reduce female employment and current fertility. Women in municipal poblacions had lower current fertility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than women in rural or urban settings. Women who perceived that children interfere with work were more likely to bear a child in the study period and less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the labor force. The husband's attitude toward female employment reduce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but did not increase current fertility. Finally, women who play a major role in household decision making had both increase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increased fertility. There was some variation in these trends by age cohort. A positive coefficient of the female wage on fertility was observed among women 20-29 and 40-49 years, while a negative coefficient existed for women 30-39 years. It is concluded that a common se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jointly determine current female employment and fertility decisions.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和劳均资本存量上升是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根本要求。本文搜集并利用近二十年相关数据,计算了我国各省区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与劳均资本存量。分析发现,各省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急剧下降、劳均资本存量迅速增长,劳均资本存量与就业结构变化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资本存量上升促进了就业结构优化;省区之间就业结构、劳均资本存量差距很大。因此,政府应采取均衡投资战略,避免资本过度集中;发达省区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产出效率;中西部省区则应加强资本积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就近转移。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理想会计追求的悖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允价值从其价值内涵来说,是一种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价格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讲的交换价值,由人们的效用价值来决定.金融危机之时,人们对建立在短期市场均衡理论之上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计量提出质疑,企图通过修订对活跃市场的定义来完善公允价值的市场价格计量模式,但公允价值市场计量模式的完善又将公允价值引入一个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争议的省际差异及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资纠纷日益常态化。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代表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可以发现各省之间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频率存在着显著差异。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频率与经济转型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各省之间在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差距能够解释劳动争议案件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一变化趋势对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产生影响。一方面相对排挤了原有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 ,引起失业的产生 ;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社会的活动范围、劳动对象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应采取大力发展教育、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等措施 ,解决我国的就业及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中国劳动就业结构特征的CGE模型,以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变化和中国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为背景,设计不同的情景方案,模拟分析了中国出口变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实现0.088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增长。但出口就业效应相对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和就业群体而言具有明显的差异,出口下降将导致纺织、制造业等部门就业人数的显著减少,农民工就业压力明显超过城镇就业。因为出口就业效应显著低于投资就业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劳动就业不仅在数量上经历了从大幅减少到显著增长的突变,同时在结构上也出现了从可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的转换。权衡劳动力比较优势利用和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就业基数大、出口就业弹性低的服务业部门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提高,实现就业的结构性均衡增长,应成为确保我国未来就业安全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对我国的就业问题带来了两种负面影响:一是降低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二是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由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没有构建起吸纳劳动力,特别是传统劳动力就业的机制,一遇外部冲击便会倒逼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使重化工业战略更加得到强化。因此,应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1978年开始了劳动力市场化的探索,至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生效,共历经了30年。曾经的劳动服务公司、职业介绍所、对外劳务输出公司等具有劳务派遣雏形的劳动服务形式,都对我国现行的劳务派遣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