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着借鉴国外类似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相关的政策制订者提供决策思路,为海内外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的宗旨,由中国留美经济学会(The Chinese Economists Society)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大卡特)和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相似文献   

2.
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本文主要运用利益集团相关理论对中国“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廓清问题症结所在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利益集团、尤其是农业利益集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分析当前中国社会难以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利益集团的深层次原因。指出组建农业利益集团在农民维权、矛盾疏导、维护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意义,并相应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1年8月4日,浙江省联社与太保人寿浙江分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大浙江农村金融支农工作力度.助力浙江新农村建设。据悉,双方将致力于开发优质“三农”金融服务产品。这次合作意味着双方正朝着资本合作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特别是粮食始终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诫我们,“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在不出问题的时候,其重要性不容易显现出来,一旦出了问题,不仅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会危及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整个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5.
《齐鲁粮食》2002,(11):1-1
粮食企业与农业和农村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向,将会对粮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最直接最重大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一下“三农”问题,对我们粮食企业掌握主动权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走向市场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宁夏平罗联社在信贷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及时调整信贷结构。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村》2010,26(2):40-40
<正>在前不久外交部举行的中外媒体座谈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深度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并就三农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农业在最近几年  相似文献   

8.
鲜明  李忠鹏 《农村经济》2004,(11):62-63
借鉴世界农产品主要生产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在财政金融方面给予的保护支持和补贴政策,制定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和支持农业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WTO与中国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入世进程的加快,农垦企业必须在学习、了解、掌握WTO的有关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才能在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刊将陆续刊出国内知名专家的专论,重点研究探讨中国农业如何面对加入WTO的挑战。这些专论在掌握大量翔实准确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严密的推理与科学的分析,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建议。需要说明的是。专论中的某些观点和意见编者不一定完全认同,它们属于专家们自己研究的结论。但是这些研究戍果,尤其是关于加入WTO后将对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产生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的观点.应当引起垦区和农场管理层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系统学习和回顾了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做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为制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地位;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动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终结了2000多年来的种田纳税制度的历史: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做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些重要理论和政策创新,是推进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1.
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障碍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伟 《农村经济》2003,(11):35-37
一、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障碍”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显现出的部分地区农业脆弱、农村贫穷、农民困苦的状况并长时间难以扭转而形成的。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但“三农”问题依然形势严峻 :农产品价格高、成本高的问题 ,已成为影响农产品提高竞争力的最大障碍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中 ,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外部运行环境不佳、内部运行机制不畅等问题 ;乡镇企业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城镇化问题有待解决 ;乡村负债问题严重 ,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困难重重 ;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齐鲁粮食》2006,(3):32-32
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招待会上,就关于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回答了中外记的提问。朱志刚说,首先要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的存量,同时把增量重点向农村倾斜。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第二,在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为此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转移支付782亿元。第三,继续完善和强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强农惠农财税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慧芳 《农村经济》2005,(6):111-113
小城镇建设是解决贫困问题和“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目前,云南小城镇建设在布局、规模、建设质量、经济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本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对策,旨在促进云南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及“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昭示中国农业在整个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凸现了经济转轨中最深层的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突。那么,“三农”的问题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农村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发源地,如何维持和发展改革的成果?“三农”问题出路在哪里?政府在其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文一一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传统工业化战略的城市化倾向将资源和产业高度集中于大中城市,导致农村经济的弱化和城乡失衡。本文认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其实现途径是:通过产业规划,在大中城市与县域实行非农产业的分工和重组,通过市场机制和公共政策将更多的资源与“三农”关系密切的产业导入小城镇,并围绕“三农”来设置县域非农产业结构。促进“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村》2003,(5):20-20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马晓河提出,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解决缓解“三农”问题,目前不能采用过激的办法,不能操之过急,只能重点突破。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找准症结@平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那么如何面对机遇、减轻压力、迎接挑战,解决农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三农”问题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试就如何发挥农业会展经济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促销农产品销售,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破解"三农"难题,离不开金融支持。如何顺应世界潮流,在我国广袤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大地上,解决占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民因农村要素市场难以流转、缺乏抵质押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 (一)“三农”问题的概念。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但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一、中央财政支农多。2003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各方面的资金是1200多亿元,2004年达到1500亿元以上,创下了历史新高。为了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510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实施农业减免税政策可使全国农民减负294亿元左右。在全国实施粮食直接补贴给粮农补贴资金达到116亿元。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向13个粮食主产区拨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良种补贴资金12.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