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国家统计局为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每年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2006年监测结果显示,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6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34.9%,走完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3的路程,2006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小康关键在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后,制定的至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从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根本任务.但是,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全面建设小康社?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鉴于农村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结合哈尔滨市实际,必须突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大对"三农"的倾斜,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哈尔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所以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新农村建设中的很多内容都是WTO"绿箱"政策所要支持的对象,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积极构建"绿箱"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更具有时代特色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里绝不排除收入的不均衡性,但是运用木桶效应来说,就是最短的也应该达到小康的标准,而不是平均的小康社会.由此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就是中国广大的农村,实现的对象就是广大的农民,实现的载体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对黑龙江未来农业的发展,以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而言,农业的发展方向应形成黑龙江农业的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只有农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全面小康,而要农民实现小康,关键是推进农业企业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人振奋.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山区.因为我国最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其中山区占国土总面积达69%,我们西部地区占的比例更大.可以说,没有山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没有山区人民的富裕,就不可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西沟口村地处商洛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不兴,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杭锦旗作为一个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旗县,发展壮大农牧业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途径是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牧业综合效益,实现农牧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赵明轩 《发展》2007,(3):11-11
对甘肃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实现,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支柱。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发展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通过结合我国农村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探索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大确立了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县域经济是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换句话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2.
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加快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是各级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常晔  韩启昊 《发展》2004,(8):37-39
农村实现小康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导力量--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严重阻碍了农村小康建设的步伐.因此,把农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尽快进行改革、完善,促进其迅速发展,以此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农村和农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亦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重大决策。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 ,从而提出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赖昭瑞  汪冬梅 《山东经济》2006,22(6):120-124
在全国确立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山东省确立了在2012年提前完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重点和难点。2004年山东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42.9%,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成为今后进一步建设的最大障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途径,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富余人口转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适时进行制度创新、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0万行政村路该怎么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一目标任务能否实现,取决于广大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取决于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广大农村将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建设的主战场,70万个行政村将是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从70万个行政村做起。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我国农村目前和未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还是在于如何解决“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称不上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无法带动全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检芳 《广西经济》2003,(12):37-37,41
农民增收非小事,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当前,影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