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革 《商业文化》2006,(3):43-4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政府、企业、学校、机关都想方设法地争夺人才、储备人才。石油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才,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但由于各种原因,石油企业在人才使用问题上存在误区,影响了人才资源的整体平衡和局部优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些单位和部门在人才使用上的弊端,对如何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正确合理使用人才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陈韩梅 《商》2013,(22):91-91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经济成分,激活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的销售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销售人才的职业前景,招聘、使用、考核和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流失。企业应该从明确销售人才职业发展前景,搞好销售岗位分析严把招聘使用关和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入手留住优秀销售人才,提高棱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一、现阶段军工企业人才管理状况 (一)人才结构不合理 处理好人才和人才“组合机构”的关系可以让人才发挥其专长,使团队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内部人才的分布组成了企业的人才结构,即人才的组合结构,目前我们的军工企业,在使用人才时,没有很好地考虑人才的最佳配备,没有根据人才的特点,把不同学识、不同专业、不同智能、不同年龄的人组成一个合理的最佳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随看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和管理问题日益被政府和企业所重视。实践证明,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得到人才、留住人才并用好人才,谁就是最大的赢家。事业成功贵在用人,如何研究并深谙用人之道,是各级领导干部修炼的核心之术。  相似文献   

6.
王贵东 《商》2013,(21):250-250
地方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上与重点院校存在教学模式上的差异。对于地方高校来讲,要遵循“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培养目标用以培养基层法律人士。使用“分流培养”的法学教学模式。实行改革创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法学教学实践系统,这是地方高校法学院在培养专业适用性、复合型法律人才所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商刊》2000,(7):30-31
私营企业在使用经营人才问题上酌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几个“不放”: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科技人才“抄底”现象日益引发社会、政府、企业的高度关注。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了“人才抄底”涵义和特点,讨论了人才抄底成功的前提是经济收入诱引、事业环境吸纳以及制度优势凝聚,文章对于人才抄底的实现途径从人才规划、人才探寻、人才识别、人才使用、人才评价的流程角度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人力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取得、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和管理的进步,企业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人才的竞争上,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获胜。而企业为了获得人力资源和优秀的人才,就需要很多的投资.因此,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就有必要考虑成本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对成本管理理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以与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野猴子通道     
马涛 《商界》2006,(10):106-109
《西游记》讲的虽然是神话故事,但本质上是一个权力游戏。孙悟空的造反,根本上说是源于天庭人才选拔、晋升与使用制度的缺位,而唐僧取经,则是一个经典权谋之手在背后操刀的结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吴斌  谢巍  贾淑艳 《适用技术市场》2011,(1):126-127,134
人才资源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的基石,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然而,在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只注重人才的数量,忽视对人才的内在质量建设。提出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正确处理人才建设同单位建设、人才使用与人才培养、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人才的当前使用与长期建设等关系,力求我国成为人才大国的人才强国。  相似文献   

12.
戴志伟 《商场现代化》2006,(30):189-190
人才竞争力是指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人才竞争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是人才总量(包括人才结构)、人才效能以及人才环境的竞争能力。在构建了宁波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相关城市人才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后,提出了扩大总量,提升品质,优化宁波人才结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努力提高人才效能、优化人才环境,营造人才环境新优势等提升宁波城市人才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公学国 《商场现代化》2005,(11X):317-318
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更走。目前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人员数量、质量和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和我国先行的政篆和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人员自身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要更加充分的重视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如何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做更多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报社在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具体举措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立足实际,畅通人才成长通道,细化人才培养措施;注重实战,突出多岗位历练和复合培养,在跨媒体联合采访报道、跨平台融合传播实践中发现和培养全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跨国公司都把人才资源全球化作为重要战略,积极推进国际经营人才本土化,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与培养全球化,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取更多的人才资源。入世后,全球市场一体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发展更快。我们应当抓住人才资源竞争的核心,全面创新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策略与管理,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更快发展。 一、强化人才资源全球化竞争意识.迎接入世后新一轮“人才大战” 在上海APEC会议CEO论坛上,许多知名企业家都把人才资源开发与建设列为未来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关键。美国公司已在中国悄悄展开了一场人才资源争夺战。…  相似文献   

16.
赵明 《江苏商论》2023,(8):136-138
当前,中国农村存在人才储蓄量低下、人口文化程度不高、深耕难度大等问题,导致人才“招不来”“留不住”“上不去”。因此,需要完善人才引入制度、人才选拔机制和配套服务;强化人才感情寄托,拓宽人才晋升渠道,提高人才福利待遇;提供人才成长机会,铸造人才职业规划,打造人才成长平台,助推农村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7.
覃卓云 《现代商业》2007,(7Z):162-162,161
国有企业的兴表成败关系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局,国有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有力支撑。因此,国有企业要克服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尽快建立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选拔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不断增强企业的人才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以此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有商业银行人才外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然 《商业研究》2004,(10):179-180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在人才争夺上始终处于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下风,人才外流很严重。中国加入WTO后,银行开放在即,如果不采取措施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只有改善现有的人事制度和加强企业化认同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人才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在实施现代化管理中 ,要把目光投向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大胆使用人才 ,使人才在最优化上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 ,力避犯诸葛亮错用关羽大意失荆州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弓长 《致富天地》2004,(5):10-10
人才是各行各业的重要资源,一个有眼光的领导者,必须懂得如何招揽人才,怎样使用人才,该用什么样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