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弓敏 《时代金融》2009,(1X):63-65
中国要素部门的改革明显滞后,要素市场的高度扭曲,降低了整个经济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中国经济的短期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人为地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创造了中国经济超常增长的格局。与此同时,这些扭曲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结构失衡,大大增加了中国经济中长期的风险。本文对当前关于要素价格改革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提出当前要素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探讨目前要素价格改革理论的困境与局限,最后进一步深化要素价格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下一轮全面经济改革的行动框架应该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笔者在自己的新书《危机中的中国思考》中深刻解读了“两大核心”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夏斌 《中国金融》2013,(4):34-37
下一轮全面经济改革的行动框架应该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以"四大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改革突破口的进一步认识仔细考察当前各种经济问题与矛盾背后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循环和盘根错节的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制度设计不当,如政府管制、金融改革滞后、要素价格不  相似文献   

4.
袁宜  陈杰  凌鹏  冯宇 《证券导刊》2009,(42):22-22
政府有可能在年底以前,待CPI刚刚转正的前后,调整资源要素价格,避免在CPI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产生共振,加剧通胀预期。建议重点关注资源价格改革中直接受益的产业,如电网、水务等行业。  相似文献   

5.
《投资与理财》2013,(19):30-30
舆论普遍预期,在传统中国经济模式面临瓶颈的情况下,为了实现2020年GDP再翻番目标,政府有必要将战略重点放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与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扩张上来。预计三中全会的整体政策方向是改革指向“市场化”、开放对接“全球化”,在分配制度、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三个层次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来说,分配制度包括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前者的本质是价格改革,包括资源品价格改革,以及围绕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进行的资金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改革,改革将涉及财政、金融、要素价格、行政体制及国企等诸多方面,其中,与老百姓关系最大的,估计就是要素价格改革中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了。  相似文献   

7.
数据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幅度与国民经济整体的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对此应该进行宏观性的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建立反映资源型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加强资源产品的管理,或者是建立资源型产品的供需稳定机制。资源型样本城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应注意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还要加强金融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总结中国政府对国内资源品价格实行人为控制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论证了实现中国经济转型面对着资源约束和定价权缺失的问题,提出资源价格改革和争夺国际资源品定价权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的利率状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基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理论,运用两种方法从实证角度测算我国利率的低估程度:一是基于C-D函数从微观层面对资本的租金成本和使用成本进行比较,二是从宏观层面对资本要素的贡献与报酬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我国资本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并根据这种扭曲的方向来判断利率水平是否低于均衡水平。政策层面认为资本要素价格扭曲是导致利率低估的主要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应该与资本要素市场健全同步进行,二者互相作用,才能达到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观点五则     
1张燕生: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指出,从目前来讲,我国贸易结构改革和开放的最根本出路是深化改革。他认为,深化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和完善资源性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上游产业,其价格调整无疑将直接造成产业链中下游行业的成本上升,而这一成本压力必将转嫁到最终消费品领域,加大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同时也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在阐述福建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展情况的基础上,侧重分析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福建经济生产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以构建市场价格体系为核心目标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有必要在价格和汇率之间做出权衡。作者认为,“轻价格、保汇率”应是货币当局现阶段的最为现实的选项:尽一切可能稳定汇率、平衡国际收支,为中国的资源要素价格的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争取更多时间。  相似文献   

13.
完全开放资本账户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妥善使用就会伤及自身。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应该慎之又慎。笔者认为,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业市场的各种要素价格,如利率、汇率、通胀率等,已经逐渐放开,此时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极有可能会形成一个价格传导机制。这些金融价格变量相互之间的趋势影响,会产生顺周期性增强的问题。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分析这一问题所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资源资本化推动下的中国货币化进程(1978—2008)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资源资本化为实践逻辑的基本框架,重新解读高货币化率背后的内生货币供给现象得出:资源资本化是货币化进程的强大内驱力,在渐进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中,政府持续不断地将各类要素和其他资源推向市场,使得各类资源持续不断被资本化,由此带来大量的实质性货币需求,从而拉动了较强的货币供给。伴随着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等资源和要素市场的加速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持续加深,中国的资源资本化进程还在加速。由此,中国的经济高货币化进程还将持续一段时期.直至资源资本化推动的M2增速低于GDP增速为止。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价格领域,尤其是在商品价格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要素价格领域,约束依然存在,比如作为重要要素价格的资金价格一一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这一矛盾随着我国加入WTO而变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孙柏 《金融博览》2013,(16):30-35
“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这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几年前埘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夏斌 《新金融》2013,(3):4-10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亟需依靠进一步改革,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由于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及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城镇化本身难以担当中国经济全面改革的单一突破口,提高城镇化水平需要的一系列制度改革更为重要。下一轮中国经济全面改革应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以土地征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国退民进"改革等四项内容为重点。改革中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时限要求,由权威班子进行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及其对地区金融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事实上也就掌握了对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权.所以,银行微观治理层面的改善不能保证达成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要求.要想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金融改革的成果,最终还须转换政府职能、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樊彩跃 《新金融》2007,(2):11-14
投资反复过热,消费率持续下降,流动性过剩等这些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关键原因在于财税体制、收入分配以及资源要素价格等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加快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宏观调控效率,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04—2014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协调性进行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主要结论:(1)我国的利率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资本和劳动力价格的双重扭曲仍然存在。(2)机理分析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对经济增长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3)实证检验表明,福建省要素价格扭曲通过投资、就业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等路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都大于促进作用,因此,即使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困难时期,也应继续推进利率和劳动力市场化改革。(4)实证检验表明,虽然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显著促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但反过来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